肥田开桃花

肥田开桃花第11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家都能往里面放肉。

    这顿饭桃花吃得心不在焉,满心都想着自己收在炕上的辣椒。辣椒可是个好东西啊,来了这边她就发现了大宋人还挺喜欢吃辣的,但是因为没有辣椒就都吃用胡椒调出的辣。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川菜,居然没有辣椒就有川菜,这也够让自己惊讶的了。

    如果能够把爹带回来的辣椒种成活,那可是足以改变时人餐饮习惯的大进步,自己能够从中谋的利也是可想而知了。虽然在船队中肯定还有别人带回了辣椒,但是大多应该也是像爹一样选择直接吃了。

    既然是没见过的调料,肯定也会有人带入宫中,但是皇宫里的东西,就算是种植起来了,要流入民间,普及到家家户户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只要能够中出辣椒,桃花就能找到下一步生意的方向了。

    “桃花,还在想那个大椒呢?”唐氏见桃花心不在焉,她很了解桃花,一猜她就是放不下丈夫带回来的那个东西。

    “嗯”

    “那是番邦的东西,尤其又是从海外来的,哪里是咱们这里能够种得活的?”唐氏觉得桃花的想法有些荒唐,但是看桃花专注的样子,想想她之前做的事,哪件又是中规中矩了,自家的女儿可能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在普通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机会。

    “嗯,没事的,娘,让我试试。”桃花咬着筷子,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他爹,你……今天去那头了吗?爹娘怎么说?”唐氏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问了丈夫。在之前,自己一家可以说是被迫分了出来,自己可以做主。但是现在,丈夫回来了,自家又有了劳力,而且桃花的酱肉生意做得村里人都很眼红,恐怕那边又会有变动。

    “爹,咱们都已经分出来了,我看……就维持现状就可以吧。”延煜听娘提到了,便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毕竟,和那边已经闹得很僵,而且,那边的人品,自家在这一阵子也看得清楚。日子刚刚好上一些,自家人肯定是不想回去的。但是考虑到自己爹的愚孝,只要那边爷爷奶奶开口,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爹,我不想回去。奶奶还要把我卖给老刘家呢,而且还不让哥哥读书,哥哥好不容易进了县学,可不能再耽误了。”桃花也赶紧表态,这个可是大事情。

    “别担心这些有的没的,他们总是你们的长辈,对爷爷奶奶还是要孝顺的。不过……这个家既然已经分了,那就这样吧,咱们自己把日子过好就行,不用担心别的。”

    方德秋沉默了半晌,这样说道。大哥二哥的所作所为让他彻底的寒心,而在他不在家的日子里,自己媳妇孩子遭遇到的一切也是自己爹娘默认的,他也没有办法再回去那个家了。

    饭后唐氏不让桃花洗完,说是“你不是惦记着那东西吗?那就去研究吧,但是可不许熬夜!”

    桃花望着放在盆里的辣椒,开始沉思。

    上一世,桃花是中国辣椒的,虽然并不是在地里。那时候只当是养着玩儿,家里反正也要养花,还不如就种些能够吃的东西,所以桃花就去超市买了各种适合家庭种植的小棵蔬菜,有圣女果、草莓、韭菜和辣椒。

    记得当时草莓种出来后却没有结过果,圣女果虽然长了出来却没有结几个,只有辣椒虽然种在小小的花盆里,却接了密密的小辣椒,把枝条都给压弯了。所以,辣椒应该是很好种的。

    桃花用爹带回来的小刀,小心地把辣椒都给剖开,把籽剔出来,摊在一张竹纸上。虽然这些辣椒已经基本干了,但是桃花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再晒一晒。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辣椒按理说应该在春天播种,这样喜欢温暖的它才能在夏天正好成熟。不过桃花想自己可以先种起来,到时候不行可以扣个大棚嘛。

    忙活了半天,才抠出了是个辣椒全部的籽,桃花还另外留了四个完整的辣椒,预备就这样把它晒干。毕竟当初种的时候是买的现成的种子,万一辣椒籽就得在辣椒里面风干的话自己还有四个备用的。况且十个辣椒的种子抠出来感觉已经够多的了,应该足够自己种一大片地。

    扒完辣椒的手又疼又烫,桃花只好跑去倒了一碟子醋,把手指挨个站在里面,结果还是很疼。

    唐氏见了她的样子,好气又好笑,赶着她赶紧睡觉了。

    第四十九章高攀需谨慎

    第二天鸡刚叫,唐氏就爬了起来轻手轻脚地做饭,方德秋也起来去牛棚套车,摸着小黄油亮的皮毛,方德秋一阵感慨,庄稼人没有不希望自己能够有头牛的。

    在从前,方德秋就很想有自家的牛车,没想到这个想头儿成为现实居然是在自己不在由媳妇孩子给完成的。看来自己下的决心是对的,既然已经分了家,那就这样也好,自己作为当家的男人也得努力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才行。

    桃花和延煜也已经起来,洗漱收拾得当便坐在院子的石桌旁等着吃饭。昨晚爹爹回来,便和娘亲唐氏睡在里屋,延煜、桃花、延烨睡在比较大的外屋。家里睡得这样紧张,方德秋想着一定要把房子修葺一下才行了。

    赶着小黄牛,轻摇小皮鞭,每天吃好喝好不干活儿的小黄长了一些肥膘。

    “哥,别看了,眼睛要看坏了!”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眼镜,要是近视了能不能配一副啊。

    “没事的,这车上平稳得很。”哥哥延煜心疼荒废掉的这一天时间,坐在牛车上也不忘读书。

    把哥哥送到县学,桃花有点儿犹豫。按理说自己应该去云天阁看看,和云天阁做酱肉生意已经有两个月了,收肉卖肉的流程进行得很顺畅,但是自己还是保持着隔三差五过来看一看的习惯。

    只是,想一想上次见到的情境,算了,自己还是避一避嫌吧,省得被那天在场的人盘问出马脚来。

    想到这里,已经到了云天阁门前的桃花赶着小黄又转了回去。

    “桃花,桃花!”只见小六子离着老远用力地朝着桃花挥舞着手臂,跑到了自己的跟前。

    “六子哥,什么事儿这么着急?”桃花赶紧喝止了小黄,纳闷儿地问。

    “少,少东让你一过来就去见他。我昨天都在门口等了你一天了,你今天要是再不来,明天我就得去乡下找你了!”小六子喘着粗气,桃花暗想云天阁真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小六子当杂役居然还是这么差劲的体力。

    “哦,那,那你帮我照看小黄,我这就上去。你们家少东……找我有什么事儿啊?”

    “好嘞,牛交给我你还不放心!少东找你什么事儿我哪能知道啊,不过……少东吩咐我的时候,我看着脸色倒是不太好。”小六子神秘地小声说道。

    听他这样说,桃花的心里更忐忑了。

    那天回去之后,桃花也回想分析了一下当天的事。越想,就觉得自己可能是多事了。当然,“出脚”救人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自己抢白的那一席话上。

    虽然不知道那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那个彤娘弄来了一个死孩子,搭上自己的命也要在人前抹黑欧家的少爷,肯定是有内情的。而且,欧老板难得来平陵县检查一下儿子的工作,就赶上了这样的事情,会是偶然吗?桃花才不信。

    恐怕这个事情十有是针对那欧少爷的一场阴谋,自己竟然头脑发热搅和到了这个里面,实在是昏了头。

    再说,虽然自己本意是帮忙,可是自己情急之下说出的那些话,实在是稍一调查就会发现都是假的。如果自己不吱声,那个欧少爷肯定也会有澄清的说法,无论是什么,都比自己瞎掰的要靠谱。这么一看,那个欧少爷可能也会怨恨自己……

    恐怕真是惹上麻烦了。

    且不管桃花进行着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欧少爷要见,桃花是没法逃脱的。只得硬着头皮登上了楼梯,跟着一个那天的粉衣婢女来到了三楼。

    转过去,仍旧是那个雅致华美的房间,那个丫鬟笑着对屋内说了一句:“少爷,您要找的那个小姑娘来了。”之后便退了出来,临走的时候还含笑颇有深意地看了桃花一眼。

    她的这一眼让桃花很不舒服,看这三楼别的丫鬟都是毕恭毕敬,只有她敢这般活泼,穿着打扮也与旁人不同,想必是个特别受宠的吧。

    “怎么还不进来?上次看你对这屋子挺感兴趣的,怎么不再好好看看?”屋内传来了欧安易懒洋洋的声音。

    上次桃花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当然有兴趣逛一逛高级包间,眼下桃花的心情沉重,哪还有那个兴致,听见他叫自己,便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只见他今日穿了一件藕白八?以闻探鹬?趵簧溃?嬉獾乜刻稍诤?仓?稀e喊咨?闹?趿献樱?嗍怯米雠?艘路谴┰谒?纳砩先幢鹩幸环?祭恋墓笃?k?囊皇智嵬凶磐罚?坏?囊铝煳107缮3?冻鲆恍〗匮?廊矶械睦镆吕础?p  桃花见到他的这幅样子,警铃大作。自己跟他根本就不熟,但是他现在却是一副居家的放松打扮,还微露出来呢,这说明什么?不是他打算色诱自己,就是他要处理自己,在一个炮灰面前是不需要保持身份架子的。

    想到这儿,桃花上前一步,深深地鞠躬:“欧少爷,桃花知道自己错了,给您添了麻烦。但是看在桃花当时一心只是想要帮忙的份儿上,您就原谅我吧。”自己和这个欧少爷的级别相差太多,想别的都没有用,还是及早道歉,争取个宽大处理的好。

    “哦——你也知道自己莽撞了?”欧安易的食指轻轻敲打着床沿,拖长了调子,调侃着问道。

    “恩,欧少爷你足智多谋,用不着我瞎解围的。”

    哗啦——一张洒金的宣纸轻飘飘落在桃花的脚前。

    “你念念——”

    桃花疑惑地捡了起来,轻声念到:“方桃花,齐郡人士,住胡麻赵村……”

    抬起头,“你查我?需要吗,直接问我我又不会诳你……”

    “往后看!”

    “……至道二年于青山寺遇杜曼彤上香,义结金兰……”

    桃花越看越吃惊:“你给我写了剧本?”

    “剧本,什么意思?不过你能识字倒是让我很是惊讶。”欧安易挑挑眉毛。

    “就是戏本,有必要这么吃惊吗?毕竟咱们第一次见面还是在书肆呢……”桃花见到他没有要为难自己的意思,放松了下来。

    “嗯……不是书肆。”

    “这个上面写得很细,但是,能骗过别人吗?人家万一真去找‘香贵街黄氏’怎么办?”

    “我让你说,自然是有的。嗯……我想想……一进的院子,朱红的如意门……你改天自己去认认吧。”

    桃花瞠目结舌,“你,你真的都安排好了?有必要弄这么大的阵仗吗……欧少爷,能不能,能不能别带上我啊……”桃花不禁有些害怕了。

    欧安易坐起身来,走到桃花的面前,低下头看着桃花,轻声说道:“你说呢?就像你说的,这就是个‘戏本’,你自己点了戏,总要唱下去呀。”

    桃花闻到他身上有一股闻起来很贵的香味,仰视着他,只见他又重新坐到胡床上:“放心,没什么事的,只是以防万一罢了。对了,别忘了要叫我‘姐夫’。”

    桃花连连后退:“不用了……我一个乡下人,还是不要跟你攀亲戚比较好……”

    “当真不要?”欧安易笑笑望着桃花,“云天阁少东是你的姐夫,你都不要?”

    桃花坚定地摇头:“还是不了,彤娘她我也不认得,亲戚不能乱认的,她的事情被我搅黄了,不一定怎么恨我呢。”

    “倒也是……她这几日虽不说话,但是一提起你可是恨得牙痒痒呢。”欧安易轻笑了起来,好像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也罢,反正你那天乱叫一通,就说你是我的干妹妹好了,卖酱肉的时候认下的,如何?”

    桃花瞧着他一副自得的样子,还是摇了摇头:“不了,高攀不起……你们就当我是邻家的小妹得了。”

    欧安易的脸沉了下来:“要不当彤娘的妹妹,要不当我妹妹,再推三阻四我只好……”

    桃花涌起了一股不安,该不会是要处理掉自己吧。赶忙答应道:“别生气,别生气,我就是说说……那我还是认你当哥哥好了……我不会惹麻烦,最好咱们今后都不要见面的好。”

    欧安易微微一笑,光芒四射:“好的,桃花妹子。”

    第五十章强扭的瓜不甜

    世事堪奈何,有却不如无。

    柳子然的家在城西的四尺巷里,叫做四尺巷,是因为这条巷子真的就只有四尺宽。此处住户密集,而且多是本城的底层居民。隔壁王家,一家十几口就挤在一个小小的一进院子里。再往里走是原来一间两进的宽敞宅子,因为嫌这里环境不好,宅子主人把它租出去搬到别处住了,一来二去的转租,就成了住了九户人家的大杂院。

    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这条巷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家,地方小,人口多,家里的东西放不下,鸡笼、柴火之类的都堆到了门外,于是巷子就更窄了。地方小,摩擦也多,邻里之间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破口大骂。

    柳子然作为一个读书人,并不喜欢喧嚣拥挤的这里,但是这里也是他和姐姐结束年幼时颠沛流离生活的一个家,仍然有着他与长姐柳娟相依为命的温暖回忆。

    那时候柳氏姐弟的爹好赌,每日流连在赌坊之中,家里也欠下了巨额的赌债。娘亲黄氏不堪忍受,扔下了一双儿女离开家中。在一次讨债的人又上了门之后,已经十五岁的长姐也消失了三日,回来后,便领着弟弟离开了家乡。来到这里,买下了这个小小院子的东厢三间房子。之后,以她娘唯一留给她的一手好绣活儿养活自己和弟弟。

    柳子然从来没问过姐姐那三日她去了哪里,又哪儿来的钱买下这个院子,柳娟也从来不曾提过。姐弟二人就忘了这件事,只是相依为命比从前更加亲密。

    柳娟在五年前就嫁给了一个挑担的货郎,货郎家里一样清贫,一年中倒有一大半的时间不在家中。每当他出城去卖货,柳娟就会带着儿子回来柳家,照顾儿子和弟弟。对她来说,柳子然永远是她不懂事的幼弟。

    现在,这个弟弟正跪在自己的面前,脸色铁青,不发一言。

    “快起来吧,这地上凉着呢,回头再把腿跪坏了。(≈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半晌,柳娟叹了一口气,劝说道。

    柳子然还是不动,抬起头来,用通红的眼睛看着柳娟。

    柳娟看得心疼不已,弯下腰用力地把柳子然给拉起来,按到椅子上:“你这是冲自己撒气呢还是冲着我呢?我又没怪你,谁能想到他们方家这么大胆,居然骗婚!”

    “他方家欺人太甚,我要退亲!”柳子然直着脖子低吼道。

    “然后呢?得罪了他们家,得罪了王家,把你从县学里退学?还参不参加州试了?以后和你那没出息的姐夫一起卖货去?”

    “那我就得吃这个闷亏?回去找那个泼妇一起过?”新婚当夜,柳子然跳开了盖头发现娶的根本就不是他见过的“方秀秀”,他愤怒地理论,却被方秀秀指着鼻子叫骂,说自己是他用大红花轿抬回来的,他要是敢反悔就去衙门里告他,去县学里理论,让他参加不了州试。柳子然在外屋坐了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就冲到了姐姐家,要去退亲。

    “他们家不就是吃准了咱们只能忍着,要不然也不敢这么猖狂。谁让咱们当初贪图他们家和王家的关系,指着人家拉咱们一把……”

    “我不用他们,我自己考也能考出头!”

    “然后呢?你能一路考到殿试去?没有人引荐,就算你考上了举人也得不到差事。你以为咱们是人家王家那样的大地主?考个举人的功名就当成摆设在那放着?”

    “管儿,姐知道你委屈,姐比你还气还窝囊。我弟弟一表人才,凭什么要被他们一家子乡下人欺负!”柳娟搂着柳子然的肩膀,柔声说道。

    “但是”柳娟语气一转,“事情已经这样了,咱们只能先忍着。”

    见柳子然不服地梗起脖子,“必须得忍过了这一段,等你考上了,谋了官,再想法子收拾她。”柳娟恨恨地说道。

    柳子然尽管不服,可也知道姐姐说得有道理,在她的劝说下回到了家,向方秀秀道歉,说自己鲁莽了,既然今后两人已是夫妻,便应互相包容互相扶持才是。

    方秀秀在早上发现柳子然不见,也是怒不可遏,还打算他要是一直不回来,第二天便去找大哥给自己撑腰。见到柳子然回来道歉,她心里也知道自己理不直气不壮,便顺水推舟地原谅了他。两人一个心怀鬼胎,一个做贼心虚,倒也相处融洽。

    方秀秀成亲后,冯氏的日子变得孤单了不少。老头子现在不待见她,一天到晚也说不上几句话。媳妇夏氏不是个好相处的,对于冯氏的管教总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有时候还会顶几句嘴。大儿子两口子鲜少回村,二儿子总想着从自己的手中套出银子来给二郎讨媳妇。

    到了这个时候,冯氏倒是有些想念三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的时候了。三儿子老实听话,唐氏也好控制,更何况他们现在有了营生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冯氏还真起了让他们回来的心思。只是被老头子一口否决,还威胁她再不许提起这个事,冯氏虽然不满,也只是叨咕几句不敢再和他争。

    作为一小家庭,果然还是要有个当家的男人才行。自从桃花爹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唐氏每日都是容光焕发,由衷地快乐。延烨在爹回来之后,也更加调皮了,整日缠着他爹给他做这做那,原先的懂事小心倒是少了,桃花对于这一点乐见其成,小孩子嘛,总要有个孩子样才好。

    桃花爹回来之后迅速地接过了赶车、农活、打水等一干活计,唐氏每日便安心地顾着家里。桃花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辣椒籽需要晒,但是桃花又担心过度的暴晒会不好,便把它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了几天,等到看起来已经和超市里买回来的差不多,桃花就开始按照记忆中的步骤去种植,有些模糊不清楚的地方,就去问一问爹娘,毕竟都是蔬菜,在种植上面还是有很多的共通性的。

    先把辣椒籽泡在了水里,泡上一天,就可以撒入土中播种了。泡的时候桃花??宓叵耄?貌蝗菀装阉?绺闪嗽倥菟??约菏遣皇窍拐厶诎。?眯孪实木涂梢园伞5?且蛭?恳徊蕉际窃谔剿鳎?一t膊桓页6裕?憷侠鲜凳档匾坏阋坏憷础?p  后院靠着窗边的一片地桃花央求着方德秋给开了出来,另外还挪用了两垄的菜地,共有大概半亩地的面积,把第一批辣椒种子种了下去。

    为了让辣椒长得更好,桃花用草木灰把表层的土都拌了一遍,既能当肥料,又能防虫害,再把辣椒的种子小心地扔下去,只在表面覆盖了薄薄的一层土。在方德秋的建议下,还盖了一小层稻草,之后便每日浇水,等着发芽了。

    第五十一章赶集

    七天,辣椒终于发芽了。

    嫩绿的叶片上面还顶着土,颤颤巍巍地立在田地中。桃花小心地用手指轻抚两下,青翠欲滴的嫩叶上已经有了浅浅的纹路,底下还夹着一块儿没有脱干净的籽皮。

    遗憾的是有很多的种子没有发好,有两块儿地的嫩苗比较密集,还有好几处都是光秃秃的一棵也无。桃花爹说等它们再长得大一些,就可以把长得密的分几棵到空地上,桃花恨不得它们一夜长大,这两天得了空就去地头上蹲着,硬是晒黑了不少。

    唐氏心疼,每晚让桃花用之前买的药材磨成的粉末洗脸,洗澡的时候也用它擦洗全身。唐氏说这是“天香方”,用了它对女子极好,能使皮肤白嫩,散发香气。

    有神奇的美容秘方桃花也很兴奋,只可惜她的肌肤底子太黑,搓了许多天,倒是红润了不少,自己闻闻,也觉得自己香了许多。

    这天吃完晚饭,桃花就早早地睡了。睡前再三地叮嘱爹爹一定要叫醒她。得到了保证后还是睡不着,抱着被子在床上滚来滚去,还被唐氏取笑了一番。

    因平陵县离海不远,故每月均有一次大集,为期三天。在这三天,会有海边的渔民带着自家打捞的海产品来市集上贩卖,赚些银钱,采买家用,日久天长的,就形成了平陵县独有的“鱼市”。

    桃花早就想要去看看,只可惜这鱼市只在每日的寅时开始,卯时结束,过了卯时,便有衙役驱赶,不许堵塞街道。便是一些路远借宿在城中的渔民,也只能收起摊位来日再卖。

    桃花家离得远,要想赶上鱼市,只能在半夜出发,唐氏怕有危险,一直没有同意。如今爹爹回来了,才答应由桃花爹赶车带着桃花去见识一番。

    桃花这一晚睡得极不安稳,隔一会儿就会突然醒来,去爹娘的屋里转一圈发现两人都睡得很熟,便只好又回去继续睡。直到第三次醒来再也忍耐不了,轻声地叫醒爹爹:“爹——什么时辰啦,咱们是不是应该出门了?”

    方德秋睡眼朦胧地爬起来,推开窗户看天上的星星:“还不到丑时,罢了,我看你也没法睡了,咱们就早点儿出发吧。”

    桃花轻声地欢呼一下,抱着唐氏给准备好的炊饼酱肉就出了门,两人坐上牛车,在月色的笼罩下出了门。

    因为海边的路直通到平陵城的南门,因此每月的市集就在城中路的聚集。

    方德秋和桃花来得很早,便和许多的商贩渔夫一起堵在了城门外,等待着寅时开门。各种牛车、驴车和挑担背箩的脚夫都挤在一块儿,四周一片漆黑,只氤氲着几盏行灯的昏黄光辉。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牲口和海产的腥臭味道。

    桃花却觉得这味道无比诱人,努力想在朦胧的夜色里分辨出各家的货物来。

    没过多久,城门打开,众多驴马牛车和挑夫鱼贯进入城内,几个相熟的商贩大声地聊着上月的收获。

    及至城中,天已微微亮了,似乎都有自己常摆的位置,集市上渐渐热闹了起来。来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是城里的居民来采买食材。大多是提着篮子的人,桃花爹赶着牛车就有些举步维艰了,没法子,两人只好又去存了车。

    虽然是鱼市,也不全是卖海产的,也有一些起早的商贩在大集没有开始之前来这边卖货,除了时蔬青菜,各种小吃杂货,香粉胰子等物也都有卖。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鲜咸海鱼,虾米海螺丰富得很,因多是自家打捞的海货,所以一个摊位上会有很多种东西,有许多桃花从没见过的品种,方德秋有了几个月的航行,基本上都能够说出一二,见女儿喜欢,便细心地解释给她听。

    桃花虽然对各种新鲜有趣的海产很感兴趣,但是最想要找到的却是螃蟹。桃花发现大宋的酒肆虽有螃蟹,但是吃的人并不多,许是闲吃起来麻烦,并没有金秋食蟹的习惯,也没有那样精细讲究的吃蟹文化形成。所以若是能便宜地买上一些,做成蟹酱,做菜时放上一些岂不鲜美。

    另外桃花还想要买虾皮,家中的已经吃完,记得在前世妈妈在电视上学了自制鸡精的法子,把家里买来的鸡精味素给替换了下去,现今调料品种不过,吃法也乏味,桃花便想要自己做一些调料。好吃的话可以考虑拿去卖,失败了自己留着吃也是不错的。

    一早上逛下来,桃花发现大宋吃海产的口味和现代真是不一样,便宜的牡蛎居然卖到了

    二十文一个,二斤左右大黄花鱼要一贯一条,而一条内陆运来的鳇鱼才五百文一只,这可是中华鲟啊,这可是一级保护动物,居然没有黄花鱼卖的贵。但是应该算是前世守法教育实在深入人心,桃花意动许久也还是没有下狠心买下来。

    还有一个人在买鳖,这是大补的东西,卖到三十贯一只也有不少人围在那里。(≈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让桃花比较惊喜的是虽然大虾贵但是小虾非常便宜,一捧就只要一文钱,虽然已经死了,但是青背红脚的非常新鲜,桃花提出要整筐买下,一大筐有三十多斤的小虾就只花了五十文钱,之后桃花还又去别家收了几十斤。

    卖蟹子的并不多,桃花找了许久才在一个不醒目的小摊子上看到,有些奄奄一息但是还是活着的,可能是夏天的缘故,个头都不很大,也不肥,桃花问了一下要两文钱一只,听说原来是一文钱两只的,但是自从陈大人远航归来,将这蟹子的吃法传开后后就贵了不少。两大筐都买了下来花了四百文,方德秋感到有些不值,但是见女儿坚持,便也随了她。

    之后又买了一些海盐、虾皮、新鲜菌子和一个木雕的宝剑,便装上车回去了。桃花感到带着爹爹出门真是方便,有人给讲价,有人给拿货,自己只要尽情逛下去就好。

    市集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角子、油炸圆子、胡饼、小蜜食、蜜剂、羊脂韭饼……桃花看得眼花缭乱,两人还是吃了带来的炊饼和酱肉,却把各色吃食一样买了一点带回去。

    本来还欲在城里逛逛,看看哥哥,谁知天却阴了下来,两人担心会下雨,赶忙装好车就往回赶去。果然,才走了一大半,豆大的雨点的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没多久凹凸不平的土路就变得湿滑,桃花和爹爹只好就近赶着牛车去了青山寺避雨。

    因为是县城大集的日子,来青山寺上香的香客也比平时要多,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困在了寺中。大雄殿和观音殿里人头攒动,虽然都压低了声音讲话,还是显得熙来攘往。寺里的和尚都忙着故斋堂和客堂,连方丈都去了茶室与人讲禅。桃花寻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念空和念相,便老实地回到了正殿。

    只见方德秋正跪在蒲团上虔诚地肃立合掌,口中喃喃自语,之后将两掌贴地,前额深深地俯下去,再将两掌手心朝上。桃花看着他虔敬地做了三次“头面接足礼”,才轻轻站起,神情肃穆。看见桃花,朝着她笑道:“我正感谢佛祖让我能够回来,桃花,你也跪下,给佛祖磕三个头。”

    桃花听了他的话,走至佛前跪下,却不知道说些什么。说什么呢,倘若真的存在佛祖神灵,他们为什么要让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桃花自来相信,万事必有因,自己因何而来,佛祖又有怎样的安排桃花都还没有想出个眉目。但是事情已经这样,自己也不想再去质问老天不公,因为那没有任何的作用。

    来到大宋这段时间,桃花在被生计日常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经常想这件事,她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这个时空,这个家庭环境让从前内向平凡的自己不得不去绞尽脑汁想出方法,再把方法付诸行动。当她渐渐走出自己安静闭塞的小世界,她的生活也愈加的有活力了起来。

    付出的努力最终有了收获,投入的真心也总会有回报,这让桃花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感到踏实。

    桃花双手合十,虔诚地轻声说道:“桃花曾经对您不敬,望您宽宏大量能够原谅。若您能够显灵,惟愿前世和今生的家人平安喜乐。”

    这场雨和平时的不同,竟然淅淅沥沥下起个没完,眼看过了申时还没有停歇的样子,方德秋和桃花怕唐氏担心,便乘着雨势小了一点赶起牛车向家中赶去。

    路上十分泥泞,小黄走起来也是步步小心,方德秋怕它翻了车架,便淋着雨在前方牵着它一路走回了家。

    到了家中,天已经全黑,唐氏果然等得有些心焦,见到他们回来,不顾雨势地迎了上来,帮着他们把买来的东西抬入了屋里,端出还温着的饭菜让两人先吃。

    雷声隆隆,雨越下越大。

    第五十二章买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

    这正是桃花家此刻最真实的写照,这场雨下起来没完没了,到了亥时居然电闪雷鸣地又大上了几分。

    桃花家的房子本就破旧,每次外面一下大雨,屋内就有几处小雨。方德秋回来之后意识到自家房子的漏雨问题,已经小修过一次,但是房顶的油毡早已经老化破碎,还没来得及整个换掉便赶上了这场大雨。

    最初时是用两个大碗来接,后来便只能用盆了。尤其是在外屋炕上有一处格外漏得厉害,接了木盆也还是打湿了炕被,方德秋和唐氏又担心雨太大房子塌了,也不许桃花和延烨睡觉,一家四口就这么熬了一晚。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第二日卯时,雨一停桃花首先冲出了房门查看她的一干宝贝。

    酱油因为见天阴了起来唐氏就都盖上了盖子,所以没有事情。糟糕的是屋后的辣椒苗和菜窖里的酱肉。辣椒地里才长出来的菜苗被雨水冲得东倒西歪,有的直接被压断了还很嫩的茎叶,好在还有一大半存活了下来,只要重新再好好种上就行,桃花之前为了以防万一还留了一些种子,再泡上中下也能弥补上空地。

    菜窖里面进了小半下的雨水,酱肉虽说都是晾在高处,也还是被水淋湿了。这些本来已经是最后一批酱肉,这三个月里桃花一共剩下了三百三十两银子,最后的这一批看来是赚不到钱了。只好把它们用清水冲干净在太阳下晾干在给云天阁送去,只是不知道需不需要赔人家的钱。

    经此大雨,桃花家的老房子又更加破旧了一些,方德秋提出要进行大修。桃花问了一下,以现在房子的老旧程度要修也难,恐怕得推掉重起才行。桃花就和爹娘商量着干脆在这个老房子的旁边再新盖一处房子。

    一来,推倒重建再快也要一两个月,这段时间一家人住在哪里是个问题,还不如择地另建来得更快。再来,前一阵子听说旁边的三十亩田地是当年方家卖给李家的,如今李家也想卖掉,因为地不多,位置又偏,一直没有卖掉,正好可以买回来种辣椒。还有一个原因桃花没有说出来,但是她想唐氏应该也会想到,那就是家,还是盖在自己的地上比较安心。

    考虑了两天,方德秋拍板,买地盖新屋!

    地是已经瞧好的,也不需要找掮客方德秋便直接去了李家。李家当家的是李正春,媳妇赵氏是赵四的二姐,当年李正春的爹李常顺当家的时候是把种地的好手,又有一手木工的手艺,日子过得殷实,添置了不少田地,唯一遗憾的就是生了三个女儿,只有李正春这一个儿子。

    李正春从小也上过两年的乡学,但他整日只想着摸鱼斗狗不喜读书,李常顺无奈,让儿子跟着他种地干活,想说学会一门手艺也好,结果儿子不愿拘在乡下,想要学人家去行商坐贾,因为只是没有头脑地跟风,折腾了两年还是赔了几笔钱失败而归。李常顺想着这回他总该安分了吧,结果他在城里本事未见长进毛病却是学了不少,整日的醉眼看花,沉迷于盅骰之物。李常顺也老了,再也支持不了儿子的放荡荒唐,在三年前一病呜呼。赵村的李家终是日渐衰落,卖地度日。

    李家原有良田六倾,到了现在只剩下五十亩。村子南头的这三十亩田地因为位置偏僻,要价不降,一直没有卖出去。桃花爹上门一说,李正春满嘴地答应,价钱却一点儿不肯少,非要一百五十两不可,方德秋虽然急用,也不肯吃这个亏,两人便僵持了几天,最后,李正春说搭上南边的十亩林地白送给他。所谓林地,实际上就是一片山地,从未开垦过,无非是当年从方家买来后,地契更名要去县城府衙重新丈量画押,记录在案。李常顺买地较多,也懂得一些内里的腌?之处,给了那丈量的衙役一些好处,多量进去几分,那衙役见南边反正是无主的荒山,便也手中一松,多划出十亩。

    李常顺当年的这点儿小算计被李正春翻了出来,便拿来当做了卖地的添头。方德秋一家见李正春不肯松口,本来也想吃点亏买下了,见他又找出了这么一个好处,心中多少舒服了一些。

    这十亩的山地,长着各种山间常见的杂草树木,还经过一段溪水,虽说现在是干不了什么,但是将来也说不定能派上什么用处。

    商议好了价格,一个急着买,一个急着卖,两边的手续动作倒也痛快,请里正出面换好了地契,再去府衙改了记录,这三十亩地就成了方德秋的。

    方德秋才一回来,就买了地还要雇人盖新房,这个消息迅速地在村中传开。村里人都眼热不已,只恨自己怎么生不出这么一个聪明伶俐会赚钱的闺女来。

    江氏听了更是不舒服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