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开桃花

肥田开桃花第8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的唐氏走了回来,脸上的神色很不对劲,见了桃花也没有说话就回了屋里。

    桃花见状,赶忙跟进了屋内,只见唐氏躺在炕上,身上盖着被子,双目紧闭,但却呼吸急促。

    桃花有些急了:“娘,你怎么了?生病了?跟我去看大夫吧!”

    唐氏睁开眼睛看着桃花,勉强地挤出一个笑容:“桃花,娘没事,就是干了半天活儿累着了,让娘睡一会儿就好了。”

    说完,就又闭上了眼睛。

    桃花见唐氏不肯再说话,就伸出手去摸了摸唐氏的头,一片冰凉。

    桃花出了屋,看唐氏的样子,那里是没有事,分明是发生了什么。再想一想前天大伯的话,今天江氏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个不好的预感浮上了心头。

    桃花赶紧去后山,叫回了正在放牛的延烨,让他回家陪着唐氏。

    桃花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贯云淡风轻的娘亲这个样子。

    她正要去找张氏打听一下,却见张氏也正急匆匆地往自家走来。

    见了张氏,桃花也不罗嗦,把她拉到路旁的阴凉处直接问道:“张婶儿,咱们村儿里是不是传了我家的什么闲话?”

    张氏见桃花这样问,并不意外,气愤地:“连你都听说了?这帮老娘们儿一天到晚没有正事儿干,就知道满嘴嚼蛆!你娘呢?她没事儿吧?”

    “我娘刚才从外头回来就上炕躺着不说话,我看她的样子不对劲儿就想出来打听打听,张婶儿,到底是什么事儿?你跟我仔细说说。”

    张氏见桃花着急的样子,也知道唐氏家里近几个月当家的实际是桃花这个小姑娘,便也不避讳,把自己知道的都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听说前天你大伯去了你们家,回来的时候腿上带伤。正好碰上了赵老四家的,他跟她说,本想劝劝你娘,让她不要做丢老方家脸的事情,没想到却是这样。他这么说了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就气冲冲地走了,老四家的转身儿就跟很多人说了,说一定是你娘……你娘她不守妇道,才让大伯上门教训。”

    桃花听了怒火中烧:“这话大家也信?我娘是什么人村里人难道还不知道吗?她平日里除了干活根本都不出门,一心一意等着我爹回来,家里的大事小情要跟男人打交道的她都不出面,她们还说她不守妇道有这个道理吗?”

    “可不是!但是你家大伯他现在可是城里人,姑娘又嫁进了王举人家,村里人一般都要给他几分面子。这个话由他说出来,大家就信了。”

    桃花简直怒不可遏了,这一句轻飘飘的“不守妇道”,可是要逼死母亲啊!

    有了张氏去开解唐氏,桃花总算是放心了一点儿。赶起她的小黄牛,桃花决定去找大伯讨个公道。

    在村里又遇到了不少的人,比起前两天的热情,今天的村民却分成了两股极端。

    一股人比昨天更加热情,拉着桃花非要攀谈上几句,话里话外?意思却是在打听前天的事情。

    更多的人却是远远地避开她,三两凑成堆儿地指指点点。

    桃花一路上憋着气,脑袋里却在飞快地转动着,怎么才能让大伯出面把话说清楚。都说是流言止于智者,但是在胡麻赵村儿这个环境里,一句含糊不清却不怀好意的留言足以造成原子弹般毁灭的效果,桃花必须在事情愈演愈烈之前阻止住它。

    再说桃花的大伯方德春,最近确实是过得不算好。

    当然,在别人的眼中,方德春家可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女儿送去大家族里做妾,还成功地有了孕,连带着儿子被送进县学,女儿挤进了上流社会,就连又胖又横的妹子都找着了好人家,方德春正是人生得意时才对。

    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的。

    第三十四章大房两口子的烦恼

    过去,方德春作为爹最疼爱的大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生意,带着老婆孩子住进了城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里的当家人,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然而现在,他把大姑娘送进了王家,享上了荣华富贵,但是女儿却对赵如松那个臭小子念念不忘,还因为这事而恨上了自己。

    最近几次见她,梅花都变得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冷冷地看着自己,没有一句好话。

    赵氏这个婆娘,自从有了姑娘给她撑腰,脾气也是水涨船高,每天自己出门谈个生意,她都要盘查得底掉,甚至不留银钱在他身上,简直是不像话!

    赵氏生得丑,当年要不是爹给定下,他根本就看不上这个又丑又没女人味儿的赵氏,从前的她好歹还算百依百顺,自己总能出去找点儿乐子,现在却连这么点儿自由都没有。

    再说生意上,县城里开了另外一家油坊,人家的油比自己家的要便宜上一成,自己的生意差不多都被他给抢走了。

    实在是没有法子,自从一个月前,他就偷偷地在胡油里加盐水,一开始他只加一成,后来,便又提高到了一成半,这才不再赔钱,但是一些主顾吃出了不对,已经有些怀疑他了。

    满脑子烦心事儿的方德春一天中午去小馆子里喝了点儿小酒,迷迷糊糊地酒劲儿上头,就更觉得赵氏这个黄脸婆可恶,却又无可奈何,正晃晃悠悠地往家里走,瞧见了唐氏带着孩子们在挑扇子。

    看着唐氏生了三个孩子依然苗条的身形,在田里风吹日晒却依然秀丽的面容。

    方德春模模糊糊地想着,这样的才是女人啊。下了地能干活儿,回了家又会伺候人,娶了这样的女人那日子过得才有滋味儿。

    也难怪老三那个木头疙瘩居然会顶撞娘也非要娶她进门儿,这么多年了,爹和老三一直也没说过这个唐氏的来历。看她的外貌谈吐,愿意跟着老三这么一个粗人到村子里头过活,恐怕过去也不是什么正经人,老三都不在了,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

    想到这里,方德春感到一股邪火儿从心里头悄悄滴地窜了起来,就像是一只小手儿不依不饶地挠着自己的心肝脾肺,与其便宜别人,为什么不便宜自己呢?自己是老三的大哥,帮他照顾照顾老婆孩子也是应该的。

    方德春却没有想到老三是怎么没的,还有自己是怎么把唐氏娘几个给逼走。而在回到家中,面对冷言冷语的赵氏,他就更觉得唐氏的温柔可爱,这股邪火儿也越烧越烈,终于,他乘着油坊不忙,借口报账回了村里。

    方德春回到家中,方老头和冯氏都还是老样子。

    一个板着脸看看账本付之一叹,一个唠唠叨叨地非让自己管管赵氏,给秀秀多出些嫁妆。方德春嘴里敷衍地答应着,却想着用什么借口去找唐氏才好,终于听到冯氏充满妒意地提起了唐氏一家最近发了财,还置办上了牛车,自家这么多口人都没说买上一头牛云云,方德春抓住机会赶忙说自己过去看看,让他们也给秀秀出一份力。

    在方德春的想象里,没了老三唐氏必然是仓皇又脆弱的,这个时候威猛稳重(想象中)的自己出现在她面前,必然会让她喜出望外的。

    哪成想,到了那边,那唐氏一直是冷冰冰地对待他,自己好言相劝却被她唾在脸上,还放狗咬他。真是不知好歹,不知道从什么腌?地方出来的臭婊/子,还真当自己是什么贞洁烈妇了。

    在村里碰到了赵四家的,方德春眼珠一转,便想出了这样一个恶毒的主意,留给赵四家的一句含糊不清却又指向明确的话给她去想象。

    方德春的心里涌上一股痛快,他阴险地想着,既然你不想让我碰,那我就看看还有谁敢搭理你。等那唐氏走投无路了,还不是得回来找自己。

    再说赵氏,最近过得也很不痛快。

    黄老婆子越来越贪,非让自己每个月给她送上应季礼品并一贯钱,不然便不能保证自己的嘴巴关严。

    赵氏恨得牙痒痒,也不敢在这个当口儿得罪了她,只好去找了梅花商量要钱,梅花给了赵氏银子,让她满足黄老婆子的所有要求,安抚住她,由她来想办法。

    夏氏前阵子从桃花那得了消息,听说兰花整日和城里的贵人小姐们在一处,就异想天开地非要让她也把菊花带着,不然就天天领着菊花进城在油坊里吃饭。

    赵氏实在是厌烦她,有不愿惹了她这个麻烦,只好让菊花住在油坊里,反正菊花这姑娘一身的傻气,估计吓唬她几天便自己跑回家了。

    前一阵子她为了那方秀秀忙得焦头烂额,出力又搭钱不说,在冯氏面前还没落下什么好。现在梅花终于在王家出头了,自己在街坊的妇人圈子里也变得炙手可热。

    终于,给方秀秀找到一家不错的人家。说起来奇妙,这人竟还是儿子县学里的同门,姓柳名管字子然,今年二十三岁,外地人,多年前来到此地,家中父母早逝,只有一长姐靠在绣坊内做绣娘供弟弟读书,柳子然自己也会在闲暇时为人写信写帖贴补家用。

    温子然读书刻苦,悟性也高,去年凭借苦学考上了县学,还拿到了朝廷补贴免了束?。虽说家庭简单,人也不错,但是因为家中贫困也没有找到媳妇,耽误到了现在。

    赵氏上了心,仔细地打听他的情况,各方各面还真是不错。就回去对着冯氏大夸特夸,冯氏便也动了心,本来还担心家中太穷,但是赵氏说了,他一旦高中,去他家提亲的人必定会踏破门槛,到时候可就难了,又对方秀秀描述了他的长相,柳子然确实是一表人才,于是便也同意了。

    赵氏找了媒婆去说和,对方也有意思。

    安排两家交换了庚帖定了日子,赵氏总算感到一块大石落了地,终于能把方秀秀这个瘟神给送出去了。

    哪成想,冯氏居然又叫她给方秀秀添嫁妆,说是让她照着梅花兰花的份儿给方秀秀,不然便要来县城里住,还要去王家看望梅花,找梅花要去。

    赵氏现在哪能让她去惊动梅花,便只好打下牙来往肚里吞下,拿出了五两银子并一些梅花给她的布匹出来。

    千头万绪的难事儿堵在眼前,方德春却不能体会自己的辛苦,还回了乡下去撩持唐氏那个浪蹄子。

    听了进城的李氏向自己打听,赵氏不用想便猜到了自家丈夫的花花肠子,简直对唐氏恨入骨髓,便对着李氏也就添油加醋地道:“哎——我那口子,大家都知道,最是厌烦这些事情的,可是他是老方家的长子,有些事儿又不得不管……这些事儿,我都不愿意说出口。算了,就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吧。”说完这些,便怎么也不肯再提这事儿。

    李氏得了赵氏的话带回村里,为这股流言又加上了一把旺柴。

    第三十五章出一口恶气

    一个人愤怒得大喊大叫,是可笑的;一个人在愤怒中沉默不语,则是可怕的。

    正值晌午,街上的人都懒洋洋的。方家的油坊建在青山道的最北边儿,此处物价便宜,尽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铺子,因为和生活紧密相关,也是平陵县最热闹的地段之一。

    白发的婆子,拄拐的老汉,带花儿的姑娘,吃糖的小孩儿,不宽的道上总是熙熙攘攘,端得热闹。

    油坊小小的门脸,并没有牌匾,只在房檐上高高支起一面镶边白底招子,写着“方记”两个大字,是方德春前几年求乡学的郑先生给重写的,现在也已经变得模糊。

    风吹日晒,招子蓝色的镶边泛白,白布底倒成了黄|色。油坊的门窗柜台均显现出年久失修的老旧与层层油泥,小小的铺面狭仄阴暗。

    桃花带着满腔的怒火来到了方家的油坊前面,站定一会儿,带着平和的笑容走了进去。

    店铺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实汉子正在拿着油壶和方德春理论:“你这油是怎么回事儿,我家婆娘昨天打了二斤,下了锅就响。我寻思不对劲儿,一尝,你这油还有咸味儿,你看这颜色也浅。我说方家大郎,我们家在你们这儿打油都多少年了?你还掺水糊弄我?”

    方德春的头上急出了一层油汗:“哎呦我的李老哥,你小点儿声!别人听见了还真以为我们家的油出了什么事儿呐,我们方记都开了多少年了,能做出这种事儿?你要说走街串巷的油贩子掺假,那可能是有,但是你要说我们家这几十年的老买卖特意掺了假骗你,你想想这可能吗?”

    那李姓汉子见他说得这样斩钉截铁,便也有些犹豫,毕竟他尝了尝味道也不明显,一时的气愤便跑了来,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方德春见他半信半疑的样子,赶紧继续说:“这居家过日子的锅里都是有水或者有点儿什么东西,哪有完全干净的?放了油下去烧热了当然会有点儿响声,再说了,我家的油是咸的?怎么没有别人发现就老哥你这么觉得呢,是不是嘴里头吃过什么好东西,把我这胡油也吃出滋味儿来啦?”说到这里,方德春笑着打趣道。

    那汉子本来也不肯定,听了方德春的解释便也只好接受了,“行啊,要是没有就最好。我们家可是你这儿多年的老主顾,那家金水铺之前比你家便宜我都没去他那买……”

    “当然当然,老哥的好我可记着呢。这不我家的价钱也降了下来了吗,以后老哥你来我家打油,满了十斤我就再送你半斤,如何?这可是只给老哥你的实惠,别对别人说……”

    方德春点头哈腰,把汉子满意地送出了门。

    他早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桃花,见周围没有旁人了,才把脸一板,四平八稳地坐在店里唯一的椅子上,慢腾腾地说:“桃花,你怎么来了油铺?有什么事情吗?”

    方德春语气严肃,心里却有一丝窃喜,量那唐氏再装假,不还得乖乖地来求自己。

    桃花笑嘻嘻地:“没什么事儿,就是今天闲着,来城里逛逛,想来看看大伯大娘。说起来,梅花姐进了王家这么久,我还没去看过她呢,正想等会去瞧瞧她。”

    方德春本以为桃花会哭着求自己去帮帮她娘,没成想桃花却高高兴兴,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神色不愉了起来。

    “那王家可是县里的权贵,哪是你这个小丫头片子随便逛的?你梅花姐现在有孕了在养胎,没精神见你!”

    “对了大伯,我听村里都在传,梅花姐这胎必定是个男胎。那将来,王家的大富贵不就都是桃花姐的儿子的啦?”

    方德春斥责到:“休要胡说,这王家的家事岂是你能议论的!”

    脸上却浮现出舒心得意的神情来。

    桃花抿嘴一乐:“是,我不说。但是村里的乡亲可都是这么说的,都说大伯一家子的富贵在还后头呢,都替你们高兴。只是……有一个人不大开心……”

    “是谁?”

    方德春有些不快,哪个不开眼的敢盼着他不好?

    “就是赵大伯家的二儿子赵如松啊,我看着他听见这个消息,可算不上高兴。”

    “什么?”

    方德春的心里猛地一沉,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走到桃花面前,又惊又怒地看着桃花:“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桃花却并不理他,绕到他的背后在椅子上坐下,不紧不慢地说。

    “大伯,我家现在做着酱肉的生意,我也经常进城。咱们县城不愧是齐郡的畿县,地方又大,人口也多,来来去去地总是碰见不同的人。但是说来有趣儿,有的人就好像有缘分似的总是能看见……”

    方德春没有说话,谨慎地盯着桃花,两手紧张得攥成了拳头。

    他自己都没有发觉,已经被桃花紧紧地牵着鼻子走了。

    桃花抬眼看看方德春额头上又泛起的汗水,“那个叫黄老婆子的婆婆,总是能看见她呢,大伯你说,是不是很巧?”

    方德春此刻面如死灰,这个,这个小丫头片子居然知道!连她都知道,那么还有谁?要是,要是被王家知道了,自己一家人一定没有活路了!他的两只手不自觉地抖了起来。

    桃花看见他的模样,关心地问:“大伯,你怎么了?天气太热了吗?赶快坐下!”

    说着站起来把方德春按到椅子上,方德春任由着她摆弄,坐在椅子上惊惶地仰视站着的桃花。

    桃花站在方德春面前,低下头,温和地:“大伯,你放心,这个事情,还没有别人发现。”

    方德春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却又警惕地问桃花:“你是什么意思?”

    眼中渐渐浮起狠厉的神色。

    桃花笑一笑,目光冰冷地看着方德春:“大伯,你也不用这么看着我,怪吓人的。我一个小姑娘,可不经吓。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说不定就有别人知道了,要知道,我在县城里,可也是认识几个人的。”

    扫一眼转着眼珠的方德春,继续说道:“我们家呢,分了出来,就不想再和方家有什么瓜葛,好的也好,坏的也罢。你们家就算有滔天的富贵,我们也不想分上丝毫。我毕竟也是梅花姐的妹妹,这个秘密曝光了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会把嘴闭严,便是我娘我哥哥,我也不会透露丝毫。”

    “但是”

    桃花语锋一转,疾言厉色道:“前提是你们也不要太过份!我们也不是软柿子,任你们揉捏。这次村子里的流言,你和大娘最好在今天就回去说个清楚,从今往后,方家在对我们做什么以大欺小的事情,我这边儿可就说不好了!”

    方德春赶忙站了起来,陪着小心道:“是是是,我等会儿就回去说清,一定一定。都是村子里的那群长舌妇,我其实不是这个意思。而且,桃花,你奶奶那个人你也知道,我们这住在县上,也管不了那么多……”

    不等方德春把话说完,桃花接口道:“奶奶的为人我也知道,小来小去的我也不会来找你。但是大事情上,大伯,我知道爷爷奶奶可是听你的。要是逼得急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只好一概算在你身上。言尽于此,大伯你看着办吧。”

    眼睁睁看着桃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油坊,方德春这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里衣正粘乎乎地贴在身上。

    第三十六章女儿是娘的小棉袄

    天高心情爽,唯有余自知。

    桃花坐在她的牛车上,摇着鞭子唱着歌,畅意极了。看见总是装模作样的大伯被自己吓得直流冷汗,真是大快人心!

    渐渐地也快要到夏天,未时的太阳烤在头上也有一些热。桃花在车上四处看看,想在车板的四个角支上竹条,在上面搭个棚子。

    看村里其他人家的牛车都是这样做的,桃花也想要自己做一个。快到家了桃花就跳下车来拉着牛走,今天出门走得匆忙,小黄牛没有喂食地连续走了两个时辰的山路,累得身体上除了一层的汗,桃花有些心疼,想着回家要给喂顿好的。

    回到家里,唐氏在张氏的劝说下已经好了很多,正在用大锅帮桃花蒸豆。张氏不放心留下唐氏自己在家,就也在旁边帮忙。

    “桃花回来啦?看你一脑袋的汗,走得这么急干啥,进城里把事儿办好啦?”张氏当然知道桃花去县城干什么,有些期待地看着桃花。

    “嗯,去问问赵掌柜下次要做多少酱肉,现在酱肉的名气打响了,要的量也变大了呢。”桃花眼中带着笑意向张氏微微点点头。

    张氏也跟着放下心来,“那就好,我在家里还有事儿,就先回去啦。”家里面都没能回去做中饭,张氏着急地便要回去。

    “张婶儿,你看为了来我家帮忙,你都没时间做中饭。我买了点儿吃的回来,你给明亮哥他们带回去吧。”桃花在县城里买了十几个包子分包成两份,猜到了张氏可能没有回家做饭,特意准备的。还买了一些糖果,糖宜娘、麻糖、锤子糖一样买了一些,桃花尤其觉得糖宜娘有趣,是手艺人把糖吹成了女人模样。

    “不用,这包子在城里卖的也不便宜,你们留着自己吃吧,前两天你娘还又拿给了我两条酱肉,怎么能老吃你们家的。”张氏坚决地拒绝着。

    再三的推让,最后桃花还是让张氏把东西拿了回去,自家没有条件的时候老是让人家白给帮忙,现在手里宽裕,自然不能还是那样。

    送走了张氏,把带回来的吃食拿给延烨去吃。桃花才有功夫看一直闷头干着活儿的唐氏,走到她身边,拉住她的手:“娘,没事的,有我们呢。”

    唐氏正看着火,听见桃花的话,添柴的手一顿,“说什么呢,我能有什么事儿。”

    “娘,我不是小孩子了,你受了委屈,生了气,都可以跟我说,别自己憋在肚子里。”桃花轻叹一声,柔声地说道。唐氏的心思太重、太苦。有了什么事情都只能默默地忍受,长久地这么压抑下去,对身体也不好。要不是唐氏对桃花爹一直念念不忘,桃花真的想要劝劝唐氏再找个伴儿。

    “能有什么事儿,别瞎寻思了。”唐氏转身把上一锅蒸好的蚕豆铺开晾上,避重就轻地说着。

    桃花无奈,自己做女儿的,有些事还是不好直接问,算了,反正明天事情应该就能解决了,就让唐氏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吧。

    桃花声势浩大地从村外运进来了这么多的大缸,在村子里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之前他们家可是闷不吭声地就研究出了那赚钱的酱肉法子,而现在她家有这么大的动作,村里人自然都以为又有什么新的主意,都偷偷地留意着,只是碍于唐氏的流言蜚语,没好意思上门打听。

    桃花知道,乡亲们虽然没什么动静,心里都是好奇的,恐怕过不了几天,就会来偷学。所幸,酿酱油的前期工作和下酱是一样的,所以就算别人来看,桃花也不担心。

    说起酿酱油,桃花只在小时候看奶奶做过一回,再就是在电视节目上看过。虽说知道基本的流程原理,但是论起实际制作来却是完全的新手。好在唐氏有多年的下酱经验,听了桃花说自己的想法,便能很好地运用。

    豆子浸泡的程度,蒸豆的时间火候,晾豆的温度湿度控制,发霉程度等等,这些桃花都需要唐氏的把握。

    所有的豆子一次做好实在太多,桃花便分成了两批来弄。先把豆子浸泡在缸里,泡到表皮发皱,便拿上锅蒸。若是只用院子里的小灶根本不够用,唐氏把屋里烧炕的大灶也点了起来,一起上火来蒸。天气本来就热,炕上更是烧得滚烫没法睡人。

    唐氏在里屋地上铺了个地铺临时用来睡觉。炕上就着热度垫上稻草,把蒸好的豆子放在上面发酵。唐氏说,晾豆必须得够热,不然就发不起来,放在炕上还得经常地翻动,一直晾上七天才行。

    夜晚,唐氏桃花延烨三人便一起挤在临时的地铺上。虽说天气已经很暖和,但是地下还是阴冷的,唐氏担心桃花和延烨着凉,便把家里不多的被褥都铺到了一起,厚厚的几层隔着地上的凉气。已经被要求在自己的被窝睡觉的延烨见能和娘亲姐姐一起睡兴奋得很,折腾了许久才睡着,在睡梦里还喃喃地召唤着小黄,小母牛的名字。

    桃花躺在铺上,旁边热气腾腾的炕不断涌过来温暖的气息,不禁感到有些闷得慌。桃花爬了起来,轻手轻脚地推开了窗子,窗外明亮的月光照了进来,漫进屋里的还有外面的虫鸣声和清新的空气,桃花深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满意地躺了回来。延烨翻了个身,唐氏伸出手为他把肚子盖好。

    “娘,还没睡呢?”桃花仰面躺着,轻声地问。

    “……嗯”过了半晌,和桃花之间隔着一个延烨的唐氏才小声地答应着。

    “娘,我今天去城里找大伯了。”桃花考虑了一天,觉得还是得告诉唐氏一声,免得她一直烦恼。

    “什么?”唐氏吃惊地问,不经意间声音大了不少。睡在两人中间的延烨翻了个身,模糊地呢喃了两句好吃,吧唧着嘴又沉沉地睡去。唐氏又急又担心,小声地:“你去找他干什么?你……你大伯大娘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他们有没有欺负你?”

    “娘,我没事儿。自从咱们分家,你见过我被欺负吗?我今天去和大伯好好聊了聊……虽然气氛算不上融洽,但是事情还是谈妥了。所以,娘你别再为了村里的流言蜚语担心了,很快就会好的。以后,你也不用再担心大伯,他不敢再来咱们家的。”

    唐氏惊得久久都没有回神,今天在地里听到李氏和赵四家的议论自己,从来没有承受过这样的羞辱,但是各种捕风捉影的话又让她连为自己辩解都没有机会。浑浑噩噩地回到家,她感到天都塌了,为了孩子,又勉力地不露出分毫。但是现在,桃花却告诉自己她已经去解决好了,还轻描淡写地说从今以后他都不会再上门。

    突然之间,唐氏感到自己的小女儿成长得太快太急,变得陌生了许多:“桃花,你到底和你大伯聊了什么?他怎么会突然之间答应……”

    “我看到了一些事情,是大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他答应只要我不告诉别人,他就不会再欺负咱们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大伯因为梅花姐现在比较小心……反正我答应了他谁也不告诉,娘你就也别问我了,总之你别再担心了,我会好好保护你的。”

    唐氏的心里五味陈杂,这样让她自责又感动的感觉最近几个月已经有过好几回,她伸出手揉一揉桃花柔软的秀发,不管长得多快,桃花总是她最贴心的小棉袄。

    第三十七章风波骤停

    清早起床,屋里一大股浓重的熟豆子香味儿,难怪延烨昨天晚上一直在吧唧嘴,桃花闻着味道肚子也饿了起来。他俩才爬起来,唐氏已经把院子里的饭桌都摆好了。

    唐氏昨夜一晚没睡,却依然很有精神。桃花昨晚的话给了她力量,不管发生了什么,她还有这三个孩子要看顾呢,桃花这么小却总想着保护她这个没用的母亲,她必须得让自己刚强起来才行。不管桃花他大伯来不来解释,她行得正坐得直,咬牙挺下去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早上天还没亮唐氏就起了床,用昨天煮好的蚕豆闷上一锅蚕豆饭。先把米给泡上,然后切一点儿酱肉到锅里炒熟,再把蚕豆也放进去一起炒,等都裹上了油,就和泡好的米一起,放进大锅里蒸上,不一会儿一锅喷香的蚕豆饭就出锅了。

    桃花和延烨吃得欢实,翠绿的蚕豆,深红的酱肉配上雪白的米饭煞是好看。蚕豆的清香配上酱肉的咸香也让味道恰到好处。吃饱了饭,桃花和唐氏把炕上晾着的蚕豆全都翻了个儿继续晾着,延烨又牵上了小黄出去饮水。

    只听院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出门一看,江氏正有些局促地站在院门外面。

    唐氏喝止了狗叫,江氏才战战兢兢地进了院子,显然对它们还是心有余悸。

    其实狗很通人性,知道唐氏和张氏一家的关系好,张氏或者孩子们来的时候就只意思意思叫上两声。要是念空来,右右都懒得叫,左左甚至会兴奋地摇着尾巴迎上去。江氏虽说住得近,来得也不少,每一次从门前经过,它们都会叫得很凶。

    看江氏在院子里局促不安的样子,唐氏只好把她让进了屋里。

    江氏一进屋就看见晾了一炕的蚕豆,“嫂子,你们家这有事做啥呢?昨天我家都闻着香味儿了。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点子啊?”

    唐氏的脸上淡淡的,“也不算是,桃花想吃蚕豆下的酱,我就试着给她做一些,好不好还不一定呢。”

    “煮了这么老多,就是为了哄桃花?这要是做坏了得糟蹋多少豆子啊……”江氏的嘴张得好像能装下鸡蛋一般。

    “嫂子,这孩子……可不能这么惯着啊……”江氏看着炕上铺得厚厚的蚕豆,不禁有些羡慕,都是,看人家这日子过得。

    “桃花不是胡闹的孩子,之前要不是她爱鼓捣,也弄不出那个酱肉。”唐氏伸手翻翻豆子,还挺骄傲的。

    江氏正在啧啧称奇,正想着怎么开口能多问出来点儿情况。自家要是也能学学她家的做法,说不定也能捞上一笔。

    院子里又传来了右右的叫唤,只是和刚刚江氏来时的凶神恶煞不同,轻快的叫唤还带着点儿亲昵。

    唐氏和江氏回头,只见张氏正推开院门走了进来,“哎——你说赵四家的那个婆娘,真是能瞎扯,什么话都敢往外瞎噜噜,也不怕风大闪着了舌头,我看呐,这回赵老四可得好好擂她一顿!”

    原来,昨天傍晚,方德春和媳妇赵氏匆匆赶回了村子,站在赵四家门前要赵四家的出来说个明白,为什么瞎说给唐氏抹黑。要说赵四媳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的娘家在镇上,自从嫁过来一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村里的媳妇姑娘们。因为不合群,她过得也很孤独。赵四家的在做姑娘的时候就有一张巧嘴,想来能说会道,一次在回娘家的时候偶然瞧见了同村已经订了亲的赵翠花居然在城里有了相好,她回来添油加醋地一说,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她终于融进了胡麻赵村儿的妇人圈子。

    从此往后,她就在长舌妇的这条大道上一路狂奔了下去,村子里的妇人多瞧不起她,在背后说起她总要撇撇嘴巴,但是每当她有了新的八卦,又会不由自主地想去听听,能说会道的她总能说出更多的秘辛,描述得活灵活现,而赵四家的,也在这八卦的传播过程中体会到了旁人的尊敬和快感,就更用心在这上面了。

    虽说赵四家的平日里总是满嘴跑马车,但是这次,她还真是被冤枉的。

    赵四家的很委屈,你方德春明明当初就是这个意思,怎么现在就翻脸不认人还要对自己反咬一口了?从来只有她造谣别人,现在居然有人朝着自己泼脏水。(≈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赵四家的当然不能忍,当下便闹了起来,赌咒发誓说自己是亲耳听到,方德春是不怀好意。

    方德春和赵氏也不和她争辩,只是向着周围的人表明自家的三弟妹唐氏为人贞洁,这样的说法肯定是无稽之谈。

    赵四家的平日在村子里留下的信誉度实在太低,方德春又是在城里开店的出息的方家老大,女儿还是王家的侍妾,两下相比,村民自然不会信她。赵四家的哪吃过这样的闷亏,闹着要寻死觅活。

    这场闹剧以赵四的一个大耳巴子结束了。

    听完了张氏口沫横飞兴奋的讲解,唐氏和桃花相视一笑,终于放下了心来。

    “我都没想过这事儿会是真的,实在是太能扯了。”江氏听完了张氏的话,缓缓地说了一句。

    “是吗?前两天都没见你过来,我还以为江妹子你避讳了呢。”张氏看着江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她最看不上江氏这样的,当初那话一传出来,天天躲着这头儿。眼下流言没了,才上赶着过来。

    “哪……哪儿能啊……这不是这两天家里忙……壮娃的衣裳都小了,我在给他做衣裳呢……”江氏尴尬地说。

    “江妹子,不是我说,你也别光顾着你们家壮娃不管春枝儿啊。你看看你家春枝儿,也是挺大的姑娘了,现在身上穿的全都带着补丁,也不给她好好扎扎头,村儿里的小姑娘都不愿意带着她玩儿。”

    江氏有了什么好的都可着壮娃,春枝儿虽然更大一些,衣服却从没穿过新的,都是穿江氏旧的改小的,还补了补丁。加上她性格怯懦,就更被村里的孩子欺负,江氏就见过两回。

    “家里穷,哪来的钱老做新衣裳。壮娃是小子,当然得穿好点儿。”江氏对这个倒是不以为然,在她的观念里,春枝儿就是得让着弟弟的。

    “你这是什么话?姑娘也不是你捡来的,不是你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要是有个姑娘我都不知道得怎么疼她。”张氏听了江氏的话更生气了。

    “好了,好了,各家有各家的过法,你跟着着急有什么用。你要是喜欢姑娘,就多疼疼我家桃花得了。”唐氏扯住张氏,打趣她。唐氏也看不上江氏苛待春枝儿,但是这是人家的家事,又是在自己家中,总不能让两人吵起来。

    “你以为呢?我可不就是把桃花当我的亲姑娘看,你要是舍得,以后就让桃花在我家的小子里头挑一个,让我娶回家里疼去。”张氏也半开玩笑地提起,她真是越看桃花越喜欢,就是不知道自家二郎三郎有没有这个福气。

    “桃花才多大,哪儿用操这个心。以后啊,我家找女婿就看一条儿,只要我家桃花自己喜欢。”

    桃花站在门口??宓乜醋盼堇锼?强?抛约旱耐嫘Γ?约翰攀貌挥谜饷醋偶卑。?八邓?前鸦八档秸庵殖潭龋?约菏遣皇怯Ω米龀鼋啃咦窗 ?p

    第三十八章东家来了

    桃花酱油天然鲜,晒足一百二十天。

    晾了七天的蚕豆上面长满了一层毛茸茸的绿霉,桃花觉得霉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