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开桃花

肥田开桃花第7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给我,昨天刚取了回来。现在家里遭了这事儿,娘也不敢在家里放钱,想托我善长叔帮着给看看买一头牛,还有牛车牛梨这些东西。我娘说了,买牛这种事儿,四乡八村儿再没有比善长叔更懂行的了。”

    赵善长的脑子活,又能干,在县城里认识的人也多。平时村民有了这些事儿都会找他帮忙,当然,事成了也得给他跑腿钱同说和的酬劳,所以听了桃花这么说,王氏当然答应了下来。

    “这好说,你们家现在买牛正是赶上好时候。前儿个还听我们家那口子说,最近的牛市便宜呢。”

    “那谢谢婶子了,等我叔回来了你跟他说,啥时候他有功夫了就让你家二宝去我家叫我,我娘放不开家里,到时候我跟着去就行了。”唐氏跟着赵善长出去自然不妥,也就只好由桃花出面了。

    王氏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就直接点头答应了。看桃花要走,王氏有点儿犹豫地:“桃花,你家真是急用狗吗?”

    “可不是,还得麻烦王婶帮着打听打听,尤其要厉害点儿能看住家的,多花点儿钱也行。”

    “其实这厉害又能看住家的狗,我们家还真有一只,就是这个狗长得不好……”

    “反正买来是要看家的,长得丑点儿也没什么。”听说王氏家还有,桃花挺高兴。

    “那你先过来看看吧。”王氏领着桃花来了她家后院,果然,后院的树根儿底下正趴着两只土狗,其中一只懒洋洋地侧躺着,见桃花来了也不动,只是抬了抬眼。另外一只却警觉地站了起来,朝着桃花发出威胁的咆哮。

    桃花见了它,才明白王氏说的“长得不好”的意思。这两只狗都是白底黑花的,躺着的那只左半边身体是黑色的,站着的这只右边耳朵和爪子是黑的。两只狗都长着看起来很凶的小眼睛,鼻子褪色样的肉色,长长的的狗嘴突出着包不住微微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嘴角翻出粉红色的肉。桃花自认为见过世面,但是小狗崽长得这么丑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王氏有些为难:“这两只狗也是我家大黄生的,但是长得和它俩都不一样,我估计是大黄自己跑出去和外面的野狗配的……这一窝八只,别的都让人抱走了,就这两只谁都不愿意要。趴着的那个腿脚有点儿毛病,跑不快,但是另外一只特别厉害,别的狗崽子都怕它,还很仁义,天天守着这只腿脚不好的,喂食儿都分它一份儿。你要是想要,就得这两只一起,不然它还往回跑。那只腿脚不好的,就算婶子送你的,要不你叔预备把它养大了吃肉,我也是不落忍……”

    只花了五百文,桃花就领回了两只大概有斤重的狗崽子。王氏说得不错,桃花怀里抱着那只腿脚不好的,另外一只就老老实实地跟了她走。到了家,桃花把它放下地,发现它的前腿是很严重的罗圈腿,不知道是不是缺钙的原因,虽然也能走,但是跑不快。因为它的左边身体是黑的,桃花就给它起名叫左左,另外一只叫右右。左左和右右虽然脸长得很丑,但是身体却很壮实,尤其是右右,看起来根本不像才三个月的样子。

    可能是遗传了他们野狗父亲的生存能力,两只狗都很能吃。桃花给它们拌的一小盆剩饭剩菜转眼就被吃了个干净,看来养狗的口粮支出也是不少呢,难怪村里养狗的人家很少。桃花在枣树的底下用破旧的衣服给它们简单铺了个“窝”,左左右右也不挑剔,在上面闻了半天后踩了几圈就安稳地睡下了。

    第二十九章驾车进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自从来了左左和右右,桃花家可就热闹了起来,每次有人从院子前面一过,右右都会高声吠叫着扑向院门,突然看见右右凶丑的狗脸,每个人都会被吓上一跳,即使它很听桃花的话并不会随便咬人。江氏被它吓过一回连着好几天都不敢上门,桃花对它长大之后的威力非常期待。还带着它们和念空一起玩过两次,念空格外喜欢左左,见面就抱着它给它挠痒,按摩它弯曲严重的前腿,在桃花的调理和精心喂养下,左左的腿已经好了不少,平时也会在院子里转转。

    相较于桃花对狗狗们的宠爱,延烨倒是反应平平,可能是因为他的一腔热情全部都倾注到了家里新买的牛身上,每天给它喂食、带它出去吃草、为它擦洗、饮水,就连端午时唐氏给他做的荷包小扫帚,都挂到了它的脖子上。赵善长带着桃花买的是一头一岁的小母牛,嘴巴鼻孔都大,眼睛有神,腿也粗壮,赵善长根据桃花家的需要选了这头。加上车架、牛梨、牛套、盖牛棚等全部下来,一共花了三十两银子。虽然不便宜,但是能保证桃花家未来十几年的农活和运输,桃花觉得这笔钱还是花得很值。对于村里人的议论,桃花决定还是看淡一些,反正总不能为了让别人看着舒服为难自己吧。

    冯氏现在也没有心思去找唐氏的麻烦,她满脑子都是方秀秀的亲事。梅花怀了王家唯一的孩子,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方德春和赵氏在县城里也自觉不错了起来。也终于给方秀秀找了几家,只可惜都被冯氏连挑剔带讽刺地给回了。

    自从大儿子搬到了县学里去住,唐氏就搬到了外屋住,让桃花和延烨住在里面。最近唐氏每天都熬夜做活,终于把给延煜的衣裳赶了出来,吃完早饭就催着桃花给他送去。桃花最近忙得很,置办大件的事情基本上是她独立完成的。而自从在云天阁吃了一顿高级饭菜后,更是激发了桃花勤学苦练的决心。一有时间就练习用萝卜切丝儿,搞得延烨把萝卜列为最讨厌的食物。

    唐氏把给延煜的衣服装在一个包裹里,又拉着桃花来看她的新衣裳。桃花一见,不禁眼前一亮。虽说在唐氏买衣料的时候桃花有些心疼,但是看见了做好的衣服,桃花觉得唐氏简直可以去开成衣铺了。鹅黄的小袄和襦裙,襦裙的收腰处打了细细的褶子,更显得腰间纤细。配上桃红色的缎面腰带,在正中绣着一枝桃花。外面一件果绿的罗绫褙子,在袖口和下摆的边缘都用墨绿的丝线滚了极窄的花边儿。整个的搭配清雅可爱,极为合身,因为桃花现在身体长得快,唐氏还留了三指宽的预备,小了可以再放出来。桃花美滋滋地穿上裙子转了个圈儿,问唐氏:“娘,漂亮吗?”

    “当然漂亮,我们桃花长得好,穿什么都好看。(≈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唐氏满足?望着桃花,又给她挽了一个同心髻,有些像是现代的丸子头,但是更加精致规则,插了一朵粉红的绢花在上面。

    唐氏帮着桃花把车套了起来,延烨也想要跟着去,桃花说多做一个人牛会很累的,他就乖乖地留在了家里。桃花感慨真是有了牛忘了姐,现在自己在家里的地位直线下降。

    坐上自家的小牛车,桃花悠闲地抱着鞭子,感觉有了车真是不一样。因为家里人口少,牛也年轻,所以只配了一个最轻的小车。一根车辕后面拉着不长的车厢板,只在两边轱辘上面有一块车押杖可以扶手,前面还有一个由四个木条组成的车仰门,满打满算也就能坐四个人。小牛的脾气温顺,并不需要太用鞭子,它就自己就乖乖地顺着大道往前走。桃花只用了两个时辰就完成了赶牛车的培训与实践,得到了教练员赵善长的肯定。

    到了城里,桃花首先把牛车赶到了云天阁的后门,让云天阁的杂役小六子帮着给看管喂一下,算是赵掌柜给她的行的方便,酒楼正门外停的可都是“好车”,大概相当于奔驰宝马或以上级别的才行,桃花的这种拖拉机等级的微型车是没有资格停在门前的。才走到门前,伙计告诉她赵掌柜说今天下午少东家要来店里,想见见她。桃花随口答应后,就去了县学。

    到了县学才是巳时,正赶上了他们在听夫子授课。桃花偷偷地在窗外偷看,发现什么时代的课堂都是一个模样。夫子在前面讲得头头是道,下面有的学生却并不专心。甚至有一个人还趴在桌上右手托腮,脑袋不住地滑下去,俨然已经熟睡。桃花的大哥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但却听得专心,不停地低头在纸上记录,根本就没有扫一眼桃花这边。

    桃花这边见大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休息,就央求了舍监先把衣服和食物放到大哥的住处。舍监在之前见过桃花,很痛快地领着她过去,到了门口欲走,桃花担心同住的人东西少了说不清,便拉着舍监一同进入。

    县学里的学生并不都在学堂里居住,家里条件好的早晚有车接送,或者住得离学里近也可以走步回家。只有家里条件不好,回家中住还不如在学堂里清净的和方延煜这般离家很远的才住在县学里。

    学生们住在县学的后罩房里,一排共有六个房间。其中两间是准备给不留宿的学生在午间小憩,另外四间共住了八个学生。屋内有床榻案几,环境很是不错。桃花在舍监的陪同下找到哥哥的床铺,床上整整齐齐,收拾得很干净。床头边上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摞哥哥日常记录的笔记,上面用很小的字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课堂上先生的讲话,自己的心得。为了节省纸张,连边边角角上也挤满了蝇头小字。桃花看了看旁边别人的桌子,上面都摆放着不少的书本竹帛,只有哥哥的案头上干干净净,只有这一摞草纸。

    别了舍监,桃花见哥哥还没有午休就出来去了书肆。在上次来看哥哥的时候,娘也拿了银子给哥哥,让他买些需要的笔墨书籍,但是没想到哥哥没有舍得花,看来只有直接买好了拿给他才行。

    上次卖的第一批酱肉,一共赚了五十二两银子。除掉哥哥的学费、家中的花费、买牛的费用还剩下八两。昨天赵掌柜派人来取肉,又给她结了一百两,经过闹贼的事情,桃花把这笔钱给埋在了左左右右狗窝的下面,相信是安全的。那八两换成了散碎银子和铜钱,分别由唐氏和桃花带着。

    好在桃花这次进城带了三贯多钱,她便去了寸功阁,大宋重文,城里的书肆颇多,不过册籍的价格仍是不菲。

    第三十章贵公子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在寸功阁的招子上,写着杜荀鹤的《闲居书事》。店内弥漫着一股墨香,案几上摆放着各色书籍。

    店主是名灰髯的老者,穿着墨绿色褙子,头包同色软噗头。

    见是一个小姑娘进来,“姑娘,想要买书吗?本店有最新的话本儿,都是白话的,好看得很。”

    果然,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摞摞的话本儿,桃花简单翻看了一下,都是用最便宜的纸墨印制,俱是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老头看桃花翻了翻不太满意,忙说道:“姑娘要是嫌这些不好,本店还有精致的好书。”说着又从另外的架子上拿下两本交到桃花手中,果然制作精良,纸张墨迹俱是精品。

    桃花摇摇头:“我想要给哥哥买书,他现在在县学里读书,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推荐?”

    老头一听就更高兴了,科举用的书可比话本儿要贵上不少,“当然有,都在这边。不知道令兄要考哪科?一般要考进士科必须要读《论语》、《春秋》、《礼记》这些,而要考明经科的话要读的就更多了,我这里的书纸最挺括,字又清晰,这本还有大家的批注……”

    老头正在介绍着,店里又走进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头戴皂色金钱莽暗色绣纹逍遥巾,身穿一件二色寸蟒天青素底锦绮罗衫,束着皂色长穗宫绦,长穗宫绦的一端缀着一圆形雕花和田美玉,脚下踩着同色锦履。眉若墨画,鼻若刀裁,目若繁星波光流转。

    他一进门,狭仄的书肆内便好似绽放出了光芒,老头抛下桃花忙迎了上去,谄笑着挤出了一脸的老褶。

    “公子可要买些什么,老汉来为您介绍。”

    那年轻公子看了看桃花,露出一丝笑意,“你不是忙着吗?”

    老头为难地看了一眼桃花,桃花自那人进屋便看得有些发呆,见他看着自己露出笑容,反应过来才赶忙说:“您……你先来吧,我不急。”

    老头满意地看了桃花一眼。

    那年轻公子这才对老头开口:“你这店里可有什么话本儿?”

    “当然有,不是老汉我自吹,全平陵县的书肆里,就属我家的话本儿最全。您看,有《清平山堂》,《全相平话》,还有各种讲史……”

    “不要这些,有没有那种女子爱看的话本?”

    老头没有反应过来,手中还拿着一本讲史,他慢慢地把书放下,拿起了一本刚才给桃花推荐过的讲才子佳人私定终身的一本,有些犹豫地问:“您说的……可是这种?”

    那公子看看他手中画着小姐和丫鬟窃窃私语的封面,“没错,就是这种!挑你们这儿最新的最好的,拿来十本。”

    老头喜出望外,忙不迭地把店里最贵的书拿出来包上。桃花看着那些洒金的封面和细腻的画工吐了吐舌头,心想真是人傻钱多,估计是买来讨好女人用的吧。

    “您正是来对了地方,小店的这几册话本儿,正是汴梁莲花棚最红的戏本儿,印在这二寸长、半寸厚的富阳小井纸上,只有半掌大小,平日里好携带又精致。已经给您包好了,共十两银子。”老头点头哈腰,目露精光。

    桃花在一旁听见他的话睁大了眼睛,一两银子一本,这也太黑了。

    那公子却全不在乎,只是从腰间掏出一锭银子随手扔给了老头,正要转身出门,看见了桃花。

    “她要买什么?”

    老头和桃花都不明所以,那公子说:“你们接着聊,我再随意看看。”

    老头当然希望这尊财神多买一些,见他不愿自己介绍,便又转回向桃花介绍。

    “这几本都是科考必用的,另外小店还有往年的州试卷宗,均由往年的举子所写,还有这几册时文,可要值十两银子,我只收你八两就可,你看如何?”

    做成一笔大买卖,店主的信心也高了不少,决定趁热打铁,在桃花这儿也做出些成果。

    桃花看出了老头眼里的精光,但是历年的真题可确实是个好东西,不由得心动。

    桃花正犹豫着,那年轻的公子却开了腔:“几本破书,外加几道任谁都打听得到的试题,就敢要八两银子?你这老头,看人家姑娘年纪小就如此诓骗。”

    老头吃了一惊,这位贵公子可是买话本儿都愿意出十两银子的有钱人,怎么这会儿如此斤斤计较起来了,还是替一个小姑娘说话,莫非两人认识?

    但是他的话已经说出,自然不能收回:“公子,你有所不知,我这几本书可是上好的玉蝉墨所印。还有我这试题,是花了大价钱请来往年考上举人的贡生所写,上面的注解……”

    年轻公子嗤笑一声,手里的象牙聚骨扇“啪——”地敲到老头手中的书上。

    “这墨——”他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捻了一下纸页又放到鼻端嗅了一下,嫌弃?皱皱眉。

    “一股烟火糊气和腐臭,连冰片麝香都没加,还说是玉蝉墨?”见老头心虚地后退,“考上举人的人会来你这儿卖试题?”

    老头见多了挑毛病的客人,但是这位公子年纪轻轻的却有一股压得人不敢回嘴的气势,加之刚才又才在他这儿买了书,总不好得罪贵客。

    老头低声唯诺:“这……公子您懂行……您到底是想要……”

    那公子伸出一只光洁纤长长的食指到老头儿的面前:“一两银子。”

    老头儿被他如此凶猛的砍价幅度惊得张大了嘴,然后苦笑道:“公……公子,您是在打趣我吧?”

    经过那位公子锲而不舍的讨价还价,桃花最终以三两银子的价格买到了四册书三册时文并一卷试题。

    抱着它们走出门,桃花跟在那位公子身后道:“公子,真是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要不是你,我就得被那掌柜给讹了……”

    “三两银子。”那公子转身看向桃花,伸出手掌到桃花的面前,笑着说道。

    第三十一章美人多娇

    桃花看着他警惕?后退一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么有钱怎么好要我一个小姑娘的银子,再,再说了,我可没有钱,刚才都花了。”

    桃花下意识地捂着腰间,心想着该不会是碰上骗子了吧,他和那个老头是一伙儿的

    “没钱?我可不信,刚才在那书肆里要不是我,你就花八两银子买下这些书了。我帮你省下了五两银子,只要你三两可是非常客气的。”

    桃花愤愤地反驳:“谁说我要买了?他敢漫天要价,我当然得坐地还钱。倒是你,花了十两银子买一大堆郎情妾意的无聊话本都不心疼,干什么要我的银子?我可是穷人,给不起你的。”

    “哦——”那公子上前一步,弯腰靠近桃花,“是穷人啊,那你的银钱可是一文两文地攒起来的?看你花钱的架势可不像啊——”

    桃花不知道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给自己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刚才在店里对他外表的欣赏已经烟消云散,只剩下想赶快走开的急迫感。

    “是啊,我的钱来得不容易,比不得你这样的公子哥儿。但是这些书买来是要给读书的哥哥用的,自然不能节省。说起来你凭什么说我?我又不认识你,刚才帮了我谢谢你!”

    说完,桃花抱着书转身就要走。

    那公子在身后凉凉地说:“那可未必——”

    还没等那公子把话说完,在两人的身后又传来了一个婉转动人的娇声。

    “易郎——怎么这么久?”

    桃花回头,只见一年轻的女郎在丫鬟的搀扶下婷婷袅袅地走了过来。

    头梳流苏髻,一头乌黑长发垂至腰间,两鬓各有一指粗的发丝结成同心结,坠着嵌宝石金丝编花钿,随着走送微微浮动,后脑上带着半月的卷草狮子纹银梳,项上带着一支赤金编银丝白玉璎珞圈,裙边系着蛋青丝绦白玉镂空凤?,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月白罗修身襦衣,外罩五彩孔雀罗窄裉长褙子,下罩银红轻容纱千褶裙。不知何故,脸上遮着一片素色轻纱,露出一双美目脉脉含情,纤腰不盈一握,走起来若柳扶风。

    她的这一声“易郎”,娇柔动人,便是桃花也感到一股从心中出来的痒意。

    那年轻的公子脸上浮起笑意,转身过去牵起她,“彤娘你怎么下车了?我不是说马上就买好。”

    她微微一笑,媚意顿生,“看你一直没有回来,有些着急便直接过来了,怎么这样久?”她伸出柔荑自袖中抽出一个罗帕,在年轻公子的额头轻按,一双美目却划向桃花,“这个小姑娘好生可爱,易郎认识?”

    那公子正闭目欣赏彤娘帕子上的香气,“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

    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吹起了女子面上的轻纱,桃花见到了轻纱下的绝美脸庞和莹莹红唇。

    女子轻呼一声,有些不安地看了一眼桃花,“今日的日头可真烈”,说完又反手用手背轻抵在额头上遮阳,纤细的素手捏出一个优雅的兰花。

    这一抬手的风情明显让那年轻的公子看醉了,“日头大,咱们快回车上去吧。(≈href=”lwen2”trt=”_blnk”≈lwen2平南文学网)”说着便轻搂彤娘的纤腰向后走去。

    留在原地的桃花看得津津有味儿,见他们走远,便又朝着月言堂走去,得给哥哥买写纸笔才行。

    方延煜下了学,听舍监说妹妹来找过自己,回到房间,果然有一包的衣物放在自己的床上,却不见妹妹的踪影。想到妹妹可能去了云天阁,便安下心来去用午饭。

    吃完饭不久,就见桃花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不少的东西,延煜迎上去接了下来,发现都是书籍和宣纸,不禁有些惊讶:“怎么买了这些的书纸?我在县学里都有发的,并不需要,快拿去退了,这书要不少的钱吧。”

    “有发的可是也不够用啊,我看见你案上的纸都写得密密麻麻,那样小的字把眼睛熬坏了怎么办?再说了,我听书肆的掌柜说这几本书是必须要用的。”

    方延煜入学后并没有买书,而是借了同门的书在晚上不用的时候抄写。县学发的纸张固定,按说应该够用,但是他拿来抄书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看见妹妹拿来了印好的书籍,虽然很喜欢,又有些不舍得花钱。

    “哥,既然都决定来县学了,总不能为了这些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影响你的学业。咱们家现在钱财上听宽裕的,你不用担心。咱们家还买了牛呢,我今天就是坐牛车来的。”

    桃花看出哥哥犹豫,赶紧解释着。

    听她这样说,方延煜才放心地收下了,听说家里买了牛,也很高兴。

    兄妹两人就着家里的近况,县学里的趣事聊了很久,听哥哥说王家和县令打了招呼,把方家大郎也弄进了县学里学习,只可惜大郎在学问上并不用心,进益不大。

    随同哥哥一起去见了大郎,桃花才发现原来在课堂上睡觉的那个人,就是自己大伯家的大哥方延儒。

    自己自从来了这里一次也没有见过他,好在有哥哥在前面攀谈,过去的桃花对这个大哥也不甚熟悉,被她胡弄过去了并没有露馅。

    桃花告别了哥哥,就去了粮店,向掌柜订了一石的稻米和三石的蚕豆,付了定金,掌柜答应之后给她送到家中。

    大宋最多的谷物便是稻米,只是胡麻赵村没有多少人种植,桃花一家便总是吃面食,买了少量的稻米多是用来煮粥喝。

    但是桃花本身是喜欢吃大米的,总觉得有做得香香的米饭配什么菜都好吃。所以手里有了闲钱,桃花首先是想要买些稻米吃。

    至于豆子,则是桃花的另一个想头。大宋现在还没有黄豆,做豆腐,下酱,多是用黑豆、红豆和豌豆。

    上次在云天阁吃饭,有两道菜分明是有酱油的,问了赵掌柜才知道,原来大宋也有酱油,只是这酱油是高级的尊贵调料,只有几家铺子有其制作秘方,世代相传。

    其中一家来自四川的味珍堂最为正宗,他家的酱油色泽枣红,香气纯正,只供给朝廷及各大酒楼使用,而且价格不菲。

    酱油这东西在现代,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去超市很便宜便能买得到各种不同功用味道的酱油。

    桃花虽然从没做过,但是在纪录片里面也看见过做酱油的工序,前几步和家里下大酱是一样的,只是蒸熟的豆子不碾碎,用盐隔着一层一层的放在缸中发酵四个月,之后再过滤兑水,再暴晒就可以了。尤其是暴晒的步骤非常重要,还记得那时候有一个酱油的广告就是一群大都说“我们每天都这样晒,再这样晒。”

    只是可惜,现在还没有黄豆。其实酱油也不一定要用黄豆,桃花还记得小时候姥姥家用蚕豆做酱油的事情,有一阵子酱油掺假闹得很凶,姥姥就决定自己做酱油,做好了分给舅舅、姨和自己家吃,方法是向邻居打听的,因为黄豆的做法更复杂,所以用的是蚕豆。蚕豆的成本不高,若是能自己做出便宜的酱油,用来做东西的成本也会低上很多的。

    桃花感觉自己这样做一两种吃食,只能短暂地赚上一笔钱,要想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尤其是为家里提供可靠的支持,为哥哥和弟弟的将来谋划,就得能开自己的饭店才行。

    而要开饭店,首先就得有本钱在县里买铺子,还得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特色的菜肴,这桃花知道很多,足够用的,问题是想赚钱,就得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售价。这一点,桃花还得再好好地琢磨琢磨。

    第三十二章不安

    制陶房里,没有什么比我的指腹更温柔。细细打磨,伏案凝神。(周玲)

    简陋的制陶房门口,桃花着迷地看着陶匠在巨大的转盘上仔细地用手掌勾塑着转动的泥胚,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有如此温柔细腻的手法。

    塑好型之后,陶匠走出门外,拿起了放在门边上的拍子,这个拍子前端是越两掌宽三掌长的长方形木板,后面带有一个细长的手柄。一边用拍子拍打着晾在门外有些微干的缸胚的外壁,一边问桃花:“小姑娘你要买水缸吗?”

    陶匠姓朱,今年三十多岁的模样,正值壮年,胳膊和大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生得虎背熊腰的模样,一张口,声音也是响亮雄厚。

    他看了一眼桃花停在门口不大的牛车,“你这牛车可拉不了大缸,小的还差不多。你家住在哪儿,要是不急着要我可以给你送过去。”

    “大叔,我想要水缸这么大的泡菜坛子有吗?”

    “这么大的泡菜坛子?那得现做,没有现成的。小姑娘,你家要是腌咸菜,就直接买这个小的,不够用的话多买几个就行。”

    “我要用大的,能给我现做吗?”

    “……也行,但是得等两天了,你要一个大个儿的?”

    “嗯……我要五个大的,十个小的。”

    陶匠停下了手里的拍打,吃惊地看着桃花:“小姑娘你可看好了,这个大缸都能把你给装进去,你要五口?”

    桃花微微一笑,这个陶匠真是个憨厚老实的性子,一般人卖货都想着多卖出去一些才好,哪会这般推三阻四的。

    见桃花还是非买不可,陶匠才有些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大泡菜坛一口四百文,小的一口一百文,因为桃花买得多,一共只要了二两银子,答应了过几天送过去。陶匠还主动告诉桃花,如果坛子裂纹了可以来找他,他负责给修补上。

    想办的事儿都办完了,桃花高兴地回了家。赵掌柜告诉他少东有事儿又不见她了,桃花也乐得清闲,谁知道连锁酒楼的富二代脾气会不会很坏,不要节外生枝当然是好的。

    小黄牛在云天阁吃得不错,回来的时候毫不疲倦,甚至还比去时要快上一些。桃花抱着鞭子哼着小曲儿,欣赏两边路上的山光野色。到村里的时候日头都还大亮,碰见村里的大伯婶子见了桃花这焕然一新的样子,都会赞上两句。当然有人是真心的,有人是话里带酸的,这个桃花就管不着了。

    接近村子中央的时候,见到了大伯方德春正一脸怒容地往奶奶家走去,还一瘸一拐的。他见了桃花,先是一惊,随后又马上冷哼一声,继续急匆匆地走过。

    桃花有些不明白,自己的这个大伯虽说一肚子坏水儿,但是平日里又总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今天怎么会这么狼狈?

    回到家,甫一进院门,延烨和两条狗就迎了上来。不过左左右右是扑向桃花,延烨却是先扑向了他的黄牛。

    桃花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哀怨地看着延烨。延烨抱着黄牛的脑袋亲近了好一会儿,这才顾得上桃花,见她控诉的眼神,心虚地笑了一声就凑上来撒娇。

    延烨贴着桃花的耳朵,有些害怕地说:“姐——今天大伯来咱家了,娘让右右咬了他。大伯走的时候还说,要让你娘好看。”

    桃花的心里咯噔地一下,回想在村里见到大伯的样子。

    把鞭子往延烨的手里一塞,就跑向了房里。只见唐氏正把给延烨买的布料摊开在炕上,仔细地用滑石画样子。

    听见桃花进门来叫娘,才抬起头来:“桃花回来啦?饿了吧,娘去给你做饭。”说着就把布匹卷起来放进炕柜里,往院子里走去。

    桃花跟在唐氏身后急得抓肝挠肺,但是见唐氏面沉如水的样子又不敢开口问。

    大伯怎么回来自己家,娘亲脾气那么好的人居然会放狗咬他,还有他留下的那句让娘好看的话,都让桃花异常的不安和愤怒。

    忍耐了半天,却只是把哥哥近况详细地说给唐氏听。在她说道大郎也在县学里读书的时候,只见娘拿着铲子的手猛地攥紧了,脸上显出愤恨的神色,却什么也没有说就又恢复了平常的样子。

    桃花只好直接问道:“娘,听烨儿说大伯今天来家里了,是什么事儿啊?”

    唐氏炒菜的手顿了一顿,神色如常地回答:“你小姑找到了婆家,定在下个月就成亲,你奶奶让咱们家也得出一份添妆。”

    桃花见唐氏不愿多说,便不再追问,“哼,好的事儿从来不带着咱们家的,这出钱的事儿倒是记得带上咱们。她不是说不让咱们上方家的门儿,省得拖累他们吗,干嘛又要找咱们去?”

    “你奶奶是见咱们家买了牛,估计赚了钱,就想让咱们拿出来一些。你奶奶这个人太歪,但是对你小姑倒是十成十的好。”

    “她对姑姑好,也不应该亏待家里其他的人啊?”

    “行了,你也别抱怨了。怎么样她也是你姑姑,咱们就照着一般的分量添就好,我本来想给你绣块儿罗帕,正好做完了你就先给她送去好了。”

    罗帕在农村可是精贵物件儿,哪家的姑娘都希望能有块儿精致的罗帕,熏上香味儿,塞在袖子里。用两指勾住往外一掏,带出一股清香,平添上一股城里小姐的作派。

    只是一块儿素罗帕,也要五十文,若再用丝线细细地绣上花,可就要五六百文了。更别提城里知名绣庄里卖的帕子,一块儿得二三两银子。

    所以姑娘家都会选择自己绣,一块儿绣工精致的帕子,不仅代表了这位姑娘的品味,也代表了她的女红水平。

    两天后,清早吃完饭,桃花蹲在菜地里给自家的青菜追肥,平日里桃花和延烨都经常帮忙割些青草,挖些河泥沤在菜园边上的一个挖出的池子里,再加上全家人和动物的屎尿,盖上盖子发酵,就足够提供桃花家用的肥料了。

    桃花在菜垄的旁边用耙子挖出一条浅沟,把沤好的肥料埋进去,盖上土,再浇水在上面。

    这个沟的距离要不远不近才好,离得近了会烧到根,离得远了会没效果。

    上午菜地里的太阳很大,闻着臭味儿晒着太阳不一会儿桃花就有点儿晕,于是站起身来透透气。

    只见旁边的菜地里,江氏正在神神秘秘地朝她招手。

    第三十三章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是村里媳妇婆子们最好的消遣娱乐。

    桃花走了过去,只见江氏一脸的关切,“桃花,你可听说了没有?”然后便仔细地盯着桃花的脸看。

    桃花感到莫名其妙,尤其是江氏的态度让她感到不舒服,看似多关心自己,却掩饰不了她眼中的兴奋,“听说什么呀,江婶儿你在说啥我怎么听不懂?”

    “哦,没,没什么。那个……听说前两天你大伯来了?不少人看见他走的时候腿都瘸了,听说是被你家的狗咬的?”江氏有些小心地问着。

    听她提起自家大伯,桃花不禁皱了皱眉,根据她看见的和听延烨说的,她大伯过来肯定是说了什么非常难听的话,但是见娘没有吃亏的样子,她便没有多问,可是这才第三天,居然就有人上赶着向自己打听了,恐怕是没有什么好事儿。

    “是啊,我姑姑要成亲了,前天大伯正好路过奶奶就让他过来告诉我们一声儿。大伯的腿瘸了?怎么回事儿,从我家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呢。”

    江氏见桃花的话里什么信息也没有透露出来,不禁有些失望:“啊,是吗,那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江婶儿,这话要是别人瞎猜也就算了,你还不知道?我家左左右右多乖啊,哪儿会咬人。”桃花状似不满地抱怨着,想要试探下江氏。

    “你家那狗还听话?上次我被它吓了一回做了两宿的噩梦,桃花,你家那狗平时也拴上点儿吧,万一要是咬了你们可咋整。”

    自从桃花家养了狗,江氏就再也不敢让春枝儿和壮娃去桃花家,壮娃去别人家不见外,万一再被那两条丑得吓人的狗给咬着可怎么办。

    “我家狗就是看着丑,其实可乖了。除非有贼来,不然平日里从来不咬人的。要是拴上了,我家再遭贼可怎么办?”

    左左右右其实就是护家,平时的活动范围也是绕着房子菜地跑,根本不往远处去,桃花也放心得很。

    桃花继续回去追肥,这片儿菜地是她的任务,唐氏要去耕地里施肥,更是难弄。

    才刚弄完,朱陶匠便把桃花买十个小坛子送来了,桃花赶忙拿了钱给人家说好了以后有机会再做他家的生意。

    昨天粮铺的掌柜就送来了桃花订的稻米和蚕豆。加起来一共八大袋子的粮食都堆放到了院子里,桃花昨天就开始挑豆子了,要把豆子里面长得不好的,脏的东西挑出去才行。

    今天就把豆子泡了起来,听唐氏说,等把豆子泡得皱了起来就可以上锅蒸了。

    这时,却见本来应该在地里的唐氏走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