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下来,以后长期从这儿进货也不错。
郑西有些好笑,显然还不相信桃花:“怎么不行?你要是买二十斤我算你九十五文一斤,五十斤我算你九十文一斤,你要是能买一百斤我算你八十文一斤都可以。不过你先把钱拿出来我看看?”
“没问题,大叔你可说话算话。”桃花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两贯钱,数出了一百文又揣回去,递给郑西。
“行啊,你下次再来我还给你便宜。”郑西数数钱,心里也挺高兴,要是能这么痛快地往外卖,便宜一点儿他也乐得省事。
桃花接过郑西递给她的猪肉,装进篮子里用罩子套上,回村的时候要是被村里的人看见,恐怕又要说闲话。抬头一看,郑西的案子上还有一对猪腰和一堆肠子,这是好东西啊,桃花高兴地问:“大叔你案上的猪腰和猪肠怎么卖?”
“这个不卖,没有人买,是我留着自己吃的。”郑西随口答道。
“……能便宜点儿卖给我吗?”
郑西惊讶地看着目露渴望的桃花:“这个东西马蚤臭气重,我都得用烈酒洗了才吃,你能吃?”
“嗯嗯,卖给我吧,我想尝尝。”桃花眼巴巴地看着他。
“行啊,那就送你了,别看这东西便宜,你要想把它洗出来得用烈酒才行,烈酒可比肉贵。”郑西随手把案上的猪腰和猪肠递给桃花,不以为然。
“谢谢郑大叔!”桃花美滋滋地收了起来,感觉赚到了。
第十四章攀上高枝儿
背着肉,拎着坛子,桃花想了想,又折返回去了潮平道上的济世堂。最近天气转暖,大哥的咳嗽确实好了不少,但是桃花心里还是不踏实,担心大哥落下了病根,径直找到之前给大哥看过病的医馆,想再去开上两副滋补的药。
济世堂的曹大夫医术不错,又平易近人,诊费收得不高,所以普通人家有个头痛脑热多爱去寻他,有时碰上拮据的病患,曹大夫还会少收一些。
凭借着四邻八乡的好口碑,曹大夫的“不错”更是成了“高超”。桃花这会儿来找他开药,就见医馆里还有好几个人在等,屋内又没有地方,只好向曹大夫的徒弟打个招呼,抱着篮子等在门口。
干家务、做饼、赶路卖饼、摘果、做酱。
最近桃花每天都在忙碌,像这样坐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晒晒午后的太阳倒也是个享受。发着呆,桃花又想起了念空。
她后来又去找过念空几次,都没能见到他。每次都是那个叫念相的胖和尚开门,给她一个诸如念空在听禅啦、在练功啦、被师傅罚打扫啦之类的理由,之后目露精光地搜刮走她带的食物,真怀疑他到底会不会拿给念空。
桃花正抱着篮子发呆,忽然看见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朝她跑了过来,不高兴地说:“喊了你好几声儿都没听见,我们家娘子叫你呐!”
桃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在斜对面,正是当初在云天阁前面做成第一笔生意的高个儿姑娘,见她看了过去,有些不耐地朝她招了招手让她过去。
而在那姑娘旁边的,居然是方兰花,正恶狠狠地瞪着桃花,朝她使着眼色。
桃花慢腾腾地走了过去,心里寻思着,兰花怎么会和她走到一起?还一副不想认识自己的表情。
高个儿的小姐今日又换了新的打扮,一身杏黄的襦衣和长裙,搭配着翠兰的褙子,状似随意地挽着一个坠马髻,歪歪地倒向一边,给她平添了一股慵懒与柔和。
桃花觉得这样的打扮其实更适合她,上次见她,本来就有些狭长的脸颊配上高耸的朝天髻把她本来还不错的姿色生生降了几分。
当然她的打扮如何桃花并不十分关心,只是欣赏两眼罢了,倒是旁边的兰花给了她耳目一新的感觉。
时下最流行的高腰襦裙紧紧收起腰线,勾勒出少女的曲线,一头高耸的朝天髻两鬓插着钿花,眉心还贴了一朵嫣红的蝴蝶花钿,整个人都成熟妩媚了起来。
方兰花见桃花吃惊地看着自己,紧张地朝她说道:“看什么看,我身旁的这位可是咱们县县尉家的程三娘子,听说你有什么点心卖?还不快拿一些来!”
程三娘显然不满方兰花随便对一个卖饼的小贩说出自己的来头,不悦地扫了她一眼。
程三娘前两日去王举人家作客,女眷中居然还坐着一名新纳的妾室和她妹妹。
老县令即将至仕,王举人和知州大人的关系很好,为了获得王举人的支持,自己才和二姐听了娘的话和王举人家的女眷走动。
因为听说这个妾室正是王家少爷的心头肉才和她多聊了几句,她也很是知趣儿,暗示自己会在王家少爷耳边美言,没想到却被她顺水推舟地把妹妹塞了过来。本想今天带她出一趟门,总算全了方氏的面子,但是这个丫头居然这么没有分寸,果然农村里来的泥腿子就是粗鄙。
桃花懒得理会挤眉弄眼的方兰花,对着程三娘说:“春花饼已经卖没了。”
“卖没了你不会再做一些?然后给程三娘子送到府上!”兰花拉高调子说着,显然她一心想要讨好程三小姐,忘了看看程小姐已经黑得锅底一般的脸色。
“山上的刺泡儿和桑葚已经过季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以后都不卖了。”
桃花不卑不亢地答道,心想看兰花这幅急功近利的样子,连马屁拍到马腿上都不知道。算了,自己还是配合一下假装不认识她好了,省得她事后来找自己的麻烦。
“怎么可能这么巧?我们又不是不给你钱!你的篮子里是什么?”
兰花见桃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放下了心来,却还是咄咄逼人。在她身旁的程三娘却微微退开了一步,后悔自降身份地和她出门。
桃花心里一阵好笑,她还想要搜自己的身不成。索性掀开了篮子上面的布罩,露出了摆在上面的猪肠和猪腰,“这里面没有春花饼,这是我刚买的猪下水,我家二姐可喜欢吃了……”桃花在“二姐”两字上微微重读,示意兰花不要太过分。
果然,程三娘一见到桃花篮子里的东西,就赶忙用手帕掩着鼻子后退几步。身旁的丫鬟还在惊呼着:“哎呀,你……你们怎么吃这么恶心的东西!”
兰花却被她那句“二姐”吓得脸色发白,愣在了当场。
桃花见她们不再纠缠自己,就捧着篮子转身回了医馆,刚好轮到了她的顺序,掀开帘子就走了进去。
曹大夫今年五十多岁,行医开馆三十余年,凭借着一手好医术和乐于助人的好品格留下了口碑。见到桃花要他为过去看的病人开补方,也不嫌麻烦地又去查了之前的记录。
“你哥哥的症状应是外感虚寒,干咳少痰,口干喜饮。他的这个病实际也不重,好好调养,天气转暖就好。现在他怎么样了?”
“天气暖和后好一些了,但是有时还是咳嗽。家里的活儿比较多,哥哥吃得也不太好,所以我想给哥哥再开几副药,省得留下病根。”
曹大夫听桃花这么说哪还有不明白的,归根结底就是家里条件不济,他想了想沉缓地说:“这样的话确实需要调治一下才好,年纪轻也要保重身体。但是,这养肺的方子虽说易得也不贵,如果金钱上不宽松的话不如吃些东西食补,小姑娘你看如何?”
桃花一听,就感觉这个曹大夫果然厚道。在现代她去医院,医生都想方设法地给开贵的药,哪有曹大夫这般为人着想的。
“谢谢大夫,最近家里做了点儿小买卖没有之前那么拮据了,就想着还是给哥哥补一下,但是食补的法子也麻烦您告诉我好吗?”
拎着曹大夫给开的三副中药,桃花满意地走出了医馆。三副药共花了五百文,多熬两次能吃上六天。另外桃花还买了两百文的贝母,回去用来蒸萝卜,说是也很有效。
第十五章下水难食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日头很烈,背的东西又重,一路走回去把桃花累得够呛。每天负重往返在村里和县城,桃花锻炼得反倒比之前还壮了点儿,想着以后有了钱,无论如何也要买辆车才行。买不起马车,也要买辆牛车,农忙时能种地,农闲时能拉车。
后院的地经过唐氏和方延煜的休整,已经种上了大白菜、小白菜、韭菜、茄子、菠菜、萝卜和胡瓜。经过十来天的悉心照料,白菜和菠菜、韭菜已经长成了菜的样子,茄子和胡瓜也已经长出了枝蔓。再等上半个多月,桃花家就有自己种的菜吃了。
看见桃花费劲儿地背着篮子抱着坛子走了回来,唐氏心疼地迎向她:“看你这一头的汗,怎么又买了这么多东西,不是说今天卖完就不去了吗?”
“娘——我说不卖饼了没说不卖别的啊。”桃花放下了东西,走到院子中间,在枣树下的大缸旁边的小缸里舀了一大瓢凉水灌了下去。
唐氏不满地看着女儿粗野的样子:“看你喜欢得不行的样子才让你去的,哪成想你的心还野了?桃花你是女儿家,在家多学一学针线才是正事儿!”
桃花揪着唐氏的袖子憨憨地笑着:“娘——你就这么担心女儿嫁不出去呀——那你和哥哥就养着我呗——”
“嗯,我也养着姐姐,不把姐嫁掉。”延烨在旁边儿认真地点着头。
“混说什么呢?你也不小了还不知道害臊!”唐氏哭笑不得作势要打桃花,手掌却轻轻地落到了她头上。
“我可不是混说,别看我年纪小,我懂得可多呢。”桃花得意地摇摇头,一边得意地向唐氏炫耀她买回的东西,“我要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让大哥到县学去读书,等大哥考上了举人,咱们家就搬到县城去住,大哥读书,我开店。我要攒更多的钱,让娘住上大房子,给大哥和烨儿娶漂亮的媳妇,我就是嫁了人,心里也踏实,腰杆才挺得直。要是像梅花那样,我就宁可不嫁。娘,你看,我找曹大夫给大哥开了几副药,再配上他给我的食疗方子,乘着最近地里不忙咱们就一气儿把大哥的病根儿给去了!”
唐氏愣住了,心里说不上是感动、骄傲还是酸楚,百感交集地在她的喉咙凝成了一个硬疙瘩,噎得她眼眶泛红。她的桃花一直都懂事又倔强,经历了老刘家的事情后,桃花就变得更加独立了。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桃花小小的脑袋瓜里竟然想了这么多,想得这样远。之前看她兴致勃勃地做饼子,辛辛苦苦背到县城去卖,还以为她只是想赚些零用钱,没想到她竟然是想用自己的小肩膀扛起整个家。
“娘——你听见了吗?曹大夫说要是多煎上一会儿这一副药能吃上两天呢,我不会煎药,娘你来吧?”桃花见唐氏看着自己不说话,奇怪地问。
“嗯……嗯,娘来就好。这药不便宜吧,你赚的钱够吗?”唐氏压下眼里的泪花,回答道。一直以来桃花的小买卖她都只是帮忙做并没有详细过问,现在见桃花拿出了这么贵的药材,不禁吓了一跳。
“咳,这个还是小钱呐,你姑娘我可是赚了三贯钱!”桃花神秘兮兮地靠近唐氏的耳朵小声说,然后就扬起小脸等着唐氏的夸奖。
“什么?三贯钱?”饶是一贯淡然的唐氏也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在农村,三贯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五贯钱就能买上一亩肥田了,桃花一个小女孩儿捣鼓了十来天就赚了这么多钱!
“嗯!准确地说是三贯零两百三十八文,嗯……不过我今天又花掉了不少,还剩下……”桃花低头数了数,“还剩下四百八十八文。”
“今天花了将近三贯钱?”唐氏又吃了一惊。
“嗯,要想赚更多的钱总得花本钱嘛,娘——你放心,再过十天,我就给你拿回来……五贯钱!”桃花歪着头算了算,又惊了唐氏一下。
唐氏被桃花接连的消息说得有点儿懵了,拉着桃花进了里屋:“春花饼不是不能卖了?”
“春花饼当然不卖了,又费工、利又薄,本来就是想用它赚个本钱的。娘,我有个更好的赚钱法子。”
“是什么?”
“酱猪肉!”
桃花把买来的猪肉都切成了一斤左右的长条,在一头用筷子扎个洞,穿进去一条细麻绳系上扣。再把二十条肉依次挂在了西厢房正午的梁下面。买来新鲜的肉得晾上一天一宿,让它的表面微干,之后腌渍的时候才能够入味。
桃花发现她家没法住人的西厢房实在是个晾肉的好地方,自然阴凉(常年没人住的老房子带着一股阴气)、通风透气(四面裂缝,到处漏风)、能晒到太阳又不至于暴晒(房顶的茅草都没了露出一条一条的房梁当然能晒到太阳)。
哥哥延煜晌午回来了,唐氏用新摘的香椿芽炒了几个鸡蛋给他们吃,香椿树已经出了第三茬的嫩芽,很快就不能再吃了,因着延煜喜欢吃香椿,唐氏狠狠心放了五个鸡蛋。家里的小鸡仔刚刚长出尾巴,要能下蛋还得等上几个月。上次张氏送来的一大篮子鸡蛋一直不舍得吃,还有二十多个。
桃花灵机一动,向唐氏要了鸡蛋里的蛋青,乘在大碗里留着明天腌肉用,唐氏哭笑不得地看着五个鸡蛋黄小小的分量,只好又打了两只。
吃完饭,桃花带着哥哥延煜去西厢房看了她晾的猪肉,又给他讲了自己的打算。没想到相较于唐氏的惊讶,哥哥居然很快就接受了桃花的说法。但是却不放心桃花自己,坚持说下次再去县城得由他陪着一起。看见大哥这么理解支持自己,桃花感到自己的动力更足了。
吃完晌午饭,唐氏赶着延煜回屋休息,然后在院子中间垒起的泥灶上煎起了药。天气渐渐暖和,在大灶上生火炕上实在是太热,所以早在七八天前,唐氏就求了赵大强帮着家里在院子里垒上泥灶,三餐都在院子里做饭。只有桃花蒸饼的时候才用屋里的大灶。
最近桃花很忙,没法再陪着延烨玩。延烨就和张氏家的几个小子出去玩,小男孩儿果然还是得和男孩们一起,眼见着延烨玩得疯,人也开朗了许多。唐氏总是念叨,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地谢谢张氏一家。
帮着洗好碗,又喂了鸡,桃花终于闲了下来。就拿出了那对猪腰和猪肠开始处理,刚见到这东西,唐氏的反映也是惊呼一声。桃花不明白,这里的人怎么这么排斥猪下水。既然肉都能吃得,怎么内脏就吃不得?
桃花决定,还是自己一展厨艺,让他们开一下眼界。处理猪肠,桃花当年和爸爸学过一招,非常好用。当年晓桃爸最初还在小饭店当厨师的时候,有一次洗猪肠没有洗干净,有一小片的“污渍”。顾客把他叫了出来,问晓桃爸这是什么,这种情况,一旦承认很可能就会被解雇,他只好硬着头皮说是葱花。顾客将信将疑,但是仔细地闻了闻又确实没有一丝臭味儿,所以就没在追究。所以可见这个独门绝招的好用。
桃花先烧了一锅热水,把滚水倒了少量到盆子里,再倒进去半瓶的醋,其实正常来讲醋和开水的比例应该是一比一才最好,但是眼下调料不便宜,桃花也不舍得多放。然后把猪肠放入其中,用筷子不停滴搅合。猪肠一入水,就立即退了许多混黄的浊色到水里,肠体变得发白。搅合一会儿,看水已经不算太烫,桃花挽起袖子,伸手到水里把肠子翻了过来,像是洗衣服一样在热醋里面搓洗。洗得差不多之后再把猪肠拿出来,用清水再次清洗,果然就没有味道了。只苦了桃花,滚热的醋非常烧手,原来在现代时都是带着胶皮手套弄的,这下她的手也被泡得发白发皱。
把猪腰上的薄膜扒掉切开,把白色的筋也切掉,再用水冲洗上几遍,用刀切片,斜着打上麦穗花,再用加了花椒和黄酒的盐水腌上。
要开始做了桃花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没有辣椒。其实宋人嗜辣,辣的食物都是用胡椒炒出来。但是肥肠和猪腰这两道菜没有辣椒又不好吃,这可怎么办。没办法,桃花只好多切了一些葱姜蒜,用它们盖一下味道。
现在锅中下油少许,把花椒、胡椒和八角扔进去一些,等油温升高微微炸出香味儿,就用炒勺把它们扒拉出来,这样就能既借它们的香味,吃菜的时候又不会咬到让人嘴里发麻的花椒粒。然后把葱姜下锅,迅速地翻炒,再放入一勺酱,用油炒开,再放入肥肠,撒一小勺盐大火翻炒,加入清水,盖上锅盖稍微闷烧一下,出锅前点上一些香醋。桃花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肥肠软烂又不失弹性,主要是肠子洗得干净,没有一点儿臭味。
可惜腰花的炒制却没有这么顺利,桃花一样用葱姜蒜炝锅大火炒,可是炒出的腰花却有一股浓重的马蚤味,一方面可能是没有辣椒,另一方面现在市集上卖的猪肉并不像桃花当年在现代吃的那么嫩,土腥味要更重一些,好像更加接近野猪肉。桃花不敢端出去,只好偷偷把炒好的腰花埋进了后院的菜地里。
晚饭的时候,桃花和延烨吃得很香。哥哥延煜尝了两块就不肯再吃,母亲唐氏则是一口都不敢动。桃花有些失望,看来想要把猪下水做好拿出去卖是不太可行了,一是调料配菜不全,二是这儿的猪肉土腥气比较重内脏味道也大,最重要的是大家对于吃下水这件事的心理障碍太大,只好作罢,不过自己时不时做一下解解馋还是不错。
第十六章霜露之疾
清早一醒来,桃花就觉得头重脑轻,鼻子里像是塞了棉花,没法出气。唐氏着急地说:“你看,让你不要吃那脏东西,生病了吧。”
“娘——人家都洗得很干净了,哪会吃坏了,我是着凉了嘛——”桃花鼻子不通,说起话来瓮声瓮气。
“知道了知道啦,你别起来了躺着吧,娘给你把饭端到炕上来!”唐氏心疼桃花,忙让她别起床。
吃饭后桃花怕传染给延烨就不让他过来,延烨不干,唐氏只好让延烨去外头挖点儿婆婆丁来给姐姐治病,他这才出去。哥哥延煜担心桃花,就坐在炕边儿上,给她背论语“解闷”,桃花就在哥哥清朗好听的声音里睡着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桃花感觉有人在推自己的肩膀,睁眼一看,是延烨,旁边还站着一个担心地看着自己的念空。
“空空?你怎么过来啦,我们去找过几次你都不在,没出什么事儿吧?”桃花见是很久没有看到的念空,赶忙问道。
“姐,我上山采婆婆丁的时候遇到空空的,他听说你病了就让我带他过来。”延烨爬到桃花身边儿。
只见念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竹筒,拔下塞在头上的塞子,把竹筒凑到了桃花的鼻子前面说:“闻。”
桃花看了看他坚持的样子,将信将疑地把鼻子凑到竹筒的上方,轻轻一嗅,一股辛辣腥臭的味道冲鼻而来,桃花猛地后退,用手捂住鼻子,控诉地看着念空。
念空却不为所动,继续把竹筒放到桃花的面前:“用力闻。”
桃花猛地摇头,结果感到一阵金星乱晃:“不闻!是臭的!”
“闻!治病!”
结果桃花还是闻了,就像是把樟脑丸风油精槟榔生肥肠一起打碎后吸进鼻子里一样,桃花连着打了四五个惊天动地的打喷嚏,擦完鼻涕,她发现自己的头居然不晕了,整个人都清醒了不少。
“……谢谢你空空”桃花诚心地向念空道谢,“是你们寺里秘制的药吗?药劲好冲啊!对了,你之前去哪儿了?念相把吃的给你了吗?”
念空看着桃花眼泪汪汪的双眼,通红的鼻头,又笑了:“没有”
“怎么会这样!那个胖子也太坏了!怎么可以吃你的东西还一点儿都不给你留!改天我要找他算账去!”桃花怒气冲冲。
“不用,他照顾我”念空抿微笑。
“你是说他吃了你的东西但是会关照你吗?”
“嗯”
“这还差不多,那咱们的东西给他吃了也不算太亏,下次我再做了素的好吃的多带点儿去,别光给他吃了……”听着桃花唠叨,念空仔细品味“咱们”这两个字的温暖,脸上浮起一个温柔的笑容。
送走念空,桃花感觉身上好了一点儿,就赶忙去处理她晾着的猪肉。这可是她的致富希望,绝对不能搞砸。把花椒、八角、胡椒、黄酒、酱按一定比例(基本上就是桃花的手感)混合在一起,再倒入昨天留下的鸡蛋清,桃花想了想,在现代的时候她做过一次,是用的现成的叉烧酱和甜面酱还有酱油浸泡,现在没有酱油,酱的味道又偏咸,她就又加入了一些白糖平衡一下口感,想着现在的猪肉比较腥,桃花又切了一些姜片上去,然后把调好的酱料倒进坛子。
杂货铺没有叉子卖,所幸居然有穿羊肉串的签子,桃花买了一小把,把它们粗的一头用麻绳紧紧绑在一起,密密地缠出一个把手。把晾得表面微干的猪肉拿下来,用“叉子”不停地在上面扎出细密的小洞,有利于调料的渗入。然后把扎好的肉放进坛子里,没进调料里给它们“按摩”,进一步确保滋味渗透。最后把坛子封口,沉入到自家院子里的大缸中,腌肉的过程得在比较低温的环境里进行,不然可能会长毛,就算没有发霉,在暖和的天气里酱出的肉也可能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所以桃花以前都是把肉放在冰箱的冷藏里头腌。眼下没这个环境,只好放在水缸里了,桃花家院子里的大缸原来是提供一大家子人用的,足有好几个桃花粗,因为新房子那边院里挖了井,又不好拿才留了下来,它实在太大,他们喝水都是用带来的小缸装,现在倒是方便桃花了。
忙活完了这一通,桃花又感到头昏脑涨,微微地发起了烧,于是就又回了屋里躺着,谁知老天却偏不让她休息。
二伯家的菊花找了来,走进院子,看见老房子的破败样子,菊花嫌弃地撇撇嘴。喊了两声,没人答应,菊花直接走进了上房,看见桃花大白天躺在炕上睡觉,走上去很不客气地推了她两把:“桃花,别睡了!奶奶让你过去!”
桃花睡得昏昏沉沉,感觉到有人在大力地推自己,勉强睁开了眼睛,眼皮像是被胶水黏住一样难以分开,缓了好一会儿才看出是菊花,鼻音浓重地问她:“菊花什么事儿啊?”
菊花叫了她半天,早已经不耐烦:“奶奶让你马上过去!我可告诉你了啊。”说完了就转身就跑走,正和三丫还有金枝踢毽子,眼看就要赢了的时候被冯氏派来找桃花,菊花烦得很又不敢反抗,把话带到了就赶紧回去继续玩儿了。
桃花还没清醒过来,想着:冯氏又要干嘛,估计没有好事……就又沉沉地昏睡过去了。
傍晚唐氏和延煜回来,见桃花又发起了高烧可吓坏了,赶紧把念空留下来的药给桃花嗅过,但是也不见好。唐氏煮了一大碗糖水蛋汤,热热地给桃花灌了下去,用被子围起来,让她狠狠地发了汗才作罢。
这时候,就听门外传来夏氏的声音:“弟妹干啥呢?我来看看你啊——”
说着,夏氏自己已经推门进了屋左顾右盼地观察着屋里的样子:“咱娘说了,桃花架子大,得我这个做长辈的才能请得动啊。”又看了看桌上桃花没有喝完的鸡蛋汤,“这分家之后日子过得真是不错啊,哪像我们一家子,菊花和五郎可是有日子没吃上鸡蛋了。”
唐氏见是夏氏,心里奇怪,这夏氏自从分家之后一次也没来自己家看过,在村子里遇到也一副再不往来的样子,这会儿怎么会大晚上找上了家?再听她话里的意思不善,唐氏回答道:“是二嫂呀,真是稀客,桃花从一早上就发烧了一直在睡,什么也吃不进去这才给她下了碗鸡蛋汤。你说咱娘要找桃花干啥?”
桃花这才想起来,下午的时候菊花来过,“二婶,我下午睡觉的时候恍惚梦见菊花好像来过,是真的过来了?什么事儿啊?”
夏氏听见桃花的嗓子都烧哑了,这才微微平复了不满:“兰花托人捎了话,说是你在县城卖了一种点心,梅花家的丫鬟买了回去,她很喜欢吃,让你再做一些送到油坊去。”夏氏重复了一遍兰花托人捎的话,又语带尖酸地对唐氏说:“弟妹,你家桃花可真是有本事,都能做买卖赚钱了。原来在家的时候,可没见这份儿勤快劲儿呀,这做了好吃食都不知道要孝敬孝敬爷爷奶奶,也没说给弟弟妹妹尝两个,就一门心思地拿出去赚钱,你‘教’得可真好啊!”
不等唐氏回话,桃花就抢先开了口:“二婶,兰花姐这饼子是要拿给谁吃的,你可知道?”
第十七章酱肉做成
说什么梅花想吃,桃花根本就不相信,看来是今天兰花惹恼了那位程小姐,眼下想要再跟人家套近乎吧。兰花能够搭得上程小姐,肯定是梅花出了力,看来梅花在王家过得不错呀。
“都说了是给梅花的,你听不懂呀?人家梅花可说了,你卖多少钱她一文不少的给你,别贪心不足了。”夏氏没好气地白了桃花一眼。
唐氏见桃花挣扎着要坐起来,赶忙把床上的被子卷了一个卷儿垫在桃花的腰后面,“二嫂,桃花病成了这样,那个饼肯定不能做,你也不用夹枪带棍的,我们都分家了,你们别使唤桃花。”
“哎呦——谁敢使唤她呀,又不是不给钱。唐氏,你也不用这么横,我告诉你,梅花在王家得宠受惠的可不光是我们老方家,你以为你们以后沾不上光……”
“二婶儿,梅花姐的光我们家是不指望了,但是看样子,恐怕你们也是沾不到啊。”桃花不等夏氏说完,突然打断了她。
“你什么意思?说明白了!”夏氏是聪明人,听桃花话里有话忍不住问道。
“我今天在县城遇到了兰花姐,兰花姐穿金戴银和城里有钱人家的小姐一个样,和她一起逛街的可是县尉家的小姐,你不知道吗?”
夏氏显然没想到,一脸的惊讶,却不说话,等着桃花继续说下去。
桃花看她的神态,微微一笑,慢里斯条地说:“不久前分家的时候,梅花和兰花可还穿着麻衣裳呢,现在却这么富贵,可见,梅花姐真是有福的。兰花姐今天见到了我,却假装不认识,明明就没有还非要买我的饼子。我做的饼也没什么稀奇的,就是前一阵子用山上的野果子做的,咱们农村人不稀罕,城里人吃个新鲜罢了。但是山上的野果子现在都没了,三郎五郎也去摘,二婶肯定也是知道的。我就告诉兰花姐说现在做不了了,但是兰花姐觉得在程小姐的面前下了面子,对我发了好一通脾气,还搜了我的篮子呐。”
唐氏头一此听说桃花在城里还受了这样的委屈,又惊又怒。
桃花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夏氏,委屈地说道:“我好歹也是她妹妹呀,她不认我也就算了,还非得在外人面前作践我……好吧,反正我们已经分出来了,像奶奶说的,今后就不是一家人了……”
桃花看着夏氏的眼睛,恳切地:“但是菊花可也是梅花的妹妹,你们现在是正经的一家人。兰花现在已经和城里的贵人一同出入,相信再过两年,肯定能够说上一门好亲事,说不定,能找个比梅花姐还厉害的夫家,到时候,大伯一家可就真好了。”
二伯一家虽说比自家爹娘要精得多,但是和大伯大娘一比就完全不够看了。一天到晚只知道占些小便宜,哪像大伯大娘他们蔫声地搂钱。现在眼看着梅花嫁入了地主家,兰花也成了城里的小姐,桃花不信二婶就不眼红。
“哼,你个小丫头片子还敢在这儿挑事儿?不就是让你做几张饼子,推三阻四的……”夏氏虽然得了自己没想到的消息,也想着回去一定要找老大家好好说道说道,不能他们在城里吃香喝辣,却不管自己的亲弟弟,非得让大嫂也给二郎找个好岳家不可。但是嘴里,也绝对不会给桃花留下什么好话。
“二婶,我都明白地和你说了,那个饼子现在就是想做我也没有材料,今天都和兰花姐说过了,真不知道她为什么还要让奶奶差着你再来一趟。再说了,奶奶上次可和我说了,不许我回老方家,你们今后发达了我也别想着沾光。难道二婶觉得我应该回去?说起来有了梅花这样的好大姐老方家可真是越过越好,要我说虽说分家但是孝敬爷爷奶奶也是应当……”
“行了,别想美事儿了!你们都分了出去和老方家就没有什么关系!”夏氏赶忙打断了桃花,好不容易才把这一家子拖油瓶给分出去,要是让他们再回来那还了得。
桃花微笑着目送着二婶走出了院门,长吁一口起倒在了身后的被子上,唐氏急忙地摸着桃花的额头:“怎么了?又难受了?”
“没事儿,就是觉得和那边的人打交道太累……娘,你怎么了?”桃花这才发现唐氏一脸怒容。
“我没事,你在城里被兰花欺负了怎么不告诉娘?”
“咳,我就是那么说,谁能欺负我呀。再说了,兰花今天可比我难受。”看着唐氏一副要为她出头的样子桃花赶紧解释着。自家娘亲最近的火气有点儿大,是不是应该去买点儿清火茶喝喝。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接下来的几天桃花还是四肢酸软浑身无力,好在用了念空给的灵药已经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看来寺庙果然神秘又伟大,连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庙都有不为人知的药方,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武功秘籍的存在。
唐氏见桃花之前天天劳累以至于病倒,坚持不让桃花干活,桃花只好每天囚在院子里摆弄她的腌肉,腌肉每天要拿出来翻翻个,按按摩。桃花还揽下了给哥哥煎药的差事,喝过几天的药,再配合着一天一碗的川贝蒸萝卜,哥哥的咳嗽也清了不少。
腌了四天之后,桃花就把肉从料里面拿了出来,把它们又挂在了房梁上开始晾干。五天之后,腌肉的表面呈现出深红的油亮色泽,不软不硬,闻起来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味道。
桃花切了半块上锅清蒸,上汽后须臾即可,临吃的时候撒上一小把葱花,肉香扑鼻。晾了五天的酱肉外表枣红,内里白嫩香软,口感略微劲道,没有了这个时代猪肉固有的一股土腥和油腻,却又把猪肉浓郁的香气发挥到了极致,全家人都吃得香甜,就连推让不肯吃的唐氏在尝过一片之后都赞不绝口。
桃花把吃剩一半的另一条整块的留在家里吃,还拿出了两块让唐氏送给张氏家。自己家最近受了人家不少的照顾,桃花知道唐氏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正好这做好的酱肉味道又好,送人也好看,拿去给张婶算是她的一点儿心意。
剩下的十六块桃花好好地装在了篮子里,一早上由哥哥陪着她进城去送给云天阁。
第十八章君临万邦
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谷共。
一进入城门,就见城中处处张灯结彩,一大群人正在城头挤作一团,最里面的一个人大声地念着墙上贴着的告示:“……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特以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念的人读得结结巴巴,桃花在人群的外围也听得模模糊糊,听了大哥解释才明白,自先皇开国六十余年,乘此昌明太平盛世,当今圣上兴起了让万邦来朝的念头,在去年派出大臣陈海威指挥船队远航,探访在华夏的海外还有什么国家,顺便扬我大宋国威。
读告示的人兴致极高,好像是他来写的告示一般,自豪地摇头摆脑,而周围不识字的人群也随着他读的内容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感叹和惊呼。
桃花抬头,有些吃惊地看着哥哥极为兴奋的脸。
哥哥方延煜无疑是英俊挺拔的,但是自从他放弃读书以来,桃花看见的总是他有些落寞的神情。即使是在教导自己和延烨认字的时候,眉间也总有一抹散不去的郁结。然而现在,桃花却看见了哥哥的如此地意气风发、壮志踌躇。早晨的阳光斜照在哥哥俊朗的面容上,好似整个人都发出一层光芒出来。
桃花看着这样的哥哥,轻声问道:“哥,你高兴吗?”
延煜低头看一眼妹妹,大声地答道:“当然高兴,休明盛世,君临万邦,我等子民,如何能不高兴,值此圣主,虽今日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若能为国效力,乃不负父母教育之恩,师友规谈之德,才算不悔此生。”延煜兴致高昂,边行边吟起了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大步地跟着哥哥朝着云天阁走去,桃花在心里想着:哥哥,桃花一定要让你有机会一展抱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