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庄子

一个庄子第7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实我们几个到处游历的原因就是想找个栖身的地方。而现在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幽静,也觉得这里的人们好相处,所以就想在这里安个家。不知道老伯可否同意!或有什么难处也可以一并讲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掉……”

    说话的是王魁和李村长,还有村长的家里人和依依、斌子大洪坐在下面。明显的分成了两边,一边嘴全张成了鸭蛋形,而另一边全都沉默。

    “其实也不是有什么难处。只是公子毕竟是外乡人,我也不知道村里人会怎么想。毕竟这许多年来。这里只有出去的人还没有进来的。所以老夫实在没法立马就答应公子……!”

    “呵呵。老丈说的我明白,这不是大家商量嘛!绝对没有要求老丈什么的!”

    “那你看这样可以吗?我有个侄子,曾经出门谋生,结果前些年出了事没能回来。他到是有几间屋子,虽不大,也不小,现在就他娘一个人住着,我到是可以做主让她让出屋子,不过公子就不能亏了她便是。”

    “这样啊,其实我打算自己修几间屋子的,不过既然有现成的那就更好。那这样吧,你老看要是我出钱不但买下您侄子的屋子,也买下他所有的土地可以吗?当然钱一定给足,起码保证您妹子一身衣食!”……

    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一直说到晚上的时候,王魁和村长才总算解决了落脚的事。村长家侄子的屋子就在村子西头,有三间小房,看来出门谋生的他还是有些个本事的,就是命不太好。而独居在这里的妇人,也就是村长的一个妹子,似乎也全仗村长做了主,看来平时村长对她的恩惠不少。所以王魁用极短的时间就在竹林安下了家。当然这对于这个小小的村子自然是个极大的震动的。还好,不知道是处于什么心态,村们门都默契的没有来打搅新落户的着家人,只是每每路过或看到王魁他们任何一人都会投来好奇的目光罢了。

    真的想要安个家,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再次走进新买的屋子,看着里面简陋的陈设,王魁有些头大:“说实话,我没想到整个村子都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找不到像样的生活用具。大家先将就一下吧,慢慢来。”“呵呵,没什么啊,又不是那家大少爷,魁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了吧。这个总比狗窝好太多了吧,呵呵!”说话的是斌子,到是说了大实话。王魁点点头接着道:“呵呵,这不是有钱了嘛,大家肯定能过好点的,不过就是怕你们太着急不是。”

    王魁当然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自己本来就是农村人,很清楚,这么偏远的一个村子,看起来虽然小,可是一定是五脏具全的,无论你是想找木匠,石匠,还是找烧砖的烧瓦的,一般不很专业,但是一定是有的。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新来户,王魁也不想直接用钱压人,那么免不了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说了。

    要过日子,柴米油盐是少不了的,而这个事当然是交给全叔了,跟村长一打听,竹林最近的城不是香河县治易城,而是往南走小道过了南土坡再往西南一点有个比易城小点的城市,名字叫南怀城,于是王魁就安排全叔去了南怀,主要就是采购比较大量的粮食,油盐等等。马上就要过冬了。

    这天,是王魁决定落户竹林的第四天,按计算全叔应该是今天回来的。而全叔出门的这几天王魁也没有闲着,留下的四个人要全面的打扫屋子,该修的修一修,该补的补一补。可是让王魁郁闷的是,这个破屋子可能原先的主人确实能力太差了,所以真的很破落,屋子里面冬天可以吹冷风,夜里可以看星星。

    还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人们似乎对于王魁的到来还是比较欢迎的。

    “全叔怎么卖了这么多阿?那点钱就够?”当王魁看到全叔带着大大的一支马队归来的时候,王魁有些傻眼了。

    “公子不是你让我把带去的钱花掉的吗?这里全是米,后面还有一队是其他的用品。”全叔似乎有点得意。

    “你的意思是给你那么点钱你买了这么多?”王魁再次吃惊的问到。

    “恩,公子有所不知,南怀似乎米粮很多,好象易城市面上出售的米都是从那边运来的。”

    “哦,原来是批市场啊!呵呵,那也好,免得以后麻烦。”

    “批是什么?市场是什么?有什么公子忘了让我带的吗?”全叔小心的问到。

    “……额……小物件,没什么,辛苦了,呵呵!!!”汗,一高兴什么都忘记了。

    就在王魁高兴的时候,他现背后凉飕飕的,回头一看,自己家院子外面站满了人,全都是村子里面的老老少少。王魁总有个感觉,那些人的目光里不光是看热闹的意思。想去问问,现在又正是忙的时候,也许是自己多心了吧!王魁这么想着。

    “公子……公子……等等”

    王魁正要进帮忙搬东西进屋的时候,有人叫了起来,回头一看,连老村长都来了,看样子有点岔气的味道。

    “大爷,什么事,你别急,慢慢说。”王魁赶紧招呼着。

    “进屋说,进屋说吧!”缓了缓,老人家看看四周说到。王魁虽然奇怪,不过还是照老人的意思招呼他进了堂屋(农村里一般正中间的大屋,也就是客厅,但正对大门的墙上有祖先灵位的台面,所以和城里的客厅或宗师祠堂都有区别的)。

    刚刚进屋,还没来得急坐下,老村长就开口了。“公子贵人啊,老朽老了眼力也不好使了,没想到公子还是个财人,敢问公子那乡那地,可有宗家?”

    “没有啊,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家一共就五个人,没有骗大爷。”王魁似乎明白了一点点。

    村长想了想又问:“那么说公子确实就是家乡毁了以后(斌子他们那里确实是毁了),才搬到这里,家中也无其他人了?”

    “可以这么说,不过容再下问问,这个有什么不对吗?我看似乎村子里的人反应似乎大了点点。”王魁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到。

    老人家没有回答,而是说到:“不知道今后公子今后有什么打算吗?”

    “打算?暂时没有,过清闲日子吧。”

    “老天开眼,老天开言啊,没想到我竹林还有这么一天!总算苦尽干来啊。”老头子很激动,非常激动,起身对着王魁就九十度的不停鞠躬。王魁也傻了,实在是没有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甚至都忘了去扶村长。

    好半天,王魁飞过去手扶着村长问到:“老人家,你这不是折杀我了,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都糊涂了……”奇怪的看了王魁一眼,村长说到:“我们这里地太少,从前也有财人家来看过,可是没有看得上的地方,从来没有那家在这里落户,再加上不知道秉性的人家要是来了也不知道对村子来说是福还是祸,一开始看公子以及家人的打扮和处事,老头以为就是一搬人家而已,所以也没在意,今天听人说公子开始囤积家产我才知道,原来公子是大富之家在我竹林落户,公子的为人老朽清楚……”

    财人,其实就是地主,所谓富甲一方,如果向善则养一方水土,如果向恶则危害一方百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古代更是如此,村子里的人虽然不知道其中是为什么,但这样结果他们是可以猜想的,这样也是为什么村民围观的时候眼神都比较复杂,既有希望,也有担心。王魁一行人刚刚来的时候,本来就是穷苦出身的人,自然不会刻意的讲究吃的穿的,老村长也是凭这点判断这‘户’人家也是一般人家(确实也是,甚至以前一般人家都比不上)。结果今天,从王魁采购回来十几匹马驮的粮食看,这家人有着十分厚实的家底,也许是哪个地方大家族分出来的支脉,再回顾其人品,老村长觉得绝对不是祸害一方的人,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急急忙忙跑来王魁这里问问清楚。

    想通这一点,王魁也就安心了。他对村长说到:“老人家放心好了,不用害怕我,说实话我确实还是有些家底,不过我也是穷苦孩子出生的,来这里也不是图利,所以不用担心我伤害村里人!”

    “这点我相信,那公子你就告诉我个实话,公子打算在竹林收多少地呢?”老村长莫名其妙的问到。

    “收地?”先是一愣之后王魁就明白了,一般地主的家业中,家指的当然是家族,而业指的多半就是土地,农业为本的社会。王魁在这里落户了,那铁定要置办土地的,当然,这是老村长的想法而已。本来王魁还没有这个打算的,不过如果有地,也许今后的生活会有更多的保障吧,所以王魁顺着老人的话问到:“那么村长觉得我收多少合适,或说如果我收了大家的地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呢?该不会集体把我赶出去吧,呵呵”

    第四章购地

    第四章购地

    关于土地的问题,在村长看来当然是每个地主都很关心的,所以来的路上他就想了想这个问题,现在王魁问起来,他又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说到:“公子,请恕老汉多心,我想问下公子,一但乡亲成了你的佃户,租子公子准备怎么个收法?”

    “额……这个嘛,老丈觉得怎么收合适?”王魁也不知道,所以只好变相的问了。

    “这个啊,其实如果公子收个五成的话也不奇怪。不过我们这里确实比较困难啊,平时可能还好。一但要是有个灾荒或别的影响,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您看是不是能少点,要是能到四成肯定还是有不少人肯让地的。毕竟一下字能收到那么多钱娶个媳妇或修葺一下房子都是可以的。”村长一副讨价还价的态势,不过很明显他不是那块料,短短几句话都把自己的底牌出完了。

    “那村长估计要出多少价,比较合适呢?”既然老人家无心,王魁也就不太想讹诈好人,所以他直接问价钱,心想给个合适的价格不亏待了他们也就是了。

    “这个啊,那要看公子准备置办多大的地方啊?”村长很耐心的问到。

    “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要买个七八亩呢?”王魁试探性的问。

    “这样啊,安两三亩来说,大概也就一二两银吧,不过这么少公子拿来做什么?”村长奇怪的问到。

    ‘少?拜托,我家(现代)还就三亩地好不,现在卖个七八亩还少了?’王魁心理想到,他没注意过,现代人口密度多大,过去那么少人,加少地出产也少,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地怎么养活人呢,更不要说地主家靠的就是地,有的家人将全部土地出售掉也许还能点小财,要么搬家找其他营生,要么接着当雇农,总之对于困难中的人们多少都是个帮助吧,这也是村长起初那么高兴的缘故了。

    还好王魁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不但没有打击,还给了惊喜,大大的惊喜。只听王魁笑了笑:“呵呵,我只是先问个价而已,那村长如果你说我要是把竹林所有的土地都买了你说可以不可以?”

    “啊?这个,这个,哦,这个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好象这么大的交易需要官府同意才可行,虽说我们这里太偏远官府不怎么管,不过公子肯定也不希望惹什么麻烦,所以……!至于价钱嘛,要和大伙商量才行,毕竟有几家人虽然也是穷人,不过过得确实也不其他人家的好一点的。”村长愣了愣才回答到。

    王魁还真有全部买下来的打算,毕竟在他看来确实花不了多少钱,如果这里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岂不是更舒服?再后来两个人都围绕着这个提议商量了好久,一直到全叔把所有买来的货物都安置好,把驮队打走了以后来向王魁询问还要做什么的时候才算结束。最后王魁对村长说到:“有劳李叔了,你出面肯定比我出面方便,乡亲有什么想法你也好帮他们转达。基本我这边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具体还是等我了解下官府这边再决定。”“也好,那老头就不打搅了,要是有准信的话您就通知我,告退了。”老村长和王魁越说越觉得这个年轻人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钱多),所以谈到后面对王魁的称呼上都有了变化,王魁到是只顾及商量的事没有现这种变化。

    村长走后,王魁找来家里的所有人后问到:“我想买下整个竹林村,大家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魁哥,那要花多少钱啊?再说我们买来做什么啊?钱花了以后怎么过啊?你不会指望这些地养活我们吧?”

    “是啊是啊,起码要花掉三分之一的钱,好象不太值得吧!!!”……

    一片质疑的声音,王魁有些不解,不是土地才是最重要的财产吗?怎么现在都反对了?他那里想过,他习惯了现代土地升值的观念,所以从他眼里看土地的价值和过去人们看显然是有区别的,大家质疑主要就是觉得这里土地的价值太低(农业产值很低),如果买下,那么代价太高。而王魁他得来那几十金太容易了,金子来衡量钱财对于他来说也不太直观,也就是说他知道那是很多钱可是心理上还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多少钱。

    “可是我觉得可以啊,也挺和算的,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我们的,你们不觉得这种感觉更舒坦吗?至于代价嘛,不要把钱看得那么死好不好?”王魁本来想开开玩笑活跃下气氛的,结果一片奇怪的眼神扼杀了他的这个愿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是不想反驳王魁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一但找到了主心骨就太容易顺从了,所以除了开始的质疑声以外,后来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不表态,不支持,不反对。王魁很郁闷。

    “你们到是说说话嘛,到底是怎么样才好嘛?要不我们不买了?”王魁急了,有些不高兴的问到。

    “我同意”依依第一个话。

    “我也同意”然后是斌子,大洪,全叔。

    “真的。那好吧,那就这样,全叔最老道,你先去官府那边活动活动,看看这事能不能办,其次,斌子你来负责所有土地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全买,那么以后买其中的那些比较好。我回头去村长那里看看情况,依依接着打理好家里的事,大洪帮忙……”王魁很高兴也就没有多想,其他几人其实是有想法的,不过他们都没有说,事情也就这么给定了下来。

    易城县俯衙门,全国刚正焦急的等等候在后门口。通过几天的努力,使了不少钱,全国刚总算买通了衙门里的黄师爷,让他和县太爷说说买地的事。别说师爷也是个聪明的人,他一边应承了全国刚,一边并没有和县太爷直接说这个事,而是找了个老爷高兴的时间说:“老爷,有个土包子了点小财,想在咱们县买点地,可是那人是个笨人,居然选了每年我们都没税可收的哪个竹林村,就是香河边上的那个,老远了,按规矩他得到我们这里备案,我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直接准了,还替老爷收了五两银子的操办费,现在就差老爷盖个印打他,老爷你说好笑吧!”“是吗?还有这样的人?印你给盖吧,那地方也要,真是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县太爷懒懒的一句话,好像王魁真是个笨蛋一样,直到有一天他再次认真听起这个人的时候,那个悔恨啊!!!师爷说的话半真半假,他确实觉得王魁够笨的,不过王魁给的钱可不是五两,十五两,剩下的自然师爷是要用来犒劳自己的。

    在全国刚那边焦急的等待的时候,王魁这边进展也很顺利,主要是他确实花了大价钱,按惯例,买断一亩好地的价格大概为五百文(半两),而王魁这边收的条件是,你家的地要么不卖要么全卖,凡是愿意出让的,你家地全部按好地算。这还不算,更吸引人的是,王魁承诺凡是卖了王魁的人家,只要愿意,可以作为佃户继续耕种自己家的地,只用立字据保证王魁任何年份在秋收之后王魁都可以收回土地,同时王魁也保证收租永远不超过三成。

    在王魁看来自要这些地是自己的,自己要的也就是个保证而已,没打算压榨别人。而在竹林的村民看来,这简直就是个走走形式的善钱,踊跃的不得了,最后村长觉得这样做王魁太吃亏,所以私底下和村民一商量都把价钱给降了一下,他们觉得如果王魁太吃亏以后未必有自己什么好果子吃,其实王魁那里会怎么做,不过人家自愿便宜卖给自己那又有什么不好呢,最后就看全国刚那边怎么样了。

    王魁家里,“花了多少,那县太爷没为难我们吗?”王魁问到,站在他对面的是刚从易城回来的全国刚。

    “花了二十两,打通师爷花了五两,没想到,师爷想都没想就开价十五两,剩下的事他一个人就做完了,最后我连县太爷都没见到。”

    “啊!这样也行,不会敷衍我们吧?”王魁疑惑道。

    “我打听过,本来手续不多,那个师爷也还算说话算话,什么都办齐了的,字据在这里。”说着递上几张黄纸。

    “看了也白看,我认识的就那几个简单字,你说没问题就没问题。那我就叫斌子那边开始放手买了。对了,一直想问你,全叔是不是以前干过管家这类活啊?我看你干得很顺手!”把黄纸收起来后王魁问到。

    “呵呵,公子没问过,我也就没提起,是干过,不过始终是外人吧,以前哪个老爷不怎么喜欢我,后来有提拔自己的一个远房,我就给辞退了,再后来家乡遭灾出来流浪,也才有了后来遇到公子。”全国刚摇摇头,很有点须臾的感觉。

    “呵呵,好了了,我也就是那么随便一问,你看你搞得像七老八十的一样。那这样吧,你要愿意还是干你的老本行好了。你觉得呢?”王魁问到。

    “公子说笑了,我这不是一直在干着嘛!”说着全国刚转身走了出去。

    第五章小日子

    第五章小日子

    离王魁开始计划买地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不是忙农事的时候,不过王魁也密友闲着,他正忙着……

    “在那里,看见没?往里面跑了,快追啊?”

    “那呢?我怎么没看到?”

    “帮龙那边,跑了,追”

    “完了,一定吓着不会再出来了。”

    ……

    腊月的天很冷,不过小小竹林村南土坡的林子里却完全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穿的象熊,跑起来想滚一样的男子领着十多个汗子正追着一直野猪在林子间穿梭,不时的林子里又是叹息又是笑声又是吼叫的。

    “这是第几次了,追得我都郁闷了,怎么就是不往陷阱那边跑呢?”

    “老爷,这个是没办法的,野猪就是这个秉性,那里都不怕,所以也就不知道它到底想走那边。”

    “恩?呵呵?怎么又来了?”

    “哦,小的忘了,小的忘了……”

    说话的是熊男,也就是王魁,答话的叫卢寒清。王魁在竹林的买地计划执行得相当好,总共花了不到十金买下了竹林村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土地,王魁很满意,而今后几年内竹林的村民们都可以安心过日子了,对于王魁的感激也是不言而喻的,卢寒清一家就是其中的一户转成佃户的人家。

    现在是冬季,没有农事可忙,穷山沟里往往最缺的是粮食,竹林村也是如此,特别是到冬天,冬天的消耗很大,野菜又少,而今年的新粮又不能使劲吃,要不然没等到明年秋粮下来,就没有东西可以充饥了。所以一般农家都有冬夏打猎的习惯,尤其是冬天,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补充食物。

    一听说要进行大规模(也就是村子里打猎比较厉害的三十几户)的冬猎,王魁和大洪兴奋的跟个猴子似的。最后所有人分了三组在南土坡上战斗,王魁分到了卢寒清这组来,本来从来都是卢寒清做为小组长的,不过王魁一来,他说什么都不干,只说自己给打打下手而已。也才有了前面的那些问话,而卢寒清所谓的忘记了说的是称呼,王魁怎么听都不太喜欢老爷这个字眼,所以在竹林立下了第一个奇怪的规矩――不许叫自己老爷,可以叫东家或名字,或别的什么;不许自称小人,小的,要讲名字或称在下都可以。大多数人奇怪归奇怪,不过都没有过多的研究为什么,只是毕竟能和王魁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叫的机会也不多,但一时要是碰上了,好多人都会忘记这个规矩,卢寒清就是如此。他一边说忘了王魁的称呼一边又自称小的,听起来王魁总觉得怪怪的。

    就在王魁和卢寒清说话的时候,刚刚被他们追逐的野猪不知道怎的居然‘嗖’的一下子又从林子里冲了出来,尖尖的獠牙随着猪头上下撩动让王魁有点点傻,还好旁边卢寒清毕竟常入深山,现的比较早,就见他不慌不忙一抬手一直小标枪就甩了出去,王魁这个时候才反映过来,“天了,我的弓……”这才急急忙忙的寻找自己的弓,找着了弓(就在手上),又没找着箭。‘嗖’‘嗖’的声音在王魁身后响起,还有远处也有。

    ……“汗颜啊,关键时刻给大家添乱了吧!”说话的是王魁,此时他正在擦拭自己的冷汗,而他的身边,躺着一只捆绑得像粽子一样的野猪,一动一动的,很显然它很不满意它现在的待遇。

    “呵呵,其实公子算不错了,做到了猎人最基本的要求,遇险不逃(他吓傻了)。”不知道是真的觉得不错,还是安慰,卢寒清对王魁说道。

    “都怪我,我也不知道你们在那头赶他,还好没伤到,呵呵”大洪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原来起初被王魁他们追丢了的笨猪,刚出虎口,又进了狼嘴,正好撞上了性子正浓的大洪一组人,所以又原路跑了回来,杀了王魁一个措手不及。

    “都是我自己的错,也不知道以前学的丢到那里去了,呵呵……!来打猎居然差点被猪给猎了。”王魁摇摇手,说了句玩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大家见他真的没有在乎,越觉得这个东家实在很难得,这毕竟也是个丢脸的事。也许没有什么可说到的小事,不过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平凡,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觉得这才是生活,而王魁就是这无穷无趣的一小个插曲,见证这一切的人都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小浪花而已,没什么好希奇的,王魁也就悄悄的溶入这个小社会之中去了。

    时间很快,离开易城一整整一个多年头了,现在马上又要进入十二月,而王魁都不记得去年过年呆的哪个地方了,而落户竹林说起来才两个月而已,这段时间对王魁来说确实非常舒心的,很有点小地主的感觉了。王家人的生气也改善了很多,全叔后来来来回回的往城里跑了还几次,买了四个小丫头,都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虽然王魁确实不是很习惯,不过也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做计较,而这四个丫头都在帮依依打理生活上的事,依依也确实上上下下把家里的事打理得顺顺当当。而全叔很胜任管家的职务,核对地契、田土丈量、管理佃户都很得力,帐目字据王魁过一眼也就完事。

    大洪,自从冬猎回来以后和村子里一个叫林帮龙的小子天天猫一起,完全不理王魁了,别误会,不是哪个什么,他们凑到一起完全是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打猎,而大洪也确实有这个天赋,那时侯在易城谋害人时不也是他抓的蛇嘛。全家剩下一个斌子天天陪着王魁东逛逛,西瞧瞧,闲下来就在家火堆旁睡个懒觉,睡饱了就这家或那家的去看人家生活,别人做什么他们都要关注一下,典型的没事瞎掺合。有句话怎么说呢?对了,那就是‘游手好闲’,还好这里人很善良,也没谁说什么。

    这天王魁来到老林家,老林叫雷林,属于老实中正型的,当年家里很难,所以大的儿子出外谋生没有消息,二子夭折了,三子身子很弱在家侍母,四子就是和大洪混一起的林邦龙,王魁来这里主要也是想找大洪的。

    “林叔,干嘛呢?准备进城?”刚进林家院子,王魁就看见林雷草鞋长衣的穿扮,所以随口一问。

    “这不快要到年关了嘛,托东家的福,今年宽松一点,所以想进城给家里置办点东西,好多年没轻松过了,呵呵。”林雷看到王魁,赶紧放下了手里的事上前说到。

    “哦,东西多吗?看你还带了扁担箩筐的!”

    “不光我,还有隔壁老正家也要,两个人一起也好照应着点。呵呵,对了,东家来有事?”林雷每次都是这么客气。

    “哦!没事,来看看大洪正捣鼓什么,好几天不见人了。”王魁笑了笑说到。忽然想到什么,王魁问到:“快过年了,村里人都要置办吗?”

    “恩,年关嘛!多少都要准备一下的。何况今年难得的好过,这不是多亏了公子……”老林又开始说些不对题的话,王魁急忙打断了他:“都说过了我不吃亏,你们不要老是这样。对了,其实你们自己置办得话不是很合算的,我也不知道我家是不是要准备什么,都是依依在管,回头我问问,一块给你们带来,省了路费不说,也少了辛苦嘛。”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村子里也是这样的,都是好多家一起凑出单子,然后统一买,那样又剩力又可以讲讲价钱,所以王魁给老林提了个建议。

    老林的脸上笑开了花了,一个有钱人出面和一个穷人出面买一样的东西,那些商人不一定给你好脸色看的,所以那怕一样的价钱穷人永远都是是吃亏在心的。想归想,老林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会不会麻烦了东家呢?其实真的没什么东西。再着,怕是东家看上的东西我们家里用不上。”

    “恩,你是说价钱是吧。这到是个事,不过我也不知道多少是便宜,多少是贵(刚来的时候没钱,后来太有钱)。我看这样吧,你去理个单子,回头我问下全叔,再答复你,反正不是月初嘛,离年关还有二十多天呢。”想了想,王魁说到。

    “那好把,那其他家呢,东家一起带?”林雷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到。

    “恩,一起吧,你去张罗一下吧,问问,谁家要什么,要多少。最后给我个信就是。”王魁没有多想,从上次打猎回来以后,村子里的人已经接受了自己,王魁也算是真正的溶入了这个小村落,所以他就是觉得自己能帮得就帮一帮而已。

    林叔没有想到他这么一张罗,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张罗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王魁更没有想到,他这么一帮忙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转变,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出怎样的一个世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既然王魁有正事要做,也就失去了再找大洪的想法,虽然还是向林雷家屋子后好奇的张望了一下,最后他还是转身离开了。

    “怎么?都到这里了,还是去看看吧,我也很好奇的。呵呵”斌子看他犹豫,所以说道。

    “算了,哪天吧,我是想到什么就想去做什么的,现在我们去找全叔。let’go……”

    “吃狗?那有狗,你想吃?……”

    “……”

    第六章蛹中的蝉

    第六章蛹中的蝉

    马殷:楚国的开国皇帝,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公元896年,我们的大唐朝廷任他为武安军节度使,他有了立足之地。

    公元907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楚国人大多喜欢说自己的国家是这个时候建的。这个时候王魁还不知道在那里呢!

    公元927年,后唐天成二年,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国正式成立。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这才建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他让“土宇既广,乃养士息民”,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的同时,也奉行奖励农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王魁还在二十一世纪逍遥。

    楚国地处南方各政权中心的地理优势,一旦大力展与中原和周边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后世都没人轻易敢),鼓励买卖货物(贸易),这在哪个士农工商的时代是非常不可思意的事,绝对可以招徕各国商人云集荆楚之地,然而,就在马殷大展拳脚的没几年。

    公元930,马殷终于还是去仙界施展他远大的报复去了,商人们刚刚在楚国找到了希望,没想到随着马殷的离去就让人觉得希望就此快要胎死腹中了,而也就是那一年,王魁还在易城苦苦思索自己怎么活下去。

    公元931年的大楚出奇的平静,平静得让庙堂上的人们惴惴不安,不过总算没有什么大事。那一年,王魁游山玩水历时半年,总算找到一个满意的按身之所――竹林村。

    公元932,马希声追随他伟大的父亲而去,到是也有人怀疑他的离去与某位王子有密切的关联,不过不知道是太过强势还是其实不过是人们猜测宫廷变故一贯所带有的有色眼镜,而其实什么都没有生。总之这一年马殷的另一个儿子马希范接过了兄弟的饭碗,继承了父亲的意志,努力经营着自己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度,所以很多人又在观望了,不知道这个新的主子是不是有能力是这个国家从新焕他的勃勃生机。而这个时候的王魁正忙着收拾土地……直到新年来了。

    “怎么样,觉得麻烦吗?我想毕竟我们刚刚来这里,能帮大家多做点什么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就先应下了”说话的就是王魁,而对面听着的是全国刚。

    “这有什么难不难的,东家说了我们照办就是了,到是个笼络人心的好办法,不过东家,我们讨好他们做什么?”全叔似乎理解错了王魁的意思。

    “晕,全叔,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和大家好好的相处,我没有要笼络谁的意思,你看,要是我们每天都需要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的,想着怎么去拉拢讨好或每天想着怎么为小利而奔忙,那我们当初远离城市到这里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王魁决定给全叔先打打预防针,要是老是这种态度和自己一起或许会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毕竟现在自己家里对外的好多事都是他在做。

    “哦,是小的没想周全,请公子原谅”全叔很难得看到王魁十分严肃认真的和自己说件什么事,哪怕虽口给自己几十两银子(确实不多,但全叔知道王魁的家底其实并不怎么牢靠)都没有现在这么认真,所以他以为王魁有些生气,一慌张连‘小的’出来。王魁看全叔一脸的严肃,知道他把事情想重了,于是缓和到。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以后做事不要想那么多无关的事件就好了,呵呵!”

    说了半天,其实王魁他们讨论的就是在林雷那里说起的事,帮助村里人捣鼓捣鼓年货而已,再王魁看来,其实就是搭把手而已,他也没有想过太多。全叔从王魁这里接到这个事情以后,却是很认真的开始张罗起来。王魁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不过既然也不是什么坏事,王魁一向的态度就是让他搞好。其实全叔之所以很认真去做,原因就在王魁身上,他实在很难得的去认真交代全叔做什么(他就是个懒汉),比如上次去城里置办米粮也就是说了句“你看着办把,该买什么买什么”就完了,而这次居然这么郑重,实在不得不让全叔认真对待。

    “听说了吗?”

    “什么?”

    “王东家又话了,今年的年货他来置办!”

    “哦,这个事啊,听到是听说了,还没回家,不知道具体的,你说说?”

    “家里要缺什么就去老林家抱单子,东家给垫付钱,买回你就照单子付钱。”

    “那怎么行?要是东家价钱开老了可怎么办?我那里有钱给啊?东家不是想坑我们吧!”

    “看你说的,王东家什么时候坑过你了?”

    “那到没有,那你到是说啊?别掉我的胃口……”

    “哼,人家东家说了,东西你可以抱单子的时候抱个价,买回来你就不要就是了。”

    “真的?”

    “我骗你小子干嘛,不信你回家问就是了。”

    “东家可真是好人!我这就回家去商量去。”

    ……

    同样的消息在竹林这个小小的村庄悄悄但十分迅速的传播着。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也算个新鲜事吧,而农村茶余饭后最大的特色就是议论能力超过现代议会。第二天,林雷家的大门几乎都要被踩坏了,不过来问事的人到是要多过真正抱单子的人,但好多事林雷也不敢做主,最后林雷只好叫小儿子去把大管家给请了来。

    全叔一到,所有的疑惑都解决了,这事实在太简单了,只是大家想多了,按全叔的理解,王魁就是为了做见好事,所以他讲了几个重点:一、这次给大家带东西,没有附加条件。二、价钱保证不高于你抱出的价,当然,如果你抱的价钱实在太低,东家只能不带货?br/≈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