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到。“易城这么大,也不一定遇上黄微行,他未必知道我们走没走的,我们有钱了,买个房子住下不可以吗?”大洪先开口。
“是啊,有个窝多好,再说,就是走,我们又上那儿去啊?”斌子也问到。王魁摇摇头,然后说到:“你们说得也对也不全对,黄微行现在是没空理我,可是等他收拾了该收拾的,他就会想起我来的,只要我在易城,他一定能找到我,他一旦知道我还在易城他就会起疑心,他就会不放心的,最后他就会想办法收拾我,凭黄家,他想怎么玩我就能怎么玩我,依依的保障在于暂时稳住他相信我,也稳住我不去惹他,但这也只能是现在管用而已,今后是没有意义的,他一旦安抚了黄家的势力,脱开可依依的关系有一千个理由,毕竟很多人都站在强势的一方的,所以,我一定要走。不过你们不用走,晚些再给你们和依依物色个宅子,让后我们把金子和银票分了,准备准备我也就要走了,至于去那里,我想”斌子放下了馒头,有些不满的打断:“钱我不要,一分都不要,我只是问问,魁哥下一步想去那里,不过不论你到那里去闯,我都跟着,魁哥,你记得以前咱们说过的话不?只要你不赶我走,我跟定你了。”大洪也不甘示弱:“还有我,给我吃的就可以,我也不要钱,不要房子。”
王魁其实知道他们会怎么说的,不过他也是真的希望这两个小家伙能安定下来,尽管大洪和斌子并不认为自己小。王魁想了想:“你们想错了,我想离开不是担心钱什么的,只是恩怎么说呢,我问你们,现在有钱了,你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吃的,有住的,有斌子和魁哥。没了,哦,还有钱,呵呵。”大洪的边吃边回答让王魁瀑布汗,只好看向斌子。“以前确实就是想有口吃的,有个住的,现在嘛,带着大洪,跟着魁哥,有个家就可以,在那里都好,但是,要是你走了,家人都不齐,魁哥你说还像个家吗?”斌子有些伤感的话,让王魁不知道怎么接,不料这时依依也插上了话:“怎么说来说去,没有我啊?那么你们赎我出来干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在黄家老死?你们想过我,问过我没有。”张大了嘴,王魁有些无语,过了一会才抱歉的说到:“呵呵,是我想的不周到,依依也说说吧,你想怎么过,我们都帮你,钱我们也有,要是看上那里,给你买下,以后说不定我们回来还在你那里混吃混喝呢,呵呵。”
“斌子不是说了吗?家人都走了,还有家吗?本来我有家,后来家里人买了我,主人家成了我家,现在我到是自由了,可是我又没家了。我不管,我也跟着你,谁叫你把我弄出来的,你就要管我吃,管我住,死了你得管埋。”‘扑’的一声,依依表情愤怒,语言生动,大洪听了最后一句,很没风度的浪费了口里的粮食,喷了出来。
又聊了几句大家的想法,看来是谁都要跟着王魁离开了,甚至他们都没为什么王魁想要到那里去。最后王魁问到:“你们知道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吗?”
第十八章去寻找我要的生活(一卷终)
第十八章去寻找我要的生活
“一个小村子,旁边有山可上山打猎,远处有水可下河游泳;上没有皇帝官家刁难,下没有难民盗匪流窜;几亩田地,几个家人,没事的时候哼哼小曲,有活的时候忙活忙活;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不太现实,但是,现在有这些钱,至少,建个农家小院,远离是非,做个老实点的农民或商人,还是有希望的。所以我想出去走走,看看,也许那里合适我就要在那里住下了。是实话我根本没有注意要去那里。这也是我不想你们跟着我的原因之一,现在你们明白了吧。”王魁其实是在怀念过去的日子,有的话他还没说,比如:没事在家上上网;有空出去旅旅游,到一到大一点的城市――铁岭。再比如:没事泡泡妞,打打游戏,星际、魔兽什么的。呵呵一说说远了。
王魁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家乡的安宁与快乐,父母的勤劳和朴实,一切的安逸回忆起来都是那么美,自然,受了两年的苦,王魁自然想回到那样的时代,过那样的日子,而在这样的一个纷繁的时代,王魁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挣扎什么,他也不想去改变什么,平静的过完这二十年,北宋不就要开始统一国家了嘛,自己虽为穿越一族,不过没有金刚钻不拦瓷器活嘛,所以,带着钱,找个安定点的地方养活自己,有空再弄个小娘子,小房子,一切不就已经不错了。
“魁哥,那样的日子,我也喜欢,带上我。”斌子似乎很执着,大洪这时也很同意的对着王魁点头,依依更直接:“我要收拾碗筷,只要我收拾完之前你没丢下我走,你就不要想丢下我。”其实斌子和大洪的想法确实简单,王魁把他们当家人看,给了他们希望,那么他们就应该感激,他们也把王魁当家人看,王魁无论想要去那里建立一个家,他们是一家人,或说像一家人一样亲,为什么不一起去,为什么不跟着走呢?至于依依,王魁让她自由,王魁和斌子是她目前唯一的朋友,哪怕是去流浪,自己又有什么害怕失去的东西吗?除了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那就跟定他们就是了。
看着几个人都很坚定,王魁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想想也是,自己又没亲人(这个时代),不管将来走到那里有几个伴也总是好的,早先不愿意他们跟着也是出于好心,想唯一的朋友们能安安稳稳的过好日子,开开心心的生活而已。“好吧,既然这样你们就跟着好了,到处走走也好,要是哪天想落个脚了就说,那时侯我们再分开也可以。那么今天开始,就开始准备远行吧,我们四个就是一家人,我们一起去寻找去寻找一个家,一个可以让我们一起生活的家。”王魁有些激动,为了远行激动,更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寻找到的家人激动,远方的父母你们还好吗?现在我过得很好,希望你们知道,希望你们健康。“魁哥,准备些什么好呢?”斌子打断了王魁的问候。“恩……我不知道也。”王魁的回答让三人脑门上不约而同的三条黑线掉了下来。
王魁很是尴尬:“呵呵,我也就是那么一说,我也不知道恩我看,我想,等等,我想想,想想就告诉你们。”在屋子里来回转转悠好久,王魁说到:“无论我们要在那里落脚,我想我们都要先有个身份,那么住下来我们也能放心点,我看我们全都并入依依的户籍好了。就说是依依的远房亲戚投奔,出生地嘛就用你们家乡,免得麻烦我也和你们一样好了,反正你们那里早被大水冲没了,他也查不出什么来。至于官府这边使钱就可以,问题到是不大,这事就依依去办,大洪你和依依一起,给你们二十两银子应该够了。斌子,你跑跑城里的点,给每个人都置办几件衣裳,方便出门的那种,而且要越普通的越好,财不露白嘛。我去给大家置办几件防身的物件,剩下的事我们晚上再合计合计。”
经过思考,王魁决定想到什么做什么,谁叫自己没经验呢,还好看到斌子和依依到是没有什么意见,他也就放心了。很快大家就分头行动了,新的一天开始。
置办防身的物件自然就是去铁匠铺买几把兵器,这年头,行路的安全可不怎么好,虽然易城极其周边的治安还算可以,但是远离城镇以后,小伙的盗匪或强盗还是有的。从平民区度步朝自己知道铁匠铺走去,沿路没什么可观的,都是些破旧的房屋和衣杉褴褛的住户,都是些穷苦人而已。“我打死你,看你还敢偷还跑?站住”忽然一个声音传来,随后,王魁看见一个中年人从前方一个拐角串了出来,后面跟着两三个大汉,一瘸一拐,没跑几步,中年人失去重心摔到在地,大汗们迅速把他围了起来,王魁和其他人一样站到了外围看热闹,后面的自然是拳打脚踢漫天漫骂。好一会,大汉门似乎也打够了,总算停了下来,其中一个骂到:“哼,你个,有娘生没娘养的,学什么不好学偷,今天绕你一次,便宜你了。”“恒哥,绕了他?起码废了他手。”“算了,给个教训了事,惹上官府就不好,那群强盗”“那好吧,我踢死你个不要脸的。”骂骂咧咧的三个人算是放过中年人。
这样的事其实在城西常常生的,王魁自己都尝试过的,更别说看到过的那就更多了,别忘了他可是个乞丐。所以王魁倒也没有管闲事的打算,不过就在王魁准备和其他人一起散去的时候,王魁听到一个哭泣的声音,低沉而沧桑,回头一看,居然是那个被打的中年人,王魁现他手里拿着的竟然只是两个包子,回想刚才的情形,被打的时候中年人一直保持跪地匍匐的肢势,看来是为了保护这偷来的两个包子。不过王魁好奇的却是他为什么哭?要知道就刚才被打的时候,这个男人貌似还是个很有骨气的主,连哼哼都没哼一句,现在却死死的将头埋进胸口痛苦的哭泣起来。一直看到中年人擦了擦脸上的泪,起身低着头离开,王魁才想起继续走自己的。
到不是王魁想要跟踪中年人,而是恰巧中年人离开的方向与自己的相同,看着这个肩背有些佝偻,双手垂立一瘸一拐前行的背影,那么孤单和落寞,忽然王魁想起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之后,也是那么消沉和绝望,不知道这个似乎三十出头的男人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也许比不了自己的离奇,可是也许比自己的更悲惨吧,王魁这么想着。
王魁跟在中年男人后面没有走出太远,这是一个拐角,那个男人从这里拐弯进了一个胡同,犹豫一下王魁还是压下好奇心,没有跟进去,悲惨的事太多了,‘自己不是菩萨救不了世人。’王魁这么跟自己说到。“娘,娘啊”不过就在王魁没走两步,一个吼叫声从胡同扩散开来,引的行人们纷纷驻足。“他为了母亲?落魄的孝子?”王魁也停了下来往想胡同口喃喃自语。“哎,孝顺的男儿,估计也坏不到那里去吧!”转过身,王魁对着空气说到,随后走向胡同。
一个男人跪在一个老妇面前身体颤抖的厉害,而老妇人紧紧闭着眼身子靠着墙角,腿上盖着一张席子,这就是王魁在胡同口看到的。走进去,王魁现不妙,老太太脸色白一动不动,似乎已经“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要活下去,这里一点钱送老人一程,让老人家走好吧。”看着男人眼泪一直流着,却哭不出声,王魁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本来王魁以为病重,给点药费帮一把也就是了,毕竟自己也算个有钱人了,没有遇到就算了遇到了就帮帮也没什么。随想来人却去世了,也只好拍拍这个脸旁消瘦的男人安慰一下子,王魁放下一两银子。脱下自己的衣服,中年人慢慢的将母亲的脸盖了起来,看看地上的银子,又看看正起身站起的王魁,直到王魁离开胡同,男人才拿起银子抱起遗体沉重的走出胡同口
经历一个插曲后,王魁走进离城西很近的一家铁匠铺,‘胡记’店铺不大,有两个架子,不过都是些农具,没有王魁要的。“要点什么,我这里定做还是现成的都可以,质量上成。”一个满脸胡子,讲话却略显斯文的大汉看到王魁后问到。“老板,我想买些防身的刀剑,你这里可有?”王魁对着大汉说道。笑了笑,胡子说道:“我可不是老板,只是个帮工,老板在里面,刀剑到是有,不过不知道客官是不是看得上眼,我去叫老板来。”不一会,一个年纪大概四十多的粗壮汉子掀开布帘走了出来,大大的肚子,碗口大小的手腕,臂膀上的肌肉紧绷,一看就有爆炸性的力量。“我叫胡刚风,你买兵器?”声音有写震耳朵,口气也有些霸道,王魁哭笑不得。“是我买,你这里有现成的吗?”缓缓耳朵,王魁答到
公元933年九月十三早,楚国易城的南门口立着五匹马五个人,四男一女。正是王魁,王斌子,刘大洪,杨依依,还有一个叫全国刚。全国刚就是王魁给他一两银子葬母的哪个中年人,那天埋了老母以后,他就回到了那个王魁去买刀遇到他的胡同,终于两天后王魁再次经过的时候他跪倒在王魁面前说到:“公子,全某无依无靠,落难到此,母亲病去全靠公子才得一棺木坟头安息,大恩不言谢,国刚不才,忘公子收留,做一下人,一辈子伺候公子前后。”王魁怎么推都推不掉,就是离开,全国刚也紧紧跟着,最后没了办法,王魁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他的经历后,算是收个仆人也好吧,于是让全国刚留在了王魁的身边。而今天,王魁决定离开了,离开易城,向南行,目的地未定。
“真的要走了,怎么样各位,后悔还来得及哦,走出去可就没机会了,呵呵!”回望易城六七米的城墙,王魁玩笑似的问到。斌子最先开口,不过却不是回答王魁的话,而是对着依依说到:“依依,你说魁哥是不是和你呆得久了所以变的唠唠叨叨的了?以前不带这样的啊”“关我依依什么事啊,再说,他唠叨他的,你别理他就是了,真够苯的,是吧刚叔?”“小姐说得是,公子说他的就是,反正我全国刚死都死在他身边的。”“刚叔,说了多少次了,你别叫我小姐,我也不是小姐,你怎么就是不肯改呢,真是”“就是就是,牛脾气真大,拉都拉不回来。再说了出门高兴事,怎么死啊活的,呸呸呸!!!”“停,算我多嘴好了吧,我错了啊,你们都是爷成不,你们说了算,饶了我吧。”苦笑过后,王魁赶紧劝停几位的‘唠叨’“出,往南,到那里算那里,我们一起就什么都好。”“出。”“出”一阵笑声穿来,王魁这个傻瓜就这么出了,带着几个年轻的傻瓜一起。
第一卷结束语
《一个庄子》第一卷到此马上就要结束了,所以结束篇更新一章,第二卷尽快出炉,讲述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不过依我的烂笔头估计文采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起色,跟着王魁混生活吧,写得怎么样大家关注就知道,呵呵!当然谁都希望越来越进步嘛~!
顺便说一下,感谢那些投票和点击(不管投票或点击,还是评论,或说两句也没关系)的大大们,其实小的我真的没有想那么多的,没想到有人给捧场,真诚的谢谢你们,虽然看不见,可是我知道你们都很帅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是吧!呵呵),好了扯远了。明天可能不更新吧,文章要整理,拜拜。
再次谢谢你们。太谢谢,实在是谢谢,真诚的谢谢,非常的谢谢,打心眼里谢谢,无比的感谢,谢谢,谢谢,谢谢……(读:“闭嘴,丫可真是罗嗦啊,还没完没了了你?别跑,站住,在这里,看你能跑那里去……;
第一章竹林村
第一章竹林村
这是个宁静的小村子,因从前四周竹子很多取名竹林村,不过由于四周都是山地,良田较少,所以村子很小,也很穷。村里有条小溪,是村里饮水的唯一水源,也是方圆几里地唯一的地上水流,隐隐的听见远处有些响动,不过太小,听不清是什么声音。村子里面的房子都不大,有的是夯土做的草盖屋子,有的是木结构的,其中一两做正冒着炊烟,可能正在烧制午饭,又或许是做点别的什么吧。总之一切那么惬意,也那么舒适,仿佛诗词中那般安详。
今天,偏远而宁静的竹林村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就在南边村口的小溪口,一行五人有四个都是年轻人,还有一个最年长,但最多也就三十四五的样子,最小的估计十六七岁,他们有的正在饮水,有的正洗洗脸上的尘土,一看就知道是一群出了远门的客人。其实他们不是别人,正是离开易城,希望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的王魁五人。
“真安静,这应该是我们到过的最安静的一个村子了,就是路太难走了。”说话的是王魁,也就只有他有心情欣赏这样的景致了,不过他没想到,其实自己已经打破了这样的安静。
看到王魁似乎很享受的样子,斌子立马抱怨到“魁哥,不是吧,就为了看这个,官道你不走走小道,马都不能骑,腿都快断了。”
“是啊公子,怎么跑这么个地方,再说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还能有不安静的道理吗?”问话的自然是铁了心跟王魁的全国刚,只有他会叫公子,死活都不改,王魁虽然不怎么喜欢,可是也没什么可解决的办法,还好也不是什么特别难接受的事。
“哟呵,不乐意啊,谁叫你们跟着的,有你们这样的吗?拿钱都打不走,跟来了又唠叨个不停,可以啊,谁愿意我立马就放你们走,不带留你们的,来报名了啊,走的话,呵呵。”王魁假装火的问到,可惜出门一个月以来,大家都习惯了,根本没人理他。
见没人响应自己,王魁委屈的说:“喂,我说各位,好歹也给我点反映,热闹热闹也好嘛”看着王魁极其虚假的委屈,依依笑了:“呵呵,谁叫你不能换点新的,没事就拿这说事,我都会念你诶,你们看村子有人出来了,还不少。”迅速拉笼马匹,五人站到一起,这还是出门的时候全国刚提醒大家的,出门在外,一切小心为好,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有情况,先就是每个人都先靠上自己的马。一旦觉得有危险,也不至于乱了方寸,全部一起上马跑掉再说。
“你们是谁?谁让你们在这里用水的?来竹林村干什么?”来的人有十几个,男男女女的都有,说话的是一个年长的老头,看起来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语气也不是很友善。“老人家有礼,晚辈叫王魁,这些都是我的同伴。我们寻游四方,只是路过贵村的,见溪水清澈就借用洗把脸,解解旅途的劳顿,正好一会也想进村子购买些食物,冒昧打搅了,还望见凉,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对,老人家说一下,我们会注意的。”
王魁刚刚说完,就有人接话了:“你说得轻巧,村里人全靠这水,你怎么能在上游乱洗啊,要是”说话的年轻人有些激动,不过他的话还没完,早先说话的老就打断了他:“邦龙,算了,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这位公子,村子里就一条水,所以大家都不允许在上游洗用,加上你们是生面孔,所以……这小家伙刚刚也是着急才那么说话的,还望你不要怪他。”看来老在众人里比较有威望的,而且说话也很得体。
王魁先看了看自己的人,现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后。扭头对老人一抱拳,王魁说到:“是我们不对在先,怎么敢说什么怪罪的话,老人家别这么说。”呵呵的,老人笑了笑,先前激动的年轻人也笑了起来,摸摸自己的头有些不好意思。尴尬解除,似乎又想起什么,老人对王魁先说到:“哦,对了,忘记介绍,老朽姓李,是这个村子的村长,几位怕是走了不少的路吧,要是还需水的话,我这就带你们去下游,不过要说着吃的,哎,不瞒公子,我们这里山多些地也就少些,所以怕是不能给你们什么了。”“哦,这样啊,那没关系,我们自己也备得有些东西,就是能补的时候我们就补点。”毫不介意的王魁停了下,看向村子里面:“对了老人家,这个村子叫什么啊?挺幽静的一处地方。其实我真喜欢,不知道我们晚上可不可以进村在村子里休息一晚,哦,钱我们会付,村长放心我们也不是什么歹人,当然要是不方便的话也没关系,我们带得有露宿的家伙。”“呵呵,我们村叫竹林村,住这里已经有好几代人了。至于公子要住宿嘛!这个好办,公子别说什么好人歹人的,这点眼光老头子我还是有的,几位要是不嫌弃,就住我家吧,只是地方简陋,怕公子住不惯。”
“那就谢谢老丈了……”
客套一翻,王魁等人拉着马,跟着这个村长就进了村子,一边走,王魁一边打听了一下村子和附近的情况,村长到也蛮健谈的,和王魁说说笑笑的。
可能因为小,而且附近没有其他村子,竹林村的人家都住得很集中,在这深山野林的地界上估计也只有这样才更安全。村子外围用一道简单的篱笆围了起来,估计是为了防止一些动物进入村子用的。王魁他们洗脸的小溪从村子北边流过,依依等人跟在王魁后面一边走,一边好奇的观看这小小的村子,或叫做部落更好吧。
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一个相对于其他稍显得大些的院子前面。“这就是我家,几位的马可以关在哪个牛棚里,呵呵,牛早买掉了现在空着呢。老婆子,来客人了,出来招呼一下。”村长热情的招呼着几个人,同时从村长家里又走出一个老太太和两个小孩。村长牵过孩子就对王魁说到:“这是我孙子大的十一了,小的七岁。哎,他爹娘都死的早哟,瞧我,怎么说这些。来来,快进屋子坐。”刚进屋,依依最先说话:“李爷爷,村子里人好象不是很多,是吗?”就在依依问话的时候,村长的妻子,端上几碗水后就带着孙子出了屋子,王魁想,应该是个典型的农家妇人,就像当年自己的母亲一样吧!
“这穷地方,连个茶水都没有,对不起各位了。”看向依依,老人家又说到:“村子里确实人户不是很多,有的上山打猎去了,就要入冬了,大家都想办法尽量多备些食物呢。如果运气好,我们也能用猎物换些盐啊或布匹什么的。我带你们去住的地方看看吧,小是小了点,只好委屈你们挤挤了。”对于村长的客气,王魁觉得很意外的,没想到这么个小地方的人却远比其他地方更友善,最后听到村长别扭的说法,王魁应到:“老人家不要太客气了,你们帮我们,我们就该感激不尽了,怎么可能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住的地方你看着安排就是了,没有看的必要,要是您老老是这么客气,反而会让我们做晚辈的十分不好意思的。对了,老村长,我想去村子周围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村长听到王魁前面的话点点头,对年轻人的态度也很满意,至于后面的要求,村长比较不解,所以答到:“可以到是可以,只是老朽有些好奇,公子想去看什么?”“哦,我就是看看风景,看看地势罢了。”王魁简单的答到让老村长估计这是个游山玩水的那家少爷吧,所以也就没有追问了。
出了村长家,王魁五人先来到了北面小溪边,水流比较缓,很清澈,远远的可以看到村口溪水流出村子的地方正有几个妇人在那里打水,村子过了小溪的对面是一片高低大小不等田地,地里种着一些麦子,一些菜……不过说来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一出村长家,五个人都很平静,也都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走着或看着。在北面一行人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也就一柱香吧,然后其从北往南走去,从南又往西跑,再从……
实其他四人早就习惯了王魁这样的做法了,自从易城出到现在,每到一个地方,王魁都是先这样观察一遍的,然后大家再聚到一起聊聊这个地方的环境,说说自己的想法,当然,大家都知道最终的目的就是王魁在思考这个地方是不是个好地方,是不是五个人要找的地方。
说实话,与其说是五个人找的地方,不如说就是王魁一个人在找而已,毕竟大家都是跟着王魁在转悠,王魁也没有说过到底是要找个什么样的地方,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吧!
第二章只要你喜欢
第二章只要你喜欢
南土坡,顾名思义是村子南面的一个土坡,土坡再往南走不远就是一道山岭,虽不高,确是典型的南方山岭,连绵很远。从南土坡向北低俯过去,竹林村就像个婴儿一样安静的躺在自己的眼底,显得那么孤单却又那么自在。
王魁五人现在就正站在土坡上俯看村子,王魁站在最前面,眼里充满了回忆,他曾经的家,似乎也是那么的贫穷落后,也那么的平静安详,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是自己离开时候的那样呢?也许已经变了模样吧,可惜自己是看不到了。
王魁在心里感叹了好久,其他几人似乎也没有打搅他的意思,左摇右晃的看看这看看那,忽然,王魁回过头看向后面的几人,没头没尾的问到:“斌子,你觉得怎么样?”
斌子看向村子说到:“是不是小了点?”
依依也说到:“是啊,而且这里是不是不太方便出门?”
大家都知道王魁要决定是不是留下来了,虽然依依几人都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是王魁他们一个多月以来的第n次研究了,而每次王魁都可以找到一大把理由说不!
等依依说完,斌子接着有些疑惑的问到:“不过魁哥,这个地方到是很有你以前说的那种感觉,对吗?”
王魁点点头:“小不是问题,村子小,那么里面的人际关系也就更简单,我们如果留下,相处也就更容易。”望着前面同样的幽静村子,同样的质朴和善良的人,这些都让王魁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长大的村子,不知怎么的,王魁就是有种亲切的感觉。
转向依依,王魁又说到:“至于出门嘛,这里的路确实不太好走,不过往南或往北,牵马走一天也就上了官道,其实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你一句我一句,几人又说了一会。
“你们看那片空地,那边,村子右边靠小溪的那块,你们说要是在那里建个庄子怎么样,背山靠水的,喜欢就来山上打打猎,不喜欢就躲在家里休息。我们再买上几块土地,做个山间农夫也可以。无聊了也可以牵上马跑出去几天,游荡一下。”王魁似乎有些陶醉于自己构建的小小地主生活。这时依依问到:“你决定了?”摇摇头,王魁说到:“我决定什么,我说过多少次了,这是大家的家,当然是大家选,不过我喜欢这里。”斌子,依依,大洪互相看看了,似乎很有默契的都点了点头。
于是斌子开了口:“我看也别挑什么毛病了,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离开,魁哥,这个不就是当初我们出来的时候定下的标准吗?我们同意留下。”知道斌子他们会是什么想法,王魁觉得有些太自私,不过他又确实比较喜欢这里,至少在走了一个多月来,他们看过的所有地方之中,这里是最好的。“好了,不说了,回去吧,先打听清楚了再商量,呵呵,光是我们说的可不算的,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收留我们呢”
出去一个多时辰,王魁回到村子后反村子好象比刚才热闹了不少,能听到的声音多了些,显得更有生气。有的院子门口站着些男人,手里还拿着三叉或短弓,王魁估计是李村长说的出去打猎的村民们回来了。而这些刚回来的人们,也和起初看到王魁他们进村子的时候的那些人一样,好奇的看着这几个陌生的面孔穿过村子的小道。再次来到看到村长家门口的时候,王魁注意到有一群孩子正在前方玩耍,蹦蹦跳跳的。破烂的衣服,简单的游戏,王魁特别注意到的是,有的孩子脚上穿着破洞的布鞋、有的穿着草鞋、有的光着脚丫子什么都没穿,但是孩子们脸上却没有人们想像的孤单和悲伤,取而代之的是灿烂的欢笑和纯真的快乐。不光王魁他们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传来,孩子们也看到了王魁几人,也许极少看到生人,孩子们都停下了他们的游戏,呆呆的打量王魁几个。心情大好的王魁,冲孩子们高兴的摇了摇自己的手,没想到的是,孩子很翁的一下全跑散开了,然后在远处哈哈哈的大笑。尴尬的收回手,王魁对依依讲:“不是吧,什么时候我变得这么恐怖了,连孩子都不理我。”引的依依咯咯直笑。
进了村长家的院子,王魁注意到屋子墙根角的竹笼里有几只用草绳绑着脚的兔子,正在那里死命的蹦达,是猎物吧,王魁估计。刚要往屋子里去,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穿着粗布上衣,大概三十多来岁,他也看到了王魁,“王公子好,我叫李佑德,是村长的儿子,刚听父亲说你们来家里做客,我们家可是很就没有客人来过了,来来,请进!”也许是村长的教育严谨,这个李佑德也是个很客气的人。
进了屋后,村长也在屋子里坐着,王魁先找到了话题:“李叔好本事啊,那几只活兔是您猎的吧!”谁都喜欢有人夸自己,李佑德说:“呵呵,什么本事,运气罢了。村里有时还能抓到野猪呢,那才是真本事呢。”王魁知道他谦虚,接着说到:“野猪嘛,一个人就布陷阱都很难抓到,除非大伙一起合作,而抓兔子嘛,人说狡兔三窟,所以想要猎到一两只还好说,要说一次活抓好几只嘛,不是个好猎人熟悉猎物习性、特点,那是抓不到的。”李佑德听得高兴,也来了兴致:“哟,看来王公子也是位能手,其实要说抓兔子也不是太难,关键就在找路线”话题投机,王魁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听长辈们谈论打猎的情景。斌子和大洪在这方面流浪的时候也学到不少,所以也能插上一两句。慢慢的气氛很融洽,大家也觉得亲近了不少。至于依依,在几个男人谈论不久后,她现自己也插不上什么话,后来又瞧见李老夫人正在洗菜,干脆去帮忙算了。
一个小小的方桌,八个大人(斌子,大洪和依依都算上)两个小孩围着,显得有些拥挤。而桌上的菜色也很少,也没有酒,这就是王魁在竹林村吃的第一顿饭。老村长作为长辈和主人,自然是要说两句的。“各位,小小的山村难得有客,老头子我也看得出几位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不过今天嘛,厚着脸我也就当一把地主,如果有什么地方招呼不周到的话,只能望大家多多海涵吧……!”
“李大爷怎么又开始了呢?都说好了,只要大爷看得起我们几个小子,那就不要再说些见外的话,能有老人家招呼我们我们感激得很!来大家动筷吧,我可是饿得不行了哦!!!”本来老爷子还要说点什么的,不过王魁这么一打断,也只好做罢了:“好好!是我老头子计较了,大家多吃点。也没什么好东西。呵呵”……
热热闹闹的一顿饭吃下来,王魁也了解了竹林村里的一些情况――村户真的很少,就有六十多户,有很多人家的人都出外去谋生了,有的有消息有的却生死不知,而留下的人加上老幼不到三百人。要出外得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村子能挖出的地太少,一旦那年收成不好,那么就无法养活一家子了,成年的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往往都会离家。竹林村往外四个方向都有路,不过就往南有南土坡,往西几里有香河河滩,往北有全是小丘,往东更难走,不大不小山脉却连成了一小片,就连当初官府修管道都只好绕远路而行,没敢往上开路。也不知道竹林的祖辈是怎么选到这么个地方住下的。而且哪怕离竹林最近的平村都有十多里地……
村里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夜间节目,而点油灯也太奢侈了,所以乘天还没有黑,王魁就向老村长告了假,说是累了想早点休息,目的自然是想和大家商量商量。一行人被安排在厢房的三个小房间里,没等王魁叫,大家都不约而同来到了王魁和大洪住的那间。
以往的言都是王魁等大家说完了以后才表自己的意见的,可谁也没向想到,这次王魁不同了,刚刚等大家坐定了,王魁就说到:“这次我先说,其实没什么好讲的,我也具体说不出什么原因,也许就是凭感觉,这里真的很像我曾经呆过的一个地方,而且我很怀念那里!所以我现在就想说,我真的真的喜欢这里,就是喜欢,我说完了,你们说~~~!!!”就听大洪‘咚’的一声躺到了自己的床上,斌子和全叔立马起身就走,明显大家都是做个王魁看的,表达对他的极度不满:都说了无数回了,你做主就好,我们没意见,还要来来回回的折腾我们,真是……!
“哎!我说你们不用这样吧!……”王魁觉得有点尴尬,也不知道再说什么,现依依还坐着,正想对依依说点什么,依依却先开了口:“哎,总算要落脚了吗?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好!”王魁低头想了想,正要回答现依依已经在门口了:“不过管他好不好,是个地方就能住人,魁哥早些休息吧,想想明天怎么对村长说。”是哦,明天想想怎么说吧!不知道村长会同意生人进来住不!……
第三章村长也走眼了
第三章村长也走眼了
“阿?公子你要住下还要买地?说实话,老朽很不理解阿?为什么啊?”
“哦,老伯莫要奇怪!其实我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