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庄子

一个庄子第15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则是得意的哈哈大笑。

    吃完饭,又陪依依说了会话,王愧就出了门,他要去村长家。村里的路都是人门常年用脚走出来的,基本没有什么人工休整过,路面很窄有的地方就够一个人走,路上的人不多。

    偶尔有人经过王愧都很礼貌的和人招呼,村子里的人们也很友善的回礼,不过不知道是出于尊敬或其他什么原因,他们的鞠躬礼节总是带着距离感,一点不像是乡里乡亲隔壁邻居,实在让王愧觉得不是很舒服,但是王愧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毕竟自己确实就是个外乡人,没理由这么怪别人。

    走了不一会王愧就到了地方,村长家的房子在村里还算比较大的,有四间房,房前的院子里有棵大树王愧也不知道是什么树,听村里老人说,村子开始有人住的时候开始这树就已经在了,被雷披过都没死,估计能有几百岁吧。

    叫了门后进去,村长正坐在客厅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见到是王愧后点点头便问到:“什么事说吧,你个大忙人可是怎么有空看我老头子了?”

    第三十一章未来在何方

    第三十一章未来在何方

    李老爷子开门见山,王愧也就不矫情。

    “呵呵,老爷子真英明。小杯来确实有事要请教,这还不是为了咱们修的路嘛!……”

    王愧来其实问的就是村长的儿子李得刚早上提到的和其他村子来往的事,这个问题王愧以前考虑过,不过那时忙着开展修路的准备工作所以搁置下来,在月会中李得刚提出了问题,看来现在是要解决的时候了。

    不过要做这事先要知道一些情况,那就是平常竹林和其他村本来有什么来往没有,有什么矛盾没有,有什么要注意的没有。而想要了解这些,干了几十年村长肯定是最有言权的人。

    说明心中疑惑,王愧就安静下来听着。老村长把旱烟头磕磕地,打掉烟灰又抽了两口,神色像是追忆起了当年。

    “这事啊!你倒是可以放心的,修路的事情肯定不会有大问题,只要带上点点粮食拜见一下各个村子的村正里长,知会一下也就是了,毕竟也是方便大家的事,没人会反对的。到是你提起来往的事,有些感慨啊。”

    王愧有些糊涂,不知道老人什么意思,只听老人吧嗒吧嗒又抽了两口烟后接着说到:“我们竹林村也生活有好多代人了,先祖们逃荒避祸来到这深山老林里,这里地广人稀村和村之间隔得很远,安插进来没有人会在意,可是从无到有花了大把的时间开荒、建房才在这里站住脚,那时候连易城都还没有建呢,可是人光能养活自己有什么用呢,种十收一的时候太多了,日子实在没法好起来。”王魁这才知道原来竹林的历史很久了。

    “听长辈们说,许多年前天下大治的时候这里还来过朝廷的税官,结果税官在来得路上摔伤不说,搜半天才搜到一丁点粮食,更别说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后来听说有的地方打仗了,也有过军队路过这里,可是除了杀我们几个人外他们什么也拿不走,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到是几乎所有大村子被打劫一空,男人死的抓走的都不少,一直这样好些年,再后来连军队都不会再过我们这了,因为这里不光道路不通以外,还有这里没有粮食啊,没有钱啊。”王魁能想象那个倒霉的税官从竹林回去的时候什么表情。

    “又过了好些年,我们穷村子依然很穷,以前有钱粮的村子也变穷了,大的村子也越来越小了,人口也恢复不了了,人们活很苦啊。”

    ……

    “再后来你就来了,一来你就变着方的给大伙钱(买地的事,所有人都觉得那就是钱!),你帮了大家,大家感激你,至于你要留下来当然没人反对。让我想不到的是啊,你居然是个有本事人,你修水库的法子很厉害,一下子解决了大难题。”不知道怎么了,说到这里村长笑了笑。

    “也可能你是个有福气的人吧,人说三年一荒,可是你来了后一连两年了居然都是好年景,于是大家的粮食开始多了,日子开始好了。再后来你做了些事(雇人、修路),村里人不懂你的意思,说实话我也不懂,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想阻止你,可是我又有些犹豫。因为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你能比老头子看得更远呢?”

    ‘你还这么多想法呢!’王魁心里n个感叹号。

    “直到那天,就是你提醒大家对于我们的粮食丰收要低调,要保持警惕外乡人的哪天,我觉得我不但不能反对反而要支持你,所以二朗想跟着你做些事我也就没有反对。既然今天你来找我老头子商量,那么老头子也有些事想问问你,不知道小哥能答否。”

    老人说话很慢像是讲故事,又像是回忆往事,王愧一直静静的听,而在王愧的心里也由衷的想到:‘人老成精啊,这个年纪古稀,沉默善良的老人也是个有能耐的人啊,天下事永远是天下人看得更清,可能没法改变,可是心里的道理还是明白一些的,村正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可是干职务的人不一定是个不起眼的人,至少眼前的老人就不会是,只可惜了这里是个不起眼的地方,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小看人,可是世事往往都有些出入的。’有些羞愧的王愧起身很郑重的对老人鞠了个躬。

    口里说道:“老爷子问就是了,能答的小辈绝对不做任何隐瞒就是。”说完又坐回村长的旁边安静下来。

    “呵呵,东家也别这么夸张,别小辈小辈的,你是东家,听你一句老爷子,老头子很有面子了。”

    村长慢慢的将手里拿着烟杆放到了腿上,目光看向正对着的大门,稍稍的吐了一口气,表情上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这时的王愧却可以感觉到这位老人心里的沉重。

    “你先告诉我村里人怎么看你吗?”老人抛出一个有些不搭调的问题。

    想了想王愧答到:“不好说,村里的人我觉得都是实在人,既然我有帮到大家一些忙,无论我是有目的或没有目的,我相信那份感激是少不了的,至于确切的说到底大家是怎么看我的,我还真没有想过,想了也估计也不太可能知道结果。不过这个跟刚才村长说的有什么重要之处?”村长听了后点点头。

    “你说的也没错,全部的人在心里都是感激你的敬重你的,然而有许多人也都是害怕你的,或说是怀疑你的,特别是在你开始修路以后。”说完村长看向王愧。

    “感激还是怀疑我都可以理解,这点我想因为我是外乡人,可以理解,但怎么会提到害怕呢?”王魁觉得老人家有些说过了。

    “假如你只是个外乡人那没什么,反正你帮了大家,那么大家都会愿意和你亲近,可是你没有现么?所有的人都在和你保持距离,没有人敢靠近你的。我告诉你,其实原因就是你是很能干的外乡人,而且是个比任何人都能干的人。你种田,不比别人熟练的情况下可以比别人做的好;你修路,大伙祖祖辈辈的几代人加起来都没有做成过这么大的事啊。”说到这里村长又停下来皱起了眉头。

    王愧也十分的不解到:“这不是好事吗,至少我没有害过谁啊?我没有害大家啊,我还是我,一直是我啊,大家不都在看着的吗?”

    “不是坏事,可是事没做完;没有威胁和伤害,可是一切都在改变;大家都在看,可是谁都看不懂,谁都看不透,谁也不知道你到底要什么?你到底在做什么?你到底还能再做什么?你到底会对大家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都很疑惑啊,我们正在做我们都没有见过的事儿,我们过去很穷,可是我们都有生活的真,现在有了你,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们正在往不知目的的方向前行,你告诉我,乡亲们的将来谁来负责?你吗?你……”

    “只是个外乡人,对吗?”摇摇头,王魁接到。

    “哎,就像你说的,你是大伙的恩人,而且你做的也是为大家好的事,所以没有人愿意反对你做现在的事,包括我,但是,我是村长,我身上的担子要我多想想乡亲们的心事,照顾好村子,照顾好村子里的人,所以我才要对你说这些!”村长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话也变得快了些。

    王愧倒也有了一些的理解了,但是王愧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村长的话:“我知道,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不过这样吧,给我点时间和可以吗,无论如何我一定给您一个说法,给大家一个交代,您觉得?”

    村长点点不再说话,其实他也希望自己的猜忌是多余的。

    王愧告了辞老村正后,来到香河边上,他想静一静。

    面前是小小的香河,河水却很清,缓缓的流淌着,眺望一下,远处有青山,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背后的村子不时的传出一些声响,可是有点远,也听不清是什么出来的,田园飘逸的风景真的很美、很甜,王魁却怎么也找不到相配的心情去欣赏……

    黄知青是竹林村人,父亲是个识点文字的人,给他也取了个好名字,意识是做人要知本,即农户家的人就要老实本分,善农桑知青黄,也有要他要活的有骨气善为人知青松。

    可惜黄知青似乎没有什么种农的本事,家里的田种得实在不怎么样,不过老实本分的教育还是起了很大作用,他很勤奋,至少他还能在分家以后和妻子一起把自己养活了,当然知青也就仅仅是能养活。

    由于父亲的影响,黄知青也能认识许多字的,可是农活上认字并不能给自己什么帮助,所以知青甚至觉得父亲教自己认字写字其实是多余的,更不要说父亲给自己取名字的意义早就被他丢到千里之外了。

    黄知青还有个||乳|名叫‘啊狗’,有的人处于调笑的目的都这么叫他,仿佛本快要遗忘掉自己的哪个本名一样,黄知青以前也实在没有没心情回忆老爹当年的用心,渐渐的也就不在乎别人在叫自己。

    不过有些事变了,就在村子里多出了一家人以后,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一点点改变。就是因为那户人家,啊狗虽然还是在种地,可是种地的日子变得好过了很多;也因为那家人,自己认识几个字的能力也派上了用场,可以在偶尔帮上他的忙,从而获得了相当好的报酬。

    第三十二章竹林有客到(二卷终,加油)

    第三十二章竹林有客到

    自然的,黄知青也就获得了许多人的羡慕,仿佛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一样,这也让他回忆起了父亲去世的时候还给自己说起自己名字的意义,嘱咐自己好好做人的事。

    渐渐的,闲暇时候黄知青越来越不愿意别人叫自己啊狗的叫法,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作用的,有些能力的。就在黄知青考虑自己名字的时候,王愧再次给了大家意外,他要修路。

    黄知青和很多人一样犹豫了,害怕了,王愧做的每件事看起来都没有坏处,可是每件事都是和所有人有关系的,每次都能给大伙带来改变的。

    以前还好,至少大家都能猜测后果和将来,可是修路的话,是不是会引来麻烦,或书说到底最后会让生活有多大的改变呢?仿佛除了王愧以外再也没有人能想象得到最终的结果,这让所有人心里都没了底。

    就在大家都退缩的时候,王愧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运用自己的可以动员的人开始了修路。就在其他人包括黄知青的疑惑和忧心中王愧总算修了一个月的路了,别人黄知青不知道,从黄知青眼里看来,除了出门方便一点似乎没有其他的变化,到是修路的工人和王愧家丁的待遇让人眼红。

    今天离修路工程开工一月的日子已经过去四天了。黄知青在早晨听邻居王伯说了修路队的事,三百人从今天起就不再住在那个‘大食堂’了,分别住到工作的最前沿去了。

    王伯还带来一个村长的通知,说是今天下午又要开村大会了,其实大家也就习惯了,知道其实肯定是王愧那里有事要和大家说罢了。有些期待,有些疑惑,有些不安的黄知青匆匆的吃了午饭就向竹林人家赶去了。

    王愧坐在竹林人家的正院里端着一杯水,不过他却不是在想喝水的事,他在想自己和村民的关系,自从哪天和村长的谈话以后,王愧一直在想这事,而且越想越觉得掉冷汗。

    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因为现代思想的原因,把问题看得简单了,现代人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没人反对,对于生活的改变也很能适应,但是竹林村的人们不习惯,特别是这么快的改变速度和节奏让大家都有了一些害怕和对未来的担忧,连带着大家对自己都有了一丝隔膜和不信任,有了一些不满在心里,没有人愿意把未来交给一个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可的人手里的,哪怕哪个人是恩人,是能人。

    王愧必须给个说法让大家理解,让大家坚定心里对未来会变好的信心。王愧知道如果不能让大家适应,那么将来如果有更快的变化出现,那么大家可能会出来反对自己的,甚至直接阻止自己做事,要是真到了那一步的话可能以王愧现在的能力后悔都来不急了,自己一切为了大家的目的就要彻底泡汤了。

    那么到底要怎么解释呢,怎么做怎么说才好呢?不说出目的是展贸易,就没法解释修路和现在所做一切的意义,而说出目的也不一定能得到大家认可你的目的和做法都是对的。

    ‘商业’这是个王愧生活的时代的人们都不是全明白的词,何况是竹林村的农人们,别说他们不懂商,就是懂的也不一定回帮你干,他们可是标准的一辈子士农工商,好歹排二等。王愧实在不知道怎么才能说明得了。

    ……

    黄知青很快的就来到竹林人家,比他先到的人有不少,竹林人家的大门是没有关上的,但是很多人都习惯了站在外面先聊聊顺便等等其他的人到来。

    黄知青从大家小声的议论的表情的严肃都可以看得出来,许多人已经没有了刚刚修建好竹林人家时候的那份简单的激动和快乐,他们有的更多的是担心和疑惑。

    他更知道大家都在担心今天到底又能有什么新鲜的事要生或震惊的消息要传出来。自己没有参与到人们的议论中去,而是站到了人群的边上等待着,他知道无论自己怎么猜也未必回知道结果,那么还不如等待来得实在。

    不一会村长也来了,知青热情走过去和这个老人打了招呼,紧紧的跟着他,但是让知青失望的是从村长和旁边几个人的话语中他听出了,村长也不知道今天要说什么事的事实。

    村长做为村里最有威信的人带着大家进了竹林人家的院门。

    “大伙来了……”王魁自然是要来迎接大家的,不过客套的回答也让王魁够失望的。

    人们不是像老朋友一样进自己家的门而是进入祠堂一样拘束和谨慎,关于这点王愧是很不喜欢的,可是王魁也没有什么办法,也没有精力去管这个了。

    看着进了门、到东厢、坐下、然后等着,所有人早就知道并习惯了开会的程序。王魁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郁闷。

    “好了,大伙都来了,其实今天来就是想和大家聊聊而已,没有什么大事!”和往常一样,自然是王魁县开头。不过这一次,大家显然没有像从前一样的立马炸开了锅,而是个个脸上写满了疑惑,写满了不解,写满了好奇。

    “都是乡里乡亲的,其实是有些事我不懂,今天大伙都在,我也好问问而已。”王魁换了口气又说到。

    ‘嗡’‘嗡’的人们在下面窃窃私语,王魁当然能听到,多半都是奇怪王魁今天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谁能和讲讲咱们村为什么这么穷?”王魁问道。

    ……

    所有人要么看着王魁,要么互相看看,就是没人接王魁的话。

    “小杆你长进程,看过的东西也多,你先说说。”没人说,王魁只好点名。

    “这个……这个,我也说不好,是……是咱们的地不好吧!”小杆子没想到王魁会点自己,结结巴巴的说到。别说,看看大伙,还真有的人点头,似乎赞同他的说法,小杆自己这才松了口气。

    “哦!是吗?还有别的说法吗?知青大哥,你是个读过书的人,你来说说!”王魁又问道。

    “啊?”黄知青咋呼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才开口答起来。

    “是……是不是咱们读的书太少,圣人的道理懂得太少呢?”他还真敢说。

    “呵呵,倒是也有可能!”王魁自然不会否定,他要的就是今天大家都说出自己的心声。

    “还有谁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吗?”

    “东家,是不是咱们天生命穷啊?”王魁脑袋上全是黑线!

    “东家,是不是咱们村的风水不好?”王魁又想打人的冲动。

    “东家……”

    ……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王魁的带动下,大家也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热热闹闹的讨论起来,尽管理由奇奇怪怪,想法千种百样,不一会,天了,这里就像菜市场,这倒是王魁没想到的。

    “好了好了,大家静静……静静!”老村正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叫住了大家,随后他看向了王魁。

    “东家,你觉得呢?”老村长问道。

    “我?我倒是有些想法的……”王魁心里对村长的敬意有多了一分,嘴里却没有停下。

    “没错,可能是因为咱们这里的土地太差了(小杆立马得意地对旁边的人笑了笑)……也可能是咱们不太懂圣人们懂的道理(黄知青笑了)……风水不好也有可能!”说到这里王魁停了下,大家也都糊涂了,这不等于没说吗?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大家想过怎么改变吗?”王魁抛出今天的第二个问题!

    ……

    许多人沉默了!怎么能不想,怎么可能不想,只是又有谁想出来了呢!

    “出外谋生,可是出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啊,即便回来了,也是在外面活不下去了!……”关键时刻,还是老村长知道重点。

    “那其他办法呢?”王魁这次直接问村长。

    “可是我们没有其他办法了!”老村长皱起了眉头。

    “好,既然大家现在没有办法,我们先不管,我还想问问大家,我对大伙好吗!”王魁自然知道大家的答案。

    “好!”

    “那当然!”

    “没话说!”

    ………

    点点头,王魁又问:“我有害过大伙吗?”答案还是显而易见。

    “修路对大伙有坏处吗?”

    “没有,那修好以后咱们能得到什么呢?”

    “对了嘛!不说别的,咱们出门起码方便了很多嘛!其实我是有些想法的,不过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我现在不想说,但是,不管我做什么,不管我成不成,修路的事对大伙都是件好事的,对吗?而且我的计划里,如果事成了,不光是跟着我干的几家有好处,我保证到时候所有竹林的家家户户都有好处的。”说到这里,王魁望了望这些朴实的脸。

    “我骗过大家吗?我王魁又不守承诺吗?”

    ……

    有的是其实是不用说得太多,说得太明白的,关键在于你要明确一些,特别是对待那些想法简单,要求不高的人们更是如此,别提太远的事,别给太高的目标。说说眼前也许效果也许更好。

    许多人认为王魁开了一次毫无意义的会议,不过王魁却不这么认为,从结果看,王魁是相当满意的,竹林人大多没有表示什么,不过对于修路的事,他们眼里明显的没有以前那么多的疑惑,那么多的好奇了,对王魁也渐渐的回到了当初修水库似的那么热情,这也就是王魁想要得。

    于是一切又有条不紊的进行开了,在这忙碌中,王魁也迎来自己的第一次机会,因为许多年没有的事生了,竹林有客到!

    第一章客栈伊始

    第一章客栈伊始

    竹林人家的前院:

    王魁正坐在小凳哼着小曲,最近的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的,怎么说呢,修路的工程进展很顺利,估计再有两个月也就结束第一目标了,而自己的生活嘛最大的娱乐自然是和依依一起……王魁当然乐此不疲了,男人啊!

    “东家,外面有个生人,说是老爷的朋友。”说话的是并文,可能使这小子很机灵,也可能使它劲王家的日子比较早的缘故,反正王魁在下人中最喜欢的就是他,所以在家的时候,有什么事都是啊文来说。

    说起来,丫鬟和家丁一来都叫王魁老爷的,不过王魁不怎么喜欢这么叫自己,可也要有个称呼啊,想来想去王魁就要求集体都叫‘东家’。

    “恩?朋友?我那来什么朋友,呵呵,这我到要去看看。”一句‘朋友’把还真王魁给搞蒙了,我有朋友了?什么时候的事?

    出了后院,穿过客厅和前院的大门,王魁看到三个人站在门口,手里都牵着马,站得靠前的一个有些胖,穿着稍显华丽,一看就是个有钱的主,第一眼看过去,王魁便知道这人是谁,不过还是有些意外而已。

    过年的采购,王魁到南怀县府南怀城,那也是落户竹林村后唯一一次出远门,哪次的目的是买东西,看看南怀,没想到却意外结识楚行南不说,最后古里古怪的居然两人结拜作了个便宜弟兄,虽然仪式上不很正规,但是口头上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他不会是真来和自己做‘弟兄’的吧!’好奇归好奇,王魁还是招呼到:“哟,楚大哥,一别几个月,您还真来了,小弟是真没想到。”

    远远的看到王魁,楚行南一眼就认出这个人就是哪个年轻的‘弟兄’!

    “老弟好,今日哥哥冒昧到访,不会闲老哥叨绕吧!呵呵!”楚行南表现得很客气。

    尴尬,完全绝对的尴尬,王魁看着这个面部透红的‘弟兄’呵呵的笑,王魁无语中,见都见到了,王魁难道说‘你走,我不欢迎!’。

    最后还是一旁的啊文先开了口:“楚爷,东家,还是进屋说吧?”

    王魁这才反应过来,说道:“哥哥哪里话,岂不是瞧不起我嘛,来来来,屋里请,进去再说。”

    “没想到你这里可是热闹的不得了呢!呵呵。”边走,楚行南变打趣地说到。

    “热闹?”王魁有些没明白。

    “呵呵,这里的路实在太难走了,想不到老弟的心肠这么好,老哥佩服着呢!”

    “噢这事啊!呵呵,也花不了几个钱!……”这种时候也只好打肿脸充胖子。

    “不知道楚大哥今天来是……?”并文和楚行南的两个下人安置马匹,王魁把楚行南带到客厅落坐以后便问,他当然不信这位是来探望自己的。

    一边打量王魁的家,楚行南一边答到:“哦,看我,都忘了,其实是有些事需要赶往易城,走官道三天才能到,走这里可以少一天的路程,加上从上次买货给你的府上以后,我也有些好奇,所以就顺路来拜访一下。”

    原来人家是路过,王魁算是搞明白了,随后两人又聊了聊,只是显得彼此都很客气,自然不像是什么兄弟。

    聊着聊着,好象想到什么,王魁问到:“对了,楚老板,刚才我听你说,走官道三天,走这里少一天,可是我没怎么见过生人过往啊。”

    楚行南到也是个爽快人,随口就说到:“这个啊,易城和南怀除了生意人行货,来往的人也不多的,而官道可以行车,相反竹林这条路就不行了,路难走不说,中途除了竹林外,连个休息的地方也没有,而竹林的模样,不是瞧不上,确实也太少太哪个了,是吧,所以大家自然结伴走官道了,同样要露宿,官道怎么都好过这深山老林的。”

    王魁清楚,楚老板讲的哪个就是这里太穷太破旧了,来这里投宿,还不如睡官家大马路。

    “不过这下好了,老弟你把这里的路全部翻修了一下,看样子竹林要大变了,呵呵!”说着,楚行南别有深意的看了王魁一眼!王魁现了,不过也只当没看见。

    ‘早算到了你不会只是觉得热闹的。不然也可惜了自己计划时还想过找你合作呢!’当然心里想,王魁却不能说什么,只好岔开话题。

    “呵呵,老哥一路劳顿,我先给你安排地方休息吧!有什么吃饭的时候再聊了!”

    “那就有劳了!”

    “哥哥还和我这个做弟弟的客气什么!”

    ……

    “魁哥,那楚大哥第一次来咱们家,是不是要好好招待下,别丢了家里的面子?”之道来认识曾经有过结拜的大哥,依依特地找到正在后院摇椅上休息的王魁请示下,不过说话的意思好像不怎么友善。

    看看依依,王魁想了想,说到:“不,把他就当个普通客人招呼下就是了,他就借宿一晚,明天就走了,我怎么看你好象对他和不满!”

    偏着头,依依说到:“其实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他是个商人,所以……”

    哦,原来是‘士农工商’的观念让依依对王魁与楚行怀结拜的态度感到不怎么满意。

    “依依,这个想法可不好,商人多好,有钱又自在,我是没本事,有本事我也做个商人,无论做什么事,别老有些奇怪的想法,特别是对人,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人家不冒犯你,你就别看低人,知道吗?”

    王魁像是告戒又像是教导,依依低头沉思了一下,抬头时却难得噘起了嘴说到:“什么嘛,我就只好奇,经你这么一说,我到好象是个恶人一样了,不跟你说了,就你的破椅子摇啊要的,摇晕你。”

    说完跑出了后院,留下一脸郁闷的王魁嘟囔:“去,晕,教你还挨咒,我的摇椅怎么了,你别小看,世界第一张呢,太师椅宋代才出,我先用上多好,不懂欣赏”

    王魁也没注意到,依依也会开玩笑了。各说各话,王魁以平等的眼光看楚行南他自己没注意到,但是楚行南的感受却不一样,这导致他忽然有了个想法,这样的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得到的结果确实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老哥休息的可好。”一大早王魁就起了,自从生活稳定下来以后,王魁又习惯回到过去辰练的习惯,跑步回到客厅后,王魁看见楚行南正坐在客厅,于是打了个招呼。

    楚行南笑着说到:“很好很好,还要多谢老弟的款待呢。刚才就听丫鬟说公子好早起运动,看来不假,呵呵。”坐到楚行南对面,接过丫鬟小香的茶水,边喝边说到:“闲来无事就跑跑动动而已,楚老板一会就要走了吧,要不晚饭前赶不到易城。看得出楚老板也是个好友之人,我也是,以后你有空的时候再来,扫榻而迎,呵呵!”

    就在这个时候,楚行南皱了眉头,似乎有什么难事。看到楚行南的情绪变化,王魁有些奇怪,不过人家不说王魁也不好问。沉默没有持续多久,楚行南似乎还是决定说点什么。

    “本来我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出入,但这次到老弟家里一聚,我还是想问一句,老弟或说老弟家族是何门庭,士家?商家?官家?”楚行南到还真直接,王魁看着他,只见他问完以后就不说话了,低头品着手里的茶,王魁反问到:“为什么问这个,有什么区别吗?”

    “也是,其实是在下有个想法,我只是先了解下老弟对商人的想法,没有别的意思,或许刚才的问法有问题,老弟也不要介意。”越说越糊涂,干脆王魁也装糊涂,他说:“我没什么想,老哥还是直接说你的想法更好,我听着也明白点,你说呢?”

    想了想,又看看王魁,楚行南最后还是说了:“那好吧,既然老弟这么说,我就直说吧。”停了停,他甚至站了起来接着说:“我是个商人,说实话,对于上次咱们结拜的事,不管老弟你是什么意思,老哥我还是打心眼里高兴的。其实,和我称兄道弟的人自然不少,当时我还向着呢,是不是老弟有什么是要我帮忙,结果这一等好几个月,我才知道是我多心了。”

    “但是,要说心里话,如果要我真的就这么认了个兄弟,似乎也太草率了。兄弟你说是吗?”

    看王魁即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楚行南只好接着说下去。

    “老弟啊,如果可以,咱们还是要多亲近亲近的,也不枉费了这番缘分!”

    听到‘如果可以’王魁总算知道楚行南为什么要问王魁的身份了。也就是说,如果王魁自持其他身份瞧不起商人的话也就是不可以。看来楚行南还真得很在意自己,孤身商路多坎坷,易得千金难买情。

    “老哥,我什么身份都没有,不瞒老哥说吧!我也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好,不过,做个商人也是有可能的。”

    “噢!是吗!”楚行南听王魁的话自然明白其中没说出来的――我自己都做商人,还有什么瞧不瞧得起。

    “那,正好,其实我还真想请老地帮个忙呢!”楚行南自然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

    “大哥请讲!”王魁也很好奇。

    “我有一个楚行米记,不过其实我不是主要做米行生意的,我做的主要是药材,买卖虽然不大,不过也不小,以前从南怀到易城要三天多,车队每次出来都要在外露宿两晚,这样的运费对于大宗的买卖家到不是问题,不过对于我这样不大不小的出货人就是个不小的负担。为了节约我也想过走竹林这条路,可是山路不能行车,马队又没有歇脚的地方,想要住进村子里,似乎又没有人能接待我的人,毕竟药材是小批量出货,三天两头我就要走一次,所以”说到这里王魁自然明白了,他打断了楚行南的话。

    “所以你要用我家接待你的马队,提供食宿,所以开始的时候你又怕我是个‘士’或是‘农’,瞧不起你这个‘商’,对吗?”

    可能没有想到王魁说的太直接,楚老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是这么个意思,说实话,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老弟的家门和来历却是搞不清,不过蝇头小利,说不好闹了笑话,还得罪了自家弟兄,这决不是我想要的。”

    这也能得罪人?看来过去的阶级观念还真厉害,可以让一个也算富有的商人,自己就觉得低于王魁这样穷地方的一个土财主,再想想楚行南的提议,王魁确实很开心的,这不正和自己当初和记得一样吗!而且还没开始就有了第一单生意,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王魁刚想说,楚行南却先抬手打住了:“老弟可以想想,我马上就要走,估计后天返回南怀,要是你同意,老哥就厚颜再叨扰一次,到时候你再给个信就是。”

    王魁觉得确实也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那好,你要赶路,我就不多留你了。”

    ……

    “并文,去,把家里人都叫来,我有事!”楚行南走了,王魁也开始忙了。

    第二章竹林掌柜

    第二章竹林掌柜

    “魁哥,真的想做个掌柜?”问话的是斌子。

    随后是全叔也表意见:“做掌柜也不是不好,不过那要做也到城里做啊,这个地方似乎不怎么合适吧?”

    原来王魁在楚行南离开后王魁现无论什么事,王魁都是自个在琢磨,家里人没有人知道,也没人问。现在都到节骨眼上了,机会就在眼前,也是该和大家透底的时候了。

    老早的时候,王魁就知道自己不是仕途的材料,自己不是从武的行家,做生意却也算是喜欢的,至于地位,对于自己那就是个笑话,挣上大把的钱,当个竹林富家翁这个不也是自己现在正在做的吗,对有机会就干好了。

    当然,王魁想到就不光是什么安置楚行南的马队了,既然他楚行南需要一个中转地,其他行商的人当然也需要,特别是小商人,做大是做做小也是做,既然想做,那就做大点,干脆开个酒店,哦也就是客栈,赔是赔不了,行不通就当玩一把好了。

    决定以后,王魁就急忙召集大家研究研究,没想到的是,居然大家都觉得不合适,不过王魁当然不会是就此作罢。

    “干嘛去城里啊?要是喜欢那里当初我就不来这里,至于合适不合适嘛,听我的没错,反正我们也不指望挣什么大钱是吧。赔了就当大家一起玩一把好了。”王魁原本就没打算解释自己的意图,他怕说不清楚,还不如歪曲下事实以到达目的。

    “这个玩法到是新鲜,要是你不在乎赔不赔,那你喜欢玩就玩好了。”第一个支持的是依依,不过不是支持他开店,是支持他‘玩’。

    斌子也说:“那就玩,我也喜欢玩。”似乎换个角度,大多数人的态度都变了。

    唯一一个不变的是大洪,他就一个意思:“我喜欢打猎,你干什么都可以,让我打猎就行。魁哥,我管打猎,行不?”呵呵,王魁当然同意,而且还鼓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