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庄子

一个庄子第12部分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最新影视网站无广告
    魁哥对你好,你要懂事,知道不?”林雷一边在屋里扎菜,一边对自己旁边的帮自己的儿子说到。

    林雷就是一开始帮王魁管竹林小卖部的那个村户,后来小卖部的出货进货(全叔打理)正常以后,林雷被安排每三天休息一天,其他时间只要坐在店里(就那个仓库)看着就行,每月三十文。(小卖部的全部盈利也就三十到五十文每月,王魁本来就是没有打算拿这个挣钱)

    林邦龙是村头林雷的四儿子,亲近的人都跟他家里人叫他小四,今年十五了,个子不高,长年帮老爸干活的缘故吧长的很壮,有一把子力气,,黝黑的皮肤国字脸,眉宇很浓,一看将来就是个大汉的面相,为人憨厚。

    听了老爸的话后小子就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活抓起不远处凳子上的一个包裹就出了门。小四来到林家隔壁的潘家门口,没头没尾的就喊了句“走了没?”就等在那里。

    小四等了一不会里,面便有人应:“来了来了,说好了等你怎么会先去呢?来了!来了!”就见从破烂的门里风风火火的冲出一个大胖小子。没多说什么话,两个人就性冲冲的向着村西的方向小跑而去了。

    小胖子叫潘国伟,比小四大一岁,爸爸早年从军战死,他娘一个人起早摊黑的把他拉扯大的,按说也是个苦孩子,能吃饱就不错了的,可不知道怎地,小胖子不但就靠那么点粮食,硬是自己育的身高才过一米六体重就超过了一百五十,她娘没天都担心再这么长可怎么办啊。今天,两个人去的不是别家,就是两年前,以买地安顿在竹林村的王魁家。

    绕过村中水流最急处王魁大哥教大伙做的水车(田地里的小水车是王魁先教大家做的,但是后来村子里的人为了用水方便,仿王魁的水车自己做了更大的,再用竹子做管接到村子正中,用于全村生活用水的抽取),高七八米不等的四个大水车后,远远的小四和小胖子就看见了魁哥家的屋角,临过水车旁边时,嘎吱嘎吱的声音听起来那么悦耳。记得第一次转动以后,直叫王魁大呼“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小四只是奇怪,不知道那个劳动人民是谁,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小四和胖墩远远的看见王魁家的房子了,毕竟那是竹林最高的建筑物,足有十多丈呢!走近了细看,院墙很高,只能见到二楼木制的窗户和朴实无华的墙壁,漆成黑色,看不出材质,但小四知道,那是花了大力气搞来的石头砌筑的。

    院墙的外门也没有什么装潢,门很简单,没刷漆,门顶有个简单的牌匾,上面写着“竹林人家”,魁哥说了这是让自己记得是竹林让自己有了家。

    两人进了外门就来到一个院子,院子挺大能站百来人,接着就能看见院子对面两层的主房,两旁还有厢房,加上外门的宽墙,显的有点像个大盒子,开始大家还反对修的这么挤,不过修好了后现外面看着紧了点,可是节约出来的都在房子里了,比如左边的厢房就两间屋子可大了,也不知道魁哥用来做什么的。

    站在院子前小四停下第n次的打量这个王魁的四合院,虽然房子的设计让大家不敢苟同,不过,村后上好的大木做柱子,香河上段大伙用小车拉来的硬石做的地墙,魁哥花大钱请竹林和平村两村的瓦匠做的瓦片顶子,不管怎么说都是香河十里八村最大最漂亮的房子,魁哥还真像这里最“富有”的地主了,不过王魁哥可不是老人们讲的那种地主,他只是象地主,他对人不打不骂,对谁都客气,都好,还教大伙做人做事,小四又一次欣喜的想到,自己和大洪要好,大家都喜欢打猎,所以才有资格和大洪一起叫东家魁哥,羡慕死了同村一起的伙伴们了。

    “什么神经呢?平时不是挺积极魁哥前魁哥后的跑吗?怎么这会只呆啊?”小四想着想着听见有人好象对自己笑骂。回头一看,村里的三牙叔背着一捆柴火对着自己走来。

    “叔可真早就来忙活了,这才大早,我还说我和胖小该最早呢,呵呵”说完快步追上已经走前回头听自己说话的胖小,胖小也对三牙笑了下,接着向正屋走去。

    “去,就你们小的知道,我老牙一个狗不理的人,还不是就魁哥看的起照顾着,才过的好起来,怎么能不干早来,还真当我是没心没肺的主?”三牙唠叨着往柴房去了。

    不久,正院里小四喊到“魁哥,魁哥,小四来了魁哥?”

    “小胖也来了小家伙怎么还拿东西,跟你哥见外是吧?哦你爹晚来就晚来,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是答谢下村里里上上下下的帮我忙活这房子这么久要帮忙就帮,哥才不跟你见外,你先去后院厨房刘婶子还缺什么没准备的,小胖去找你依依姐帮着收拾东厢,对了小胖,你娘呢,不是叫她一起来吗?什么?你娘说今天人多女人不好掺活?改天再来帮忙?我就知道你娘的那些想法,我都说了这么想是要不得的,就是不听,去,给我喊来,就说我说的,她不来就是闲我王魁做得不好,你叫不来别怪我罚你”和小四胖小说话的是个稍显瘦小的男人,个子不高,说是男人只是说话的语气加上声音有些粗涩罢了,其实细看之下,这个人虽然皮肤稍稍黑了点,但娃娃般的脸还是显出了他的年纪最多二十出头罢了,眼神里尽带着慵懒的神采。

    王魁,带着杨依依,斌子一年多前来到竹林村安家落户的王魁。穿的灰布衫子,头已经齐肩了,而今天,之所以人们都在往王魁那里赶,那是因为,王魁在今天办自己的乔迁之喜,他决定大宴竹林的所有村户们

    第二十一章落花有意

    第二十一章落花有意

    今天竹林村很热闹,不,应该说竹林村的“竹林人家”很热闹。因为这里正办着一个别样的宴会,基本上,竹林的村户们家家都有人参加,甚至有的全家都到了,他们全是王魁的客人,庆祝王魁的新家,‘竹林人家’建成。

    高高地木色石墙里,人声鼎沸。客厅里和院子里,整整摆了五六十桌,不少年纪稍小的少年正拿着木板做的“托盘”上菜,后院里不时传出出菜的吆喝声,桌上的好些老人们也摆开了龙门,三三两两的说着笑着,仿佛好不开心。

    “哈哈,大伙阿。大伙静静……”有个苍老的声音轻轻的响起。

    这时看近主屋大门的人,通过那四扇敞开大木门看到正院客厅里前桌的一位古稀的老人拿着碗站了起来,仿佛有什么话要开始说,于是叫住了身边的同伴,指了指老人,不一会安静迅速传染了大院,就连传菜的少年郎也停下了脚步和手上的动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老人的身上。王魁也是,他看着这位当初决定自己可以留下的善良老村长也是感慨良多的,他也知道老人家想说的是什么,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要怎么做才好,只能站起来扶上老人走到老人想站的大门旁,静静的等待着。

    “乡亲们呐,各位乡亲,记得二十六年前,我受李老村长所托任了村长,老村长要我照顾大家……”老人家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

    “……我是个实在人,当然不敢忘了他老人家的教导,处世不敢说面面具到,好在这么多年来也未犯下什么大错,只是可惜老朽是个笨人啊,几十年下来,我也未能为大家谋到什么好些的日子……”

    “老爹别这么说,咱们都好……”

    “是啊,都好!……”

    大家当然没有这么觉得,于是都回应着,不过老人摇了摇自己的手,话头一转:“没想到啊,真没想到,还好,老天对李老头子不错,临死的年纪了还有机会做个了对的决定,那就当年决计留下了王小哥,这两年大家总算是有了起色了,看到家里田地里的苗子,我总觉得啊日子总算是有了盼头!”

    偏头看了王魁一眼:“一切的一切可都是王小哥的能耐,看看这顿饭,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看看娃们手上的摆子(上菜的大托盘,农村只有摆大席时用,但基本上每村一副,婚商嫁娶用)多久没有用过了!看看爷们手里的酒,多久没有喝过了?来啊,大伙敬东家一杯”越说越激动,最后一句,老人的声线都不知是说得太多,还是自己太过激动,有些颤动却显得很高亢。

    老人朝着王魁就是一抬手,王魁正听着老人的话,前面是摇头晃脑的追忆过去,后来说道高兴的事那是满面红光,眉飞色舞的。别说,还说得旁边的老老少少直点头,这会还敬上酒了。

    王魁刚想赶紧的拉住老人,谁想旁边的人都起了身,老的说话费劲,简单的唠叨着

    “是啊,是啊,敬东家”多数年纪大得这么说。

    “东家,有事你招呼”年轻点的直接喊出口。

    “多的没有,一把子力气给你抬个腿没问题,一句话,敬你,东家!”

    “”

    反正那是乱七八糟的说什么的都有,搞的王魁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一个劲的左一个“谢谢大家”右一个“客气应该的”。

    过了好一会王魁总算才有机会说到:“大伙太客气了,怎么说我不也是竹林的一分子!那些都是该做的。算了,今天高兴,不说那些上新的话,来来来,酒少了点,咱们喝完为止。但饭管够,大家就在王某这里吃个痛快,今后以前就不要说了,我们今天不做其他就图个开心,图个热闹,大伙说是不?”一片叫好声,一片笑声。

    看着那些朴实的脸,开心的笑容。王魁心理实在有点不自在,不知道以为这里真是摆大席,其实这桌上的没什么真家伙,都是地里收的蔬菜,荤的都没两个,酒是两个月前就派人走了上百里路好容易才带回来那么丁点,一个人还分不满两碗,原本还有点不好意识请客,结果就是这些地地道道的乡人们给予了王魁最好的热情和赞誉,王魁觉得实在有些亏欠。

    可能是基于现代人不能白吃白拿的心理,也或是为了日子真的能好些,一边陪着大伙吃着,闹着,一边王魁开始琢磨着:‘真真正正给做点什么吧!’

    “可是你没有哪个能力,也许水库就是极限。”脑海里另一个声音却也同时响起。

    “可是总能试试吧,也许有机会的。”

    “你输得起吗?你能打还是能杀?你懂军事还是懂医学?你……”

    “够了,我认输……”王魁输给了自己。

    不过这样没有代价的输赢似乎注定了是没有意义的,王魁的命运从他现在的动摇开始,也就注定了吧。

    就在王魁在前面边吃边胡思乱想的时候,后院厨房里大妈大婶们也忙的不得了,虽说不是多么高档的菜饭,毕竟是这么多人啊,这么多张嘴。还好,可能是太久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又或觉得好久没有见男人们这么开心了,总之忙归忙大家心理都乐呵呵的。

    在厨房中间的空闲位置上正站着一位姑娘,穿着似乎和身边的老妈子有些不同。淡淡的白色长裙,绿色的腰带,头上盘着两个丫环髻。细看之下,高高鼻子,一双水亮的眼睛,瓜子脸稍稍有点白,似乎有些显得病了,或说弱了,细细的眉头好像有些皱,正为什么事愁吧。

    这是依依,过了两年多,小姑娘出落的更加水灵了,或许这两年生活平稳了些以后人也开朗了些许,会笑了,也会主动与人交谈,只是话还是比较少,今天忙了家务,和大伙收拾房子大半天后总算到了吃饭得时候,她便想到了来厨房帮着做点什么也好。

    没想到的是她厨房是来了就是什么也没帮上什么,因为她去做什么大家都抢着帮她,就在刚才老洪他媳妇才算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依依啊,你身子弱,东家又那么疼你,还特地招呼大家照顾你一下,你说我们是那么不懂恩情的人?呵呵,你早晚是咱竹林的第一个少,还能让你累着不是?你还是听话吧,到前头去服侍东家,也算是我们的一份心了……”

    别说还不少人附和她的话,搞得依依一通脸红,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只能低声应到:“我那里当什么少,只是个丫头而已再说我还不累的”可惜大家只是笑呵呵的看了看她,似乎并不在乎她怎么解释,反正就是不让她再做什么。

    依依只好站在中间,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后的挣扎了一会她还是决定去前厅吧,毕竟他早些时候确实叫自己去前面招呼一下大家的。依依一边往前厅走,时不时的有人从身边走过,这些人总是礼貌的对自己点头示意,依依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理还是充满了喜悦的。

    “哪个男人,当初自己跟着走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把自己托付给他,显得有些茫然,糊里糊涂就跟着这个迷一样的男人开始了流浪,还好这些年他就像大哥一样照顾自己,什么时候他也没有委屈过自己,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暗下决心跟了这个人,可是他要自己吗,也许他曾经当过乞丐,但是现在他却是一家之主,富甲一方(尽管这一方小了点)。”

    每次依依都是越想又越觉得心里有些许忧郁:“为什么不说我们?为什么不告诉我想法?是自己自做多情了吗?也许吧!也许在他严厉,我……我只是个丫鬟,即便我已经离开了做丫鬟的地方。即便这里的人们不知道,即便人人对我都很尊敬!”

    等啊等,依依渐渐的从起初的羞涩转变成了现在的期盼,可是王魁对依依从开始到现在,一如的亲近却没有更进一步,一如的喜欢却从未说什么做什么,失落导致依依不停的猜想,不停的揣摩,始终没有结果。

    想着想着依依就来到了客厅,看见王魁正陪大家聊着今年的收成,也就不插话,静静的坐到了旁边的空位上,她知道那是他给自己留的,他总是给自己留个位置,哪怕在别家女人根本不能上席的习惯自己也很认同的情况下,他也会给自己留个位置并告诉自己他希望自己每次都坐在那里。

    对于王魁这个奇怪的坚持,依依虽然不怎么理解,可是心里的幸福是确切无疑的。依依到来并坐下,王魁只看了一眼,给她夹了点菜示意她多吃点后,便又继续和村长聊起来,大家似乎也习惯了和王魁谈话时依依的旁听,所以没有多在意什么,他们早把她当成王魁另一个主子了。

    第二十二章人未到,杀气到

    第二十二章人未到,杀气到

    ‘竹林人家’搬家的大戏没有搞太长,毕竟王魁的能力还没那么大,也没有哪个嗜好。不过王魁也并没有因此而闲下来,因为秋收的时候到了。

    “公子,村长和几个保长来了!”王魁刚从地里回到家中休息不到一刻钟,并文便来禀报。

    “嗯,我这就去,搞什么呀!”王魁有些累了。

    走进厅堂一看,村长和竹林的四个保长都到了,而且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劲,显得很沉闷。

    “李叔,有事吗?”没有废话,王魁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事儿不大不小,昨个二杆子去了趟他老丈人家,路过易城的时候听来一个消息,刘二黑和官军干上了”

    “刘二黑?”王魁惊奇的应了一句,这个人王魁到是知道的。

    刘二黑本名刘金福,本就是易城人,货栈扛活为生,后来因得罪了易城的一个商家,被那家人勾结官府陷害,说他偷盗巨额的商货,要不是刘二黑为人甚好,有人通风报信最终出逃而去,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的易城主簿下令易城全城搜捕,闹得满城风雨。

    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刘二黑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易城,而且比上一次更具爆炸性――他在容州和易州交界落草了,而且还是头领,和容州府府兵干了一仗,打得官军丢盔卸甲。

    “是啊,就是这个刘二黑,你说他打谁不好,偏偏打了知府的兵,赵知府能放过他?”老村长似乎并不站在官军一边。

    “不过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王魁不解的问道。

    “唉!前个月里,官军五千人围了他的山头,这刘二黑也算厉害,愣是带着他四百弟兄杀了来。听说流窜到我们易州来了……”老村长说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

    易州来了?那不是香河县吗!

    “不是来了我们这里吧?”王魁嗖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可不是,主簿到是派兵去打了,只是不知道结果,也不知道会不会闹到我们这边来”村长的话不多。可是说出了大伙的担忧,一桌人都显得有些沉默。

    “刘二黑离我们有多远?咱们主簿去了多少兵?”只能期望官军别像小说一样,不堪一击。

    “不知道!!!”所有人都摇头,毕竟他们知道的都是谣传而已。

    “立马就要到秋收了,多亏了公子,今年是个好年景!”说话的是村长,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是谁知道明年是个什么光景,如果刘二黑要是来了,这好日子也算到头了。”极度的失落,话极度的丧气。

    ‘奇怪,不就是几个土匪吗!古时候不是很多吗!’王魁好奇得想,嘴里应道:“别这么担忧,不是还没来嘛,求人不如求己,会有办法的!”

    不知道是看出了王魁的疑惑,还是老村正的感慨,只听村长说起:“咱们这儿,多少年没有土匪的消息了,看起来是世道要不太平了……!”

    停了下来,喝上一小杯,老村长似乎现场面有些沉闷,呵呵的笑了笑说道:“不过也不打紧,张主簿我以前是见过的,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好在为人诚恳,他决计不会让土匪闹大的,要真闹大了省城也不会不管的,再说了我们这里穷的叮当响的,离城又远,应该不会打我们的注意的,大家还是管好今年的秋收就好,东家你说呢?”

    靠,那你们来找我做什么?王魁完全迷糊了。

    “呵呵,李叔,你这不是耍我嘛,说吧,说吧,到底什么想法?”王魁苦笑着问,他有了不怎么好的预感。

    “那感情好,其实我们几个老头子也是商量了一下,也是这个意思,觉得东家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懂的也多,所以正想找时间让你给大伙说道说道的”,又客气了几句……

    “……东家,说到底,你现在就是竹林的主心骨,秋收马上就完,我们就想问问你,要是刘二黑真的来了咱们可怎么办!咱们全听你的!”

    “对,都听东家的!”

    “是啊,是啊!”

    “啊?这个,其实,哎!我也没办法!”王魁说得也是实话。不过似乎老村长并不同意这样的回答。

    “东家,我老了,是不能给你什么了,不过竹林的小子们可都是老实人的,今年他们算是命好,遇到东家,可是如果刘二黑来,东家一走,我们的孩子们可怎么办啊……”

    “原来是这样……”王魁总算明白了,原来,新地主怕老土匪,这是注定的,大家怕土匪来了王魁跑了,好日子也就没有了希望。

    “真是群可爱的人啊!”王魁遥遥头想到!

    ……

    村长和几个保长并没有呆多长的时间,而王魁一直没有离开大家商量事情的那间屋子,直到傍晚,王魁才淡然的走了出来。

    “小香,叫你依依姐,斌子哥还有大洪,全叔到前院等我,我有事说……”

    若大的两层三厢的四合院子就剩了三个人,王魁,依依,斌子。

    坐在院子里头三张短登上,依依像平常一样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知道想的什么心事,大洪这几年没什么变化,只是农事干的卖力了,肌肉和饭量见长,还是好动不好说,开心就傻笑,不开心就像火山谁惹谁倒霉……

    王魁看看几人,又理理思路,两个喜欢沉默的人似乎知道王魁的习惯,感觉到王魁的目光有些不同以往,依依稍稍抬起头,好象停了心事,斌子也稳了稳座,看着王魁。

    “今天村长来找我了,说了点土匪的事,我想了想,土匪到是没什么好怕的,不过通过这事我到是明白了一件事,他们已经认了我这个东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不过既然做了这个东家,我还真脱不了这个责任……”其他人满头的问号,更本不知道王魁说的什么事。

    “村里的人都是实在人,其实我真的觉得自己没能帮上太大的忙,大家却这么待我,村长的话让我很无奈,让我不得不觉得不为大家谋划一下,实在有些心里不安,但是真想做点什么事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以前我的愿望很简单的,就是靠种这几亩田地,在这个太平的小寨子里做个小地主,我们一家能平平安安的就可以了,而且我们似乎也做的不错的。现在我的想法有些变,就是我想帮大家都过的好点,要做这事”王魁停下来喝了口水,看了看大家。

    “先我就要出头,就要做事,就会有麻烦,就会有不好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就要变,我不敢了,我以前有想过,可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结果我失去了许多东西,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本来就静的大院,更静了,依依是真的在想,而斌子似乎是没搞明白大哥今天怎么这么多担忧,过了一会还是斌子先吼到,其实他是讲的,只是听起来更像是吼罢了。

    “哥哥那里来的那么多担忧啊?问我不是白问啊?我怎么知道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反正王斌什么都没有的,也什么都不在乎,只要哥哥想做,那就是对的,哥哥叫我做的,不用叫我便做就是了,我是不管了,是吧依依嫂子,呵呵”说完就傻笑,仿佛很为自己的言赞叹,可惜听的王魁是直摇头,这时依依白了斌子的‘嫂子’一眼。

    “魁哥,斌子的话虽直白,却有些道理的,依依除了这个家也是个没什么牵挂的人,也没什么好奢望的,大不了就是回到以前逃难的日子罢了,只要哥哥决定,依依都跟你一起,公子指的是火坑,跳的时候依依也不会皱眉的。”声音很甜,语气很淡,态度却坚定,王魁似乎觉得心理有种撕扯的感觉,不痛却没来由的那么一抽搐

    “没有那么严重,就是可能以后会有事做,比干农活累点罢了,你们想到那里去了,我怎么会让自己人跳坑呢,你们什么时候看我那么干过了,真是的,呵呵~~”赶紧安慰到。

    “村长到底和你说了什么,东家!你好像根本没说!”全叔一直邹着眉头,还是没忍住。

    “啊?我没说?额!!!我这有点乱了。呵呵,是这样的……”

    接下来,王魁把村长和几个保长一起来谈的事给说了一下,没一会,夜便有些深了,

    而刘二黑那个土匪做梦可能也想不到,自己人还离这个小小的村子十万八千里的,那股杀气却把这里的人们搞的一惊一炸的

    第二十三章挣钱也要动员

    第二十三章挣钱也要动员

    听说王魁又有事召集大家,可没那家愿意落下自己的。从卖地到修水库,再后来的建房子,从来没有那次竹林的庄户吃过亏,相反的还好处多多。要是今天因为没去,有个什么挣钱的活自己没有接到,那可就亏大了,这怎么能行。

    天气有点阴,不过竹林的庄户们心情还是不错的,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笑着,大多谈论着下午的‘会议’。

    王魁今天起了个大早,吃了依依给做的早粥以后王魁就找了凳子坐在了后院里看天空呆。其实王魁还是在思考今后的日子,大的方面其实不用多考虑――‘自己的安稳总不能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而是自己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换个说法,最实际的当然是有钱就对了。不管跑路还是掐架,钱可都是好东西。’

    ‘上次那一票(谋财害命的那次)不是就让自己过上了现在的日子了?’王魁先想到的是这个。不过那样的事不是天天都有机会做,也不是王魁什么时候都像那样做。正规渠道想要弄钱,别无他法,当然是从商无疑了。别忘了,王魁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东西可没少想的,只是那时候没有本钱去做而已,现在旧话从提,此一时彼一时了。

    竹林村这里地处丘林地带,按理说在后世也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南路通两广,东临江南水乡,北有大湖长江等水路交通,背靠云贵高原,地理条件也很优越,只是这些对于现在的竹林村都太遥远了,就算最近的又小又破易城都有百多里地,一路也都是穷的不能再穷的偏僻地方,周围就没有可短期开,短期利用的条件,比如铁矿金矿什么的。

    当然,就算有的话,呵呵!王魁自己也是瞎子闯天――下两眼一抹黑,还问为什么?您忘了?医学,机械,冶金,金融什么的王愧这傻帽都不会啊,他是学建筑造价的,这玩意现在什么都不是,造不出能卖的东西来。

    “干点什么好呢?”王魁那个苦闷。

    午饭刚过,村里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的来到竹林人家了。王魁自然一一的打招呼,其实大家也都很随和的,也就是问个好或点点头,便自己先找地方聊两句。

    没要多久,人好象便差不多了,不仅差不多,还显的有点多了,王魁召集大家开号召力看来还是非常大的。事情很重要,也需要秩序商讨,这样子似乎不行。

    “每家一个主事的人进东厢吧,要不这是讨论起来很麻烦”难得看到王魁这么认真,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

    从跟王魁修水库时也有开会这一说,有的人已经知道自己带是个小凳子什么的,所以很快的能坐下的也就坐了下去,也有人站着,王魁看人都差不离了,和身旁的村长一会意后,便开始说话。

    “各位,各位,今天叫大家来其实是想和大家商量个事,估计大伙也知道刘二黑的事吧!”

    “东家,那土黑子还能打过来?”

    “不能吧!”

    “我也觉得不能……”

    “好了,都别吵,我也觉得他过不来的,不过这次是刘二黑,下次呢?是啊,今年确实是个丰年了,这得谢谢老天啊,好容易给了个好的年景啊,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今年好,明年呢,连续后年呢,总会有运气不好的时候吧,那到时候怎么办?”留给别人思考的时间,这是王魁的习惯。

    “东家,就把粮食存起来,等到不好的时候也不怕”有人提议。

    “可是,咱们村子的地就是那样子,你估计你几年才能存够一个荒年的粮?”王魁细细的和大家剖析问题的关键。

    “那咱们练勇,保村护寨!东家看行吗?”

    “拉倒吧你,咱们竹林户不到百,能凑多少人?土匪来少了,能打得过官军?来多了官军都跑了,咱们自个还打个屁阿?”这位出了个馊主意,不过能想到这里王魁到还是挺意外的。

    ……

    “在我看来,我们的粮食产量虽然有提高了,可是要达到可以熬过灾年的难度还是很大啊”

    ……

    “什么?你说到时候再说,天的事没有办法?不,不,不,我们不能等啊,我们等不起啊,要是真到了那时候,怎么办,大家一起离乡背景去逃难,就想祖辈们来这里时一样吗?其实我到是有个办法的,什么办法?呵呵,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做生意,有钱才是硬道理,什么灾都不怕,什么东西没有,关键就是要我们有钱。”

    “什么?你不会,学嘛!这个不急!”

    “什么?你瞧不起商人……”

    “狗屁‘士农工商’,吃不饱饭的才被人看不起,你老老的……”

    ……

    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什么样的想法也都有,甚至连村长都有点奇怪的看看王魁一直摇头。好不容易把议题拉到了做买卖的路子上,结果却很让王魁伤心。

    王魁知道难,可是想到的是难出不是怎么做生意,而是要不要做生意,在大多数人眼里本分的农人就该做好自己的农事,似乎士农工商的排名问题比王魁的想象还要严重,今天的会议还没有开始正式的议题就慢慢散会了。]

    “散了吧,散了吧。愿意做买卖的流下,其他人先回去吧。”王魁放弃了民主路线。

    王魁知道自己想带领大家走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想法暂时的失败了。料想到了会有难度,可怎么也没想到啊,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当然,王魁也不是轻易就放弃了。

    该走的,想走的都走得差不多了,还好,费了九牛之力,总算没有白干,王魁的铁杆到是还有几个。

    “当初种地修水库,自己不也做成了?现在村子能吃饱饭不是最好的实证吗,加上自己也有几个人坚决支持的啊,那还怕什么”想到这里,王魁的心情又好了许多。

    看看还留下的人,确实就是那些人,大部分是最先开始跟着自己做事或租地的人家,比如林雷,也就是小四家,潘寡妇,三牙等等总共9户。

    “好,既然大家信得过我,那么我就有什么说什么了,你们九家愿意跟我做,那么我也保证决不会亏你们,只是啊,力量小了干不了大事业的!”说道这里,王魁停了下来,看看众人。

    “本来我没打算这样做的,但现在看其他人的态度,我不得不给大伙下个决心。想跟我干,拿出你们所有财产给我,所有土地,所有房契,你们将变成一无所有的人,要是事不成,你们就只有完蛋,有人想退出吗?想清楚了,你们呢也清楚我为人,退出的人的我不怪他,你们原来怎么过的还怎么过……”也不知道王魁什么意思。

    也许这个条件是开得高了,不过王魁也是有考量的,前面所有人的犹豫让王魁预感到了将来的困难,所以他要断了大家的后路,坚定大家的心。

    没想到还真走了两户人家,更没想到留下的最先说话的居然是潘国伟胖小的寡妇母亲:“我一个女人拉扯一个孩子难啊,要不是东家帮忙,那点地怕是将来没法养活我们母子。东家的话我信,我就想给孩子图个将来,现在东家说有好路,那我就认为有,胖小跟你我放心得很,大不了我们家两口就到东家这里当个仆人有口饭吃就好,不过东家,除了种地以外我也不会做别的,希望不会给东家添麻烦,我家的所有,东家想拿什么就拿什么吧!”

    “我牙子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光棍,输光了还是光棍,东家你瞧上我,我就来搭把手,好坏不论。”

    “我林雷本也没别的盼头了,三个大儿子早没了,剩个小四,从进东家仓库管东家的铺子开始,我就觉得跟着东家没错的。现在有更好的出路,我要赌一吧,”

    ……

    其他人其实都和他们差不多,要么受过王魁的恩惠,要么想堵一堵自己的运气,毕竟王魁曾经的能力大家都是认可的。

    “好,既然各位相信我,那么我就试试给大伙找个出路看看,其实大家也不要太担心,如果最后没有什么好的前景,那么我把大伙的东西,退给大伙就是了,那么现在事就这么定下了,毕竟干系大家的生计,我看你们还是再和家人商量商量,自己也思量思量,择个时间再议吧!”

    送走了所有人,王魁又开始思量起来,“哎,本来就没有底子,那么从什么开始呢?”越想觉得越难啊。

    就在王魁坐在东厢苦苦思索的时候,有个姑娘正依在不远处的房门边静静的注视着他,当然这个家里除了依依,也没人敢干这事。

    依依也正苦苦的想着事,她实在不知道自己心仪的这个男人到底又在琢磨什么,不知道他又准备做些什么。

    “哎,不过只要他愿意,他高兴就好,才不管他再做什么,只要自己还在他身边就好了。”这是依依的结论。

    第二十四章山沟里的劳力

    第二十四章山沟里的劳力

    就在‘竹林人家’会议后的第三天里,竹林村的人们得到一个让人费解的消息――村里的八户人家(李村长长子李得刚得到村长支持后加入计划),将自己的全部交给了王魁打理。王魁这次收到的土地房产,大大小小总共有四十多亩。

    会议第四天,王魁在家召集了六户村里农事做的最好的人家再次开会,据可靠消息,会议结果是村西王德厚,卢寒清两家人租下了王魁这次收到的良田良地,承包价格为那些土地每年收成的三成。

    第五天,王魁家出钱村长做主以竹林每户五贯的价格购买了贯穿竹林人家南部一块土地。最古怪的就是这块地的特点不是大而是长,正好从村东穿到村西,沿途都是村里没有人要的地,实在不知道用来做什么。

    就在竹林村的农人们津津乐到那个有钱的王东家的时候,又一个炸弹又落在了这个本就很不平静的村子里,王魁放出口信,同时雇佣?br/≈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